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茂腔

科普小知识2022-02-05 16:00:57
...

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嗣后,又吸取胶州秧歌、诸城秧歌的曲调,形成了原板、二板、反调、大悲调、快打慢唱等板腔体系。胶州、胶南、诸诚、高密等地的民间艺人,自发地组成了许多"茂肘鼓"戏班。1949年后,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其传统剧目有120余个。

中文名:茂腔

别名:“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

盛行区域: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

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等

1、名字来历

茂腔的名字是解放后定下的,它过去一直被叫作肘鼓子;但细究起来,这个叫法却又不甚准确。肘鼓子,因其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据专家考证,肘鼓子是山东地区和苏北一带地方戏的一个总称。这些地方戏原本同属于花鼓秧歌的范畴,后来因为溶进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语言、民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等新元素,而形成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唱腔,于是也便有了各自的名称。同是肘鼓子戏,在苏北、鲁南一带叫海冒子,在滕州一带叫锣鼓铳子,在淄博一带叫五音戏,在胶州一带则被称作本肘鼓,叫肘鼓子,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据记载,在清代中叶,在诸城、胶州、高密一带曾流传着一种叫作“老拐调”的小调,这应是茂腔戏最原始的唱腔。在以后的发展中,茂腔又吸收了苏北一带“海冒子”女声唱腔下句句尾音翻高8度的特点,使唱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尾音突然翻高8度的唱腔,曾被时人戏称作“冒调”,于是原名叫肘鼓子或本肘鼓的茂腔又被称作“冒肘鼓”或“冒腔鼓”。上世纪30年代后期,胶州一带的肘鼓子艺人流落到青岛市区。他们在第三公园、小鲍岛一带演出,因演出剧目故事生动,语言诙谐,唱词又浅显易懂,所以很受欢迎。1950年,党和人民*将部分肘鼓艺人组织起来,并先后成立了光明茂腔剧团和金光茂腔剧团,肘鼓子从此也被正式定名为茂腔。“茂”为“冒肘鼓”之“冒”的谐音,去其“冒调”之意,取其声情并茂之蕴涵。

2、历史发展

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州一带,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装,这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

1910年,昌潍地区的茂肘鼓艺人进入青岛演出。1920年,茂肘鼓戏班"顺和班"在青岛演出和活动。进入20年代以后,京剧、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开始进入青岛。茂肘鼓艺人为在竞争中求生存,一方面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一方面吸收其他地方戏的长处,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已经更加完备。1940年在青岛小鲍岛一带活动的"宿家班"已经有了花旦、青衣、大生、娃娃生、武生等行当,有了服装、道具。1942年,"宿家班"曾到东北的一些城市演出。在青岛,茂肘鼓艺人主要在街头广场"撂地"卖艺。青岛*夕,茂肘鼓濒临消亡。青岛解放后,人民*对茂肘鼓进行抢救,将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学习,并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金光茂腔剧团是以茂肘鼓艺人宿艳琴、曾金凤、王凤松、曾子明等人为主组成。建团后改编排演了《兰桥会》,在青岛光陆戏院首次演出,连续9场,座无虚席。继而又排演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锦香亭》、《罗衫记》等传统剧目20多出,久演不衰。1954年,由宿艳琴和曾金凤主演的《锦香亭》到上海参加了华东戏曲会演,受到艺术家的好评。宿艳琴和曾金凤分别获演出二、三等奖。参加华东会演后,金光茂腔剧团与光明茂腔剧团合排了《罗衫记》,对茂腔的唱腔进行研究整理,在规范化方面做出了贡献。1956年《罗衫记》在济南山东剧院参加了省文艺会演,获得音乐唱腔改革奖,主要唱段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受到了广大茂腔爱好者的好评。1958年4月,青岛金光茂腔剧团调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以茂肘鼓艺人李玉香、李兰香、刘顺仙、刘翠兰等组织的茂肘鼓戏班为主。建团后,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作排演现代剧目。从1951~1956年先后排演了《小女婿》、《洪湖赤卫队》、《徐呈龙》、《八女投江》等30多个新戏,受到观众欢迎。1959年7月,光明茂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同年8月,剧团携带《花灯记》(吴杰编剧)和《罗衫记》(曹述之、李玉香、吴杰等改编)等剧目进京演出,在*小礼堂、国务院礼堂演出《花灯记》,***、*、朱德、陈毅等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员。文艺界领导及知名人士周扬、林默涵、梅兰芳等观看演出后,进行了座谈,对演员的表演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1959年8月10日发表了题为《胶东之花》的评论文章。*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花灯记》的全部录音,并向全国播放了《锦香亭》。


1961年,青岛市茂腔剧团带着《花灯记》、《罗衫记》、《白蛇传》、《荀灌娘》、《锦香亭》等剧目,在上海、杭州等南方的许多城市巡回演出,受到欢迎。1963年,青岛市茂腔剧团由国营改为集体。"*"开始后,剧团*停止活动。


3、艺术特点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受京剧、梆子等的影响,采用京胡为主奏乐器,按京剧二黄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在行当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划分脚色,分工更加细致齐全。

随着茂腔唱腔的成套发展,乐队的伴奏也不断改进。"肘鼓子"只用肘鼓、手锣伴奏,后加入二胡、柳琴,直到加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但也不能满足唱腔的需要。在演出大型古装戏,特别是大型现代戏时,为了哄托气氛,茂腔乐队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扬琴、琵琶、唢呐等民族乐器,还加进了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团受京剧影响较深,大都使用京剧锣鼓,但茂腔仍保留了像《单抱鞭》、《七锤子》、《楔橛子》、《四锤子》和《梆子穗》等有独特色彩的茂腔锣鼓点,以别于其他剧种。

4、文化价值

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艺术观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中的年轻人对茂腔已比较陌生,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虽然茂腔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同样严峻。

5、经典剧目

经几代艺人的脑记口传和加工整理,茂腔也逐渐形成了传统保留剧目(看家戏),如"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

传统剧目有100种左右,经常演出的有“四大京”:《东京》(《赵美蓉观灯》)、《西京》(《皮秀英寻夫》)、《南京》(《杜京郎寻父》)、《北京》(《于秀英求情》):“八大记”:《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等。其中《罗衫记》系根据《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改编的,人物形象丰满,剧情感人,常演不衰。

1949年以后,演出的代表剧目有《罗衫记》、《锦香亭》、《花灯记》等。山东高密、五莲、诸城、胶南和胶县都有专业剧团。2006年,茂腔在与胶州大秧歌一起被列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后,在各级*的关怀支持下,茂腔这朵瑰丽的艺术奇葩又重新绽放。有志于茂腔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和茂腔艺人除了挖掘整理了大量茂腔的传统剧目外,又移植和创作了不少反映现代生活内容的茂腔戏;在音乐伴奏上,在坚持以民族乐器伴奏为主的基础上,又辅以提琴、贝司等西洋乐器,使茂腔艺术焕然一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这是过去乡下人对茂腔的赞誉;它又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出现在乡村和城市的舞台上,它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人们更多的喝彩。


上一篇:姚剧

下一篇:柳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