台山浮石飘色
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保持传统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造型艺术,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浮石族谱已有正式记载,是台山地区民间习俗艺术的一枝奇葩。2006年广东省台山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民俗遗产。
1、基本资料
所属地区:广东省台山市
文化遗产名称:台山浮石飘色
遗产编号:Ⅹ-3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东省台山市
遗产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飘色,亦称摆色、以八、九岁的儿童装扮成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人们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于人物造型艺术,是台山民间艺坛上的一枝奇葩,其中以斗山浮石“摆色”久负盛名,誉满海内外。浮石摆色,源于清乾隆年间,由浮石赴京参加会考的人们依照中原飘色传人。
摆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上凌空而起,称为“飘”,在柜台上的小舞台坐或立的称为“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钢支支撑,这钢支叫作“色梗”,色梗有明铁、暗铁、台铁、手铁之分。摆色的小孩要长相俊美、意志坚强的才能入选,入选的儿童叫“色仔”。摆色的内容多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牌、色标、罗伞,配以高跷、八音锣鼓队,场面极为壮观。1990年和1991年,浮石飘色曾两度被请往澳门表演,轰动一时。
每台飘色由两个八至十岁的儿童(俗称“色仔”)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人物造型艺术。飘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称为“上色”,也叫做“飘”,坐在色柜面上的称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支撑,这钢枝叫做“色梗”。“飘”与“屏”互相辉映,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魅力在于“飘”,其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无凭,似无依托,令人惊奇。
飘色的儿童须严格挑选,长相俊美、胆大开朗者当“色仔”、上“色框”,这被当地民众视为荣耀。浮石飘色的内容为“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平贵别窑”、“穆桂英挂帅”、“杨金花争帅印”、“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
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村中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影响深远。
台山浮石飘色,远近闻名,江门地区各市县都曾邀请浮石飘色参加游行助兴,并先后三度应邀代表台山赴澳门参加巡游表演。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2、历史渊源
明末清初,浮石村举人赵家璧赴京考试,在中原接触到飘色这一民间艺术,回到村中后便凭记忆与村民模仿传承。浮石村有座北帝庙,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组织民间艺术队伍,如舞龙队、彩旗队、醒狮队、高跷队、八仙队、八音锣鼓队等巡游队伍。村民抬着北帝菩萨出游祈福,从那时开始便从简单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飘色这个项目,形成一种特定的岁时节令庙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浮石族谱已有正式记载。
初时浮石分为六个大闸(村):一闸两头(村名),二闸村心(村名),三闸民表(村名),四闸东头、隆平里(村名),五闸南平里(村名),六闸大墩、灶背(村名),每闸设飘色一架,共有飘色六架。后来南平里分为上、下南平里,东头和隆平里又各设一架,增为八架,分闸管理。
浮石自产生飘色以来,每年都举行飘色游行。抗日战争期间,飘色游行停办了几年。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服装、色架等保管不周,而致散失和损坏,亦曾停办。在1957年送浮石子弟参军、1958年斗山人民公社成立和1962年与驻防当地的人民解放军联欢的三次活动中,由浮石琳琅剧社负责搜集旧色袍与所需器材,勉强装成两架飘色参加活动。“*”期间,飘色被列为封建迷信活动而禁止举办。
在1984年至1985年间,得到旅港、澳乡亲的支持,捐资购置七套色袍和一批道具,浮石飘色又重新恢复活动,改为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进行。后来又得到旅美乡亲赵炳炎先生赞助,增添色袍三套,共设十架飘色,还添置抬色人员彩服,全归浮石琳琅剧社统一管理。经过琳琅剧社人员精心构思,对飘色加以改进,推陈出新,使之比过去益显巧妙奇特,还作出规定,今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要出动飘色参加乡民祭始祖活动,祭祖后游行全浮石。
浮石飘色除参加本地的活动外,还应邀到鹤山、开平等县市,以及江门五邑世界华人嘉年华艺术展示和市内历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1990年和1991年曾二度被邀请往澳门参加水灯节文艺巡游表演。1999年12月,新华社澳门分社特邀浮石飘色参加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巡游庆祝活动,名扬海内外。
由于各方重视,群众积极参与,使作为台山民间艺术瑰宝的浮石飘色历久不衰,并不断发展。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3、基本内容
台山浮石飘色属扛抬式的民间造型综合艺术,当有的地方进行五花八门“现代化改革”时,他们始终保持传统样式,显示其独特的民间习俗个性。
事前,组织者以双母双全、长相俊美、意志坚定、胆大开朗、品学兼优为条件,以自愿为原则,挑选一批8—10岁的童男童女,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培训后才当“色仔色女”。
色柜、色架依照传统制作,色柜为正方形,四面绘上彩画,柜内压上几块大石头,以保持平稳,色架由色梗、桃枝组成,色梗是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安插在色柜上。色梗穿过“下色”衣服直到“上色”身后,表面看不到钢支。上面坐着的为“下色”,又叫“屏”,站在上空的为“上色”,又叫“飘”。每台色柜由四个人用长松木杆前后抬着,走起路来上下忽悠,令“飘”与“屏”互相辉映,生动逼真。
另外,每台色柜有一位专人举着长木丫,中途帮助“上色”阻挡障碍物,并给“色仔色女”送茶擦汗,起着保护作用,使少儿每次活动后保持身心愉快。
台山浮石飘色共有10个色柜,各以一个历史故事来命名。如《嫦娥奔月》、《木兰从军》、《昭君出塞》、《仙姬送子》、《平贵别窑》、《劈山救母》、《穆桂英挂帅》、《吕布与貂蝉》、《西施与范蠡》、《赵子龙救啊斗》等,反映村民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每逢出游,都以飘色为主,前有旌旗、罗伞、锣鼓、瑞狮、色标开道,后有八仙贺寿、八音管弦相随,队伍庞大,古色古香,环游全村,再回到庙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旺相。当天,旅外乡亲赶回村中,外界人士四方云集,形成万人空巷、夹道观摩的热闹场面,成为名传远近的民俗专项活动。
4、相关制品
一、台山浮石飘色色柜的制作
色柜为四方形,长0.9米,宽0.6米,高0.7米,四面绘有历史人物故事的彩******画,柜内放上几块大石头以保持平稳,前后各开两个小孔,用于穿杠,前后共4人抬色柜。
二、台山浮石飘色色梗的制作
色梗是一条由艺人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用来固定飘色人物,色梗有明铁、暗铁、台铁、手铁之分,明暗铁之中又以暗铁为多。
三、台山浮石飘色色袍的制作
色袍是飘色人物穿的戏服,是仿照古代的戏服制作而成。浮石飘色的色袍制作精美,鲜艳夺目,刺绣精巧,是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5、文化遗产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台山浮石飘色榜上有名。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台山浮石飘色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这是继台山市“台山广东音乐”之后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飘色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综合表演,它的阵容包括有舞狮子、舞龙、耍大头、锣鼓八音、戏曲段子、乐队、花灯、武术队等,突出故事人物化装游行表演。浮石飘色的特色是,两个小孩装扮为戏曲人物,由4位穿古代武士服装的壮汉抬在“色柜”上行进。飘色的道具,下面的木箱叫做“色屏”,支撑小演员(色仔)的钢枝,叫做“色架”。每台飘色有两个“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称为“下色”,又叫做“屏”;凌空三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称为“上色”,又叫做“飘”。在观众眼中,上色似乎全无依托,凌空飘行,十分神奇。浮石飘色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罗通扫北”、“薛仁贵与柳金花”、“吕布戏貂蝉”、“白蛇青蛇”、“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等几十种造型。“色仔”在8至10岁的小学生中挑选,并训练和装扮。
台山浮石飘色来源于“陕西高抬”。清代和民国时期,北京和各地陕西会馆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上街表演。清代乾隆年间,浮石举人赵家璧上京会试时,在无意中“识破机关”,掌握其中秘密,带回乡中推广,经过近200年的传承,形成今天独具一格的浮石飘色。2000年,斗山镇浮石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飘色)之乡”;2005年12月,浮石飘色获广东省首届民间飘色艺术表演大赛金奖;2006年6月,浮石村被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广东省民间飘色传承基地”;2006年10月,浮石飘色队参加第八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荣获入选山花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