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
平讲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最早起源于屏南,流行于福建东北部一带,它用当地方言演唱,道白唱腔平俗如讲话,因而得名。
中文名称:平讲戏
类型:戏剧
源地:屏南
诞生时间:明末
1、历史沿革
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清乾隆初年,屏南县谢厝村组织有平讲班。清中叶到光绪年间,是平讲班发展、兴盛时期。民国后期,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农村中的青年为了躲避抓丁派款,几乎都跑到闽北深山里去当“柴夫”。农村几乎破产,人民生活陷入极度的贫困中,没有能力办戏班,班社大减,全县只有郑佳山、龙源、四坪、洹溪、洋头、天涂等“凑班”戏,每年正月为神诞演戏庆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平讲戏才获得复苏。1953年至1956年,*文化部门举办了三次农村文艺汇演,全县有20多个剧团参加演出。其中平讲戏就有郑佳山、下七房、龙源、西村、四坪、天涂、周厝、周佳山等村的业余剧团参加演出,并得到人民*的鼓励与支持。但到五十年代后期,因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境内所有平讲戏和其他地方戏全部停止演出。
到1977年,党*提出拨乱反正,重申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屏南的戏剧又似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全县又有四坪、恩洋、天涂、北圪、龙源、西村等平讲班活跃在境内。龙源村的平讲戏班曾到周宁、宁德的阰邻村庄演出,直到1983年才停演。四坪村的平讲班一直坚持到1985年才散班。
2000年以来,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领导下和省委宣传部、省艺术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开展了四平戏、平讲戏和杖头木偶戏等“三戏”的抢救挖掘工作,恢复了棠口乡“安溪平讲戏木偶戏团”,编演了平讲木偶剧《江姑伏虎记》、《卖花记》、《赠珠球》等剧目参加县委宣传部在城中礼堂举办的“三戏”调演,受到福建省、市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平讲戏,形成于清代初年,系闽剧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长乐、福安、柘荣等广大城镇。该戏最初以“地下棚”形式演出,演员化妆成戏中的各种角色,敲锣打鼓,沿村演唱;也时常在晒谷坪或街头空地上拉草绳围成圈,演员在圈内演戏,观众站在圈外观看,故戏班被称为“牵草索班”或“地下棚班”。这种演出多系业余、季节性的,唱腔属“洋歌”调,道白用福州方言,故称“平讲戏”,以别于用官音演唱的四平戏、徽调、乱弹、(京戏)等外地剧种。
2、角色行当
屏南平讲戏,初期表演的多是反映民间家庭生活的小戏,如:《赠金钗》、《赠宝塔》、《双子会》、《双钉判》等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着重突出生、旦、丑的角色行当。到清乾隆后期,平讲戏进入发展阶段,剧目也引进了《下三关》、《下凡间》、《三官堂》等宫廷大戏,角色行当随之发展为生、旦、净、末、丑,分为三大面行。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是平讲戏最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相继出现“宝发班”、“旧仕梅班”、“新仕梅班”、“三仕梅班”等,均以班里名角命名。“宝发班”著名艺人有花旦宝发、青衣朗朗、三花金朋弟、小生森全、老生培藩、老生陈增宝、花旦红弟等。
“旧仕梅班”著名艺人有花旦仕梅、青衣宝贵、三花立娇、老生真髭等。
“新仕梅班”著名艺人有花旦新仕梅、小生五弟、小生福官、花旦李发魁、花旦春明、花旦菊花、女丑自升以及“三花秋”等。
3、艺术特色
平讲戏用当地方言演唱,与乡村自娱自乐的小戏合流组成日趋规范、古朴通俗的平讲班,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4、唱腔分类
平讲戏唱腔分洋歌、*、小调和其它杂曲四个部分。
一、洋歌
洋歌源于闽东北民间歌谣,是平讲戏的主体唱腔,保留了弋阳腔“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旋律与方言结合甚紧,易懂易学。板式有一眼板和散板两种,唱散板时仅以“刀鞘板”敲节拍与过门,偶尔间插锣鼓和道白。多衬词,要帮腔,帮腔曲调多以八度大跳后大二度上下行走向为特色。如:66556等。
洋歌由“柴牌”和“诉牌”两类曲牌组成。
〈一〉柴牌类曲牌分为慢板柴牌、平板柴牌、急(紧)板柴牌、长尾柴牌和柴牌调五种。
〈二〉诉牌类曲牌分为诉迭和慢板诉牌两种,均由柴牌派生而来。
诉牌为上下句结构,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反复。其节奏*,曲调简洁,平白如话,旋律还可根据唱词的感情和字数,作相应的增减,是叙事、抒情等大段唱腔的常用曲牌。
慢板诉牌虽有一定的板式,但无严谨的结构,根据剧情需要可增减乐句,也可间插锣鼓。常在句逗前出现切分音或延留音,加上“哭头”适宜于哭诉,哀求等声面。“哭头”有三十六哭头之说,但大都失传,所存不多。
柴牌迭是由诉迭与各种柴牌联串头用而得名,常用于叙事和抒情。
二、江湖
江湖是吸收外来声腔(四平、乱弹、童谣、山歌、号子及说唱音乐)发展而成,是平讲戏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常用曲调有:
(一)南柯调有角调式和羽调式二种,散板和一眼板相给和,帮腔用唢呐伴奏,常与南柯迭联串头用,也可单曲演唱,适用于悲哀,惊慌的场面。
(二)南柯迭散板可*反复,联串于两支南柯调之间。
(三)平板诉牌羽调式,一眼板,多为单曲反复演唱,适用于大段叙述,可增腔减字,为摧紧节奏常用简短的打击乐代替过门。
(四)紧板、散板、徵调式,原为旦脚用于情绪低沉,动作缓慢的表演唱段,后常以紧拉慢唱的形式来表现高亢,粗犷的情绪,不拘行当,用于紧张,激昂,强烈的场面。
平讲戏每戏必唱一曲《四平仔》,以示继承“江湖班”的唱腔,不忘师承之义。
三、小调
即经过方言化的外来民歌和本地民间小调。其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这部分唱腔,风格与“洋歌”、“江湖”有所不同。多用歌舞场面或戏中的说唱,表演。常用的曲牌有看灯调、瑟琶调、游春、打花鼓、过关、采茶调、十不亲、看花等。
四、其它杂曲
杂曲有来自乱弹的渔婆歌和纽丝,它们是节奏*的散板,用紧拉慢唱的形式,来表达激昂、强烈、紧张、悲凉等情绪;有曲调诙谐配以丑脚滑稽表演的斜调,有叙述强,顿挫,铿锵有力的八仙调、平调;有上下结构,曲调流畅的横调及四句头结构的奈何调。有来自逗腔的共园调;有来自洋歌的赏花、山坡羊、赶船歌等;还有来自乱弹的滂水调。这些曲调平讲戏吸收后,经历代艺人因方言改腔或因戏剧内容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造。衍化从而独有特色。
5、经典剧目
《双封侯》、《双状元》、《赠宝塔》、:《双封候》、《双绫帕》、《双金花》(又称《双状元》)、《双串钱》、《赠宝塔》、《赠金钗》、《赠宝镜》、《赠宝炉》、《赠宝刀》、《赠珠球》、《赠白扇》(又称《白扇记》)、《赠三宝》,以上剧目合称“八赠”戏。还有“二十一杂”戏,如《两登科》、《两重恩》、《三官堂》、《三义缘》、《七封书》、《钰宝带》、《玉麒麟》、《牙牌会》、《鸳鸯帕》、《失金印》、《种葵花》、《锦裙会》、《南柯山》(又称《朱卖臣》)、《义男恩》、《探关山》、《八宝带》、《清风亭》、《三奇缘》、《七国志》、《花针记》、《三仇恨》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