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汉调二黄

科普小知识2021-10-25 17:15:08
...

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和雒镇派。汉*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中文名:汉调二黄

外文名:Han.Diao.Er.Huang

十大行当: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

别名:汉剧

1、剧种由来

汉调二黄(亦作簧),陕西大型戏曲剧种。流行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旁及甘南、川北、豫西、鄂西北和山西晋城一带。明清时期外省人多习称其为“秦腔”,陕西及毗邻流行区域一般都直呼为二黄。清末京剧京二黄回流入陕,陕西二黄又有陕二黄、西安二黄、秦二黄和本地二黄等称谓。陕南汉水流域一带,一般又多称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等,而“汉调二黄”一称,基本成为正规名称流传下来。

称为“二黄”的原因,相传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兴办梨园,演歌舞戏曲,坐部弟子中有黄幡绰者善演唱“黄管体调”,此调流传民间,遂有二黄之称。故陕西人书写“二黄”剧种名称,多不用带竹头之“簧”。

1956年8月,安康曾将汉调二黄改称汉剧,与湖北汉剧名同实异。

2、剧种概况

汉调二黄的剧目丰富多彩,在艺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除了衰落期间大量遗失以外,仅现所知有传统剧目一千四、五百本之多。其中抄录存本者达九百三十七个整体戏和折子戏。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到明清故事,活象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对于如此浩繁的剧目,艺人习惯谦称“三本半戏”,即“封神”、“列国”(八十余本)“一本”,秦、汉、三国(约一百二十多本)“一本”,隋唐至明清“一本”(包括四百多个本、折)。艺术风格上,喜剧与悲剧兼备,文戏与武戏并重,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为主,整本与连台颇多。尤以文戏的唱词繁、本头大、行当全为其特色。其中《炼石补天》、《曹刿论战》、《征北海》、《进妹喜》、《黑逼宫》、《尝百草》、《女界牌》、《有莘三聘贤》等二百多个剧目,为陕西二黄所独有的罕见剧目。从声腔着眼,陕西的西皮剧目要比武汉地区所占比例更重。建国以来,先后改编移植了《穷人恨》、《红娘子》、《北京四十天》等二百多个本、折戏,并创作演出了《红珍珠》等一批现代戏,给二黄剧种增添了一批新财富。

汉调二黄的行当,分为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嗓音运用上,四旦、八贴用假音(小嗓),其余各角用本嗓,即一末、九老用“苍音”,二净、六外用“虎音”,三生、十杂用正音,五丑、七小用尖音(细音)。舞台表演,向以细腻精到、认真传神为观众所赞赏。它讲究创造角色,要求把握人物性格与身份、情态,做到含情入理。《打龙棚》中郑子明、《二虎山》中王英等角,唱角、行腔皆须在乐器伴奏下边歌边舞,唱、做结合,以充分表现其特定性格与内在感情。其次,讲求按照所写地理环境与人物籍贯,准确使用方言、土音,往生育一个名角须习数省口音。如《三搜府》、《法门寺》须讲北京话,《渔舟记》得说湖北话,《张松献图》得说四川话,《打龙棚》得说晋中话。借此以增强故事的地方色彩或人物的某些特征。再者,讲求分析角色,猜度心理,注重在表演动作中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如赵清平所饰《失街亭》中孔明,在察看王平所送扎营地图时,就经过了“粗看”、“细盯”、“惊恐”、“平静”、“沉思”、“深虑”几个神情变化的层次,才用一个唱段把此时此地颇为复杂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然后,当机立断,一面遣送图人回营报信,一面布置迎敌措施。如此,便深刻细致地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二黄的这一在演唱上的深刻认真和生动细腻的艺术传统,对于梆子秦腔亦有影响。

在脸谱勾画上,二黄各路亦别具特色。安康派讲求笔调细致大方,敷色匀称、鲜明;洛镇派讲求“直线要直,圆线得圆,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条线”。原存脸谱有名有姓,一人一戏者,约计四百幅。类型大致有三块瓦、十字脸、吊膛脸、麦子脸、旋转脸、豹子脸、阴阳脸等十余种。许多脸谱勾有动物、植物、星辰、兵器、文字、图案以及宗教标志。其中赵匡胤、闻太师、包文正、关公、张飞等等人物随着年龄、时间、环境与遭遇的不同,在脸谱勾法上也相应有各种变化。即使同一人物在不同戏中,亦按其特定情景构图、敷色诸方面各有讲究。可见其细致、传神。

二黄音乐唱腔属板腔形式。其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分明,而且要求达到清亮准确、字正腔圆和满腔满调。其二黄调的主弦胡琴用“5??2弦”。板式有()、()、、、()等十余种。腔类有“回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幽冥钟”、“梅花题”等十余种。宜于表现低沉、怨愤一类的情绪,多用于正剧、悲剧的演唱。西皮调的主弦用“6??3”弦。板式有、、、、、等十余种,腔类有“流里表”、“二凡”、“九眼半”、“麻鞋底”、“灯笼挂”、“黄龙滚”、“八车子”、“四不沾”等十余种。擅于表现豪爽、欢快一类的情绪,多用于喜乐气氛或愉快热烈的场面。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又因人物性格、身份、环境、情绪的不同,两种唱腔又往往灵活处理,甚至有上半句“二黄”下半句“西皮”的特殊唱法。还有其它一些杂调,与西皮、二黄相配合,以供描绘人物或敷陈场景。至于弦丝、唢呐、曲牌,据知原有四百多种,留传下来的仅只一百四、五十种。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软吊)、二胡、月琴、三弦、笛子、唢呐等,武场有鼓、板、道锣、二五子、喇叭、马锣等。建国以后,乐队由原有六人扩大到十人以上,吸收了其它一些乐器与京胡拉法,使二黄音乐有所发展。

3、流行地域

汉调二黄向以木偶、皮影与人演大戏三种形式在民间流传。流行区域,以秦地为主,延至甘、鄂、豫、川等省。就现在所知,仅在陕西的的活动范围,计达三十余县。按其区域,可分四路:一、商、镇一路,以商县、龙驹寨、山阳、镇安为中心,流行于洛南、商南、及豫西、陕东部分县域;二、安康一路,以安康、*为中心,流行于旬阳、白河、石泉、汉阴、宁陕、佛坪、镇坪、岚皋等县域;三、汉中一路,以西乡、南郑、镇巴、汉中为中心,流行于城固、勉县及甘南、川北一带;四、关中一路,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流行于富平、咸阳、凤翔、户县、临潼、蓝田一带。二黄戏的这些活动据点,多属当时的水陆码头或商业重镇。

4、陕西四大地域流派

汉调二黄在陕西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汉中、安康风格相近,又通称汉*。

关中派

明末至民国初年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至民国初年仍有相当实力。在西安、泾阳、三原、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凤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其中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喜好尤甚,不仅有专业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光绪年泾阳富户安吴寡妇,一生专门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并将其后园划地一块作埋葬艺人之用。辛亥革命爆发后,时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陕西督军,建国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的张凤翙将军,与革命军师长张云山在西安创办二黄鸣盛学社,拥师生300余人,艺人张鸣顺、叶鸣英、山鸣岐、李鸣鹤、刘鸣祥等,享名关中与陕南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带授艺。1930年前后,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社科班,培养一批“子”字派艺人,著名者有刘子俊、邵子福、冯子才、董子杰、李子喜等。建国初期,在西安小皮院、洒金桥、马坊门、东关以及泾阳、三原一带,有多个称作二黄研究会的业余组织,张风翙将军经常参加演唱活动。1950年,由关中派、商洛两派艺人联合成立西安大众剧社,活动约三年解体。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开设汉调二黄班,招员75人,宗关中派学艺。该班六年毕业后全体转往安康汉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仅蓝田县坝源业余汉调二黄剧团李永清先生等代表关中派参加后,自此关中二黄已近绝响。

关中派被各路艺人尊为正宗,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较汉*高昂豪放,激越古朴。

商洛派

汉调二黄流传商县、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商南等县,又称作“洛镇派”。清乾隆二十年即有班社活动。咸丰、同治年间科班戏班较多。名盖陕西的著名生角赵安子,镇安人,誉称“活孔明”,光绪年间应召进京入内宫为慈禧太后演出,获赐金牌一面。名旦孝乾儿,山阳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带名气很高,民国初年曾任教西安鸣盛学社。自清末至1945年前后,商洛各县有双盛班、善庆社、广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剧团等科班或戏班,艺人张广勤、吕庆华、张庆鸿、陈忠洪、黄亮子、武振发、王同绪、陈胜志、赵建中等在当地颇有声望。这些科班和演出班多数为商洛人,也有关中人及鄂西北与河南人。

建国后,商洛有山阳、镇安、柞水专业二黄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山阳剧团演出《穆桂英挂帅》获得奖励,该团著名演员武新艾当选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目前,商洛已无演唱汉调二黄的专业团体,山阳、镇安、柞水一带尚有民间演唱活动。

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唱腔、表演与关中派相近。由于地缘关系,商洛派不仅北出秦岭入关中演出,且多活动于鄂西北和豫西一带,被当地人称作陕班子、靠山黄、山二黄或陕二黄。鄂豫一带流行的二黄戏也多为商洛派所传。如今湖北省竹溪县山二黄剧团,早年即与商洛派特奌相通,流行传统剧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讲究“双环环”等等。

汉中派

清代乾隆初期,*县蒿坪河富户杨氏在汉中的商号即邀请西安乾胜班经汉中往*演出。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汉*二黄“传带祖师”的著名*艺人杨金年,在西乡县沙河坎首开科班,培养出鸿字、来字两科。出科弟子查来松在四川一带影响很大,在川中被称为陕班查师爷,誉为“戏状元”;鸿字派的贺鸿生,赴河南,特别在鄂西北竹房及两郧一带授艺,弟子众多,影响颇大。查来松及其后传弟子又陆续开办科班,至建国前,共有永、清、长、福、吉、寿、元、双、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十六字派数百名艺人。其中主要是汉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数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肃人。杨金年系统培养艺人辈派如此之多,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涉及地域如此之宽广,在中国戏曲史上绝无仅有。许多艺人被誉称为“活孔明”、“活魏延”、“赛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等,在陕、川、鄂、豫一带影响很大。

早年汉中“四门四关,皆唱二黄”,所属各县大都盛行这一剧种。建国后,汉中市和镇巴县建有专业汉调二黄剧团,南郑、城固、西乡业余演唱活跃。1981年汉中派组团参加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演出《包公误》一剧获得好评。著名旦行演员毋玉梅当选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此后很少再有专业性演出。因地处川邻,又经常组班进川演出,故汉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带川味,显幽雅缠绵。

安康派

建国后安康派实力最为雄厚,成为陕西汉调二黄大本营。吸纳关中、商洛、汉中及湖北交邻地区的艺人,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表演细腻娓婉与粗犷大气并存;道白以中州韵、陕西话(安康话)为主,并以*官话加工上韵运用于现代戏演出;音乐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调,更具乡土气息;与其它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后),安康已有二黄戏班演出活动。从城内庙台、乐楼记载清道光初年以来,有仁丰班、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喜泰班、贵泰班、兴汉社等,多数来自汉中,少量来自西安。有的班社经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此后的清咸丰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达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调属汉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调带有鄂西北方音,人们备感新颖,一时随习者甚伙。范氏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杨金年系统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安康派基础实由杨、范两大支派混合而成。

建国以后,陕西省及安康地方党政领导对汉调二黄剧种的抢救、发掘、继承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将安康汉剧团收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和拟编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团、计划成立省汉调二黄剧院,以及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确定在安康举办等等。省文化局特别设立安康戏曲发掘组,抄录汉调二黄传统剧目,彩绘脸谱,记录整理源流沿革、艺人传略、班社活动等大量文字和曲谱资料,为剧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安康十县皆建有专业演出团体,城乡业余活动十分活跃。誉称“汉调二黄之乡”。改编和新编剧目《打龙棚》、《黄天荡》、《清风亭》、《马大怪传奇》、《板桥轶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响。

5、历史发展

随着商业贸易的兴衰变化,二黄戏也因之呈现出荣枯更替的状况。汉调二黄在陕西的班社遗迹,因明、清两代战争破坏,已难查寻。据说安康县东神河沟王爷庙碑有明正德(武宗朱厚照,1506-1521年)或明永乐(成祖朱棣,1404-1424年)皇帝于此看过二黄戏的记载,只因庙毁碑失,亦难证实。惟知*蒿坪乐楼曾有清乾隆二黄班社的题名墨迹。嘉庆道光时班社有汉中的汉荣班、西多仁丰班、城固宜太班。咸丰初年更有杨金年、范仁保等名艺人分别在西乡、安康二地设科授徒,先后培养出“洪、来、”、“永、清”、“吉、寿”、“天、久”等辈艺人。随着这批艺人到处呈献技艺,二黄班社遍布川、陕两地。其中知名者如咸丰年的裕太、鼎太,同治年的仁太、瑞仁等班。这些班社散布各地,因地方主意与师承关系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安康派擅于文戏,通用“*幽雅绵软,吐字吟泳多带川味;商洛派擅于功别样腾跃,以武戏见长;关中派注重唱、做、表演细腻,唱腔豪放。虽然特色各异,而其基本风格仍然相同。各代班(社)中,先后培养出了不少颇有成就的艺人。如道光年间查来松以生、末擅长,在川北曾获“戏状元”之称。屈来寿擅于净角,多演神戏,曾有“活灵官”之称。刘久强以生、未见长,在川、滇等地也颇有声誉。清末的姚彩盛、赵清平、董兴平,民国中期的邢大伦、杨大钧,民国后期的山鸣岐、刘鸣祥等也驰名遐迩。这些班社和名艺人,对汉调二黄的发展和延续起过重要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前后,汉调二黄一度衰落。建国初期,党和*组织失散艺人,分别在安康、商洛、汉中、西安、成阳等地设立一批专业剧团,在随团培养青年艺徒的同时,又在省戏校设立了汉剧班,所有这些团体,在“文化革命”中几乎损失殆尽。唯一存在的安康汉剧团,也摇摇欲坠。打倒“*”后,才又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地陆续恢复了一批专业剧团,使汉调二黄重现复兴景象。

6、发展现状

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业的冲击,古老的汉剧艺术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入了发展低谷,面临失传的危险,解放后陕西全省组建的13个汉剧团纷纷解散。目前,安康汉剧团为全省唯一保留并不断发展的专业团体。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汉滨区实施了汉剧保护工程,通过开办汉剧学员班培养接班人,搜集整理印制了总字数400余万字的《陕西汉剧剧目、音乐、脸谱》、改造剧场,选拔急需专业人才进入剧团工作等系列措施,使汉剧在安康的发展从沉寂逐步走向了复苏,完成了一些抢救性保护工作,恢复一批专业剧团和上演剧目的同时,安康、汉中、商洛、西安等地相继出现了专业或业余的研究团体。在“二黄研究会”带动下,一些二黄爱好者,正将它列为自己的研究项目,这又将推进二黄剧的发展和提高。安康学者束文寿的研究成果《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在获荣获第二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一等奖并在《中国戏剧》等多家专业期刊发表后,其汉剧是京剧之母的观点已初步得到戏曲史研究界的认可。这一研究成果,使汉滨区至今保存的汉剧音乐、脸谱、剧目等艺术资料,在京剧和其它相关剧种的产生流传,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等学术研究上,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2006年,汉剧(汉调二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7、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号称“唐三千宋八百,野史外传数不得”,实际流行约1500本以上。演出形式有大戏、座唱和皮影戏三种,特别在人烟稀少山大林密的山区,大戏班流动不便,皮影戏颇盛行。剧本生活气息浓郁,唱词通俗易懂。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习称“三本半戏”,即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无朝代的外传戏为半本。1959年前后安康艺人冯成秀口述抄录《通百本》一部,记有各朝代专用于戏曲演出的诗、词、引、白、唱等,戏班流行的“提纲戏”,没有剧本,根据一段故事情节,稀有剧目有《子圉观鱼》、《曹刿论战》、《西乡擂》、《胡笳十八拍》、《女界牌》、《天才吃馍》《孙叔敖埋蛇》等约近二百个。

8、艺术特点

1、十大角色行当

汉调二黄分十大行当:一末,带白满胡须的男性老年人;二净,大花脸,如包公等以唱工为主的角色;三生,也称须生,黑胡子中年男子;四旦,中年妇人,又称青衣、正旦;五丑,丑角,也叫小花脸;六外,指净行包括不了的另外加一行,也叫二花脸、武净;七小,小生,各类青年男子;八贴,旦行不足再补贴一行,包括武旦、丫环旦等;九老,老旦;十杂,包括各类杂角,有时专指靠把须生。

2、多样道白语音

传统上以中州音韵和陕西地方话两种语音为主,并有以剧中人物乡籍说方言的独特风格。十大行当中,一末、三生、四旦、九老等多以中州韵为主,二净、五丑、六外、七小、八贴等以陕白为主。《打龙棚》一剧的郑子明要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要说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要说湖北话。《宋士杰告状》一剧,宋士杰、毛朋、杨素珍等说中州韵白、顾读(花脸)说陕白、姚庭春及送信公差说河南地方话、顾读的老师说黄州话。而凡属域外异族番邦和宫廷内待,一概都说北京话,如《法门寺》的刘瑾、贾桂、《四郎探母》中的番邦公主等,要用京腔。

3、脸谱别具风貌

汉调二黄脸谱品种繁多,造型独特,色彩考究。据统计,从上古时期的神农、蚩尤到清代的多尔衮,以及天神、鬼怪等共有450余种,已彩绘322具。汉*的特点是“笔调细致大方,颜色配合匀净鲜明”;洛镇派讲究“直线须直,圆线得圆,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条线”。脸谱分类有:三块瓦、十字架、红花、黑花、五花、吊膛、麦子(白脸)、起旋(左右不对称)、豹儿脸(不挂须)、老脸和红脸(一般指生角戏,如关羽、赵匡胤等)。有的一个人物因年龄、环境、遭遇不同,脸谱也随之变化。《断双钉》、《断太后》、《铡美案》等戏的包公,额部月亮有正有偏,有圆有缺,且月涂红色,脸膛用蓝灰色,各不相同。关羽脸谱通常只用红黑二色,可是在《困曹营》表现出郁闷,《过五关》、《华容道》表现出愤怒,《走麦城》表现出颓丧,都有不同的画法。

4、声腔音乐唱调

汉调二黄音乐为板腔体,由西皮调、二黄调两种主要声腔组成。在传统上,艺人们习称“下把”、“上把”或“下调”、“上调”。下调(西皮)定弦6一3,唱法上讲“眼起板落”即“过牙子板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二六、三流(快二六、流水)、摇板、散板、飞嘹子、快板、滚板、数板(扑灯蛾)等,腔类有流里表、二凡、九眼半、洒头、硬三板、背弓腔、度百草等。上调(二黄调)定弦5一2,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即“顶牙板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原板、摇板、散板、飞嘹子、滚板、平板等,腔类有回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十八板等。上调变弦法称反调,也叫阴板,有数种板式与腔调。杂腔中有四平、昆腔、徽调、梆儿腔(吹腔)、七句半、唢呐调等。把下调(西皮)一字板和二六板的过门(间奏)重复一遍叫“双环环”,是关中派、商洛派区别于汉*唱腔的特色之一。

弦乐伴奏乐器以胡琴、月琴、高音二胡,俗称“三大件”。武场面乐器早年使用大道锣、大钹、马锣等,建国后以汉*为首改为苏锣、京钹等,民间自乐社仍沿用传统乐器。另有一种长约六尺的铜管号,俗称“二马驹子”,既作战马嘶鸣效果,又在悲剧唱段中吹响,增加壮烈气氛。唢呐和丝弦曲牌共有四百余种,较流行的一百余种。

上一篇:阜新蒙古剧

下一篇:陕西碗碗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