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陕南端公戏

科普小知识2021-08-21 16:24:31
...

陕南端公戏,传统戏剧,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南端公戏,俗称“坛戏”、“对儿戏”。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端公戏演出剧目,多为小戏、喜剧,以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乡土风俗和儿女私情内容的居多。如《让课》、《请长工》、《审缸》、《十八里相送》、《刘海砍樵》、《洞宾戏牡丹》等。

1、简介

陕南端公戏,俗称“坛戏”、“对儿戏”。扎根于南郑、西乡和城固、镇巴、宁强的部分地区,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行头简易,一包袱可携,故又称为“包袱戏”。在巴山地区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

端公跳神、庆坛在汉中地区历史遥远。《汉书》、《宋书》、《地理志》中都有“汉中之人,……好祀鬼神”的记载。正是这种巫觋之风,为端公戏的出现奠定了艺术根基和群众基础。

端公为人迎神、庆坛、禳灾、祛疫演唱的“跳坛戏”,以驱邪逐魔祝福还愿为表演内容。后来逐渐引进和融汇了“大筒子戏”的音乐唱腔和部分剧目,还吸取了当地丰富的山歌民谣和民间舞蹈的滋养,逐渐淘汰了一些颂神歌词与祭祀节目,至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62),端公戏已完全形成。不仅积累了自己的剧目,而且伴奏也趋于完善,表演上已有生、旦、末、丑的行当区别。

端公戏虽未办过科班,但传艺都有师承关系。

端公戏演出剧目,多为小戏、喜剧,以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乡土风俗和儿女私情内容的居多。如《让课》、《请长工》、《审缸》、《十八里相送》、《刘海砍樵》、《洞宾戏牡丹》等。

端公戏的音乐曲调是神歌与当地情歌小调和“大筒子”戏唱腔的综合体。板路有二六(分快慢两种)、一字、四平等。

解放后,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曾多次组织人力挖掘端公戏剧目,汉中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创作、改编、移植、整理的端公小戏。如《打麦场》、《吹鼓手招亲》、《双献料》、《赶工》、《讨债》、《好媳妇》、《一分工》等。其中,《一分工》还为*和陕西省电台录音、灌唱片,使之广泛流行。

2、产生

端公戏的产生与陕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密切相关。汉水流域,南接巴蜀,东连楚土,风俗毕近,文化一体,巫觋之风颇盛。《汉书》、《宋书》、“地理志”都有“汉中之人,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的记载。其“踏青药市之集”,实际就掌握在巫师道徒之手。他们白昼聚集售药,唱情咏事,招徕过往顾客;夜晚则受请作法,踏歌踊舞,娱神禳灾。他们在当地被混称为“马脚”,即天神马头驾前执事使者,负有神圣差遣、驱魔逐鬼的职责。

3、基本特征

陕南端公戏行当划分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花脸、比较简单。该戏在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唱腔和表演。陕南端公戏音乐多见于五声羽调式和五声商征调式,结构完整,常见于2/4拍,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平稳,一般在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偶尔出现57-2-1。完全是演唱上采用滑音形成。演唱中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音调与词的结合是唱非唱,是说非说,流动感强,很注意字与音的韵味。乐曲中常出现一个乐句反复演唱,领唱时不用打击乐,合唱时则加入打击乐伴奏。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一般常用马锣(小锣)、中锣、钹、小钗、鼓。据说前几辈人起,开始加入“胡琴”(自制的竹筒二胡)、喇叭(土长号),伴奏时用于唱腔前奏、间奏、结尾。一般情况,唱时不舞,舞时不唱,多数情况是演唱者在唱腔间奏中随锣鼓声起舞。音乐表现出各种人物喜、怒、哀、乐及烘托气氛、情景,具有古朴厚重的特色。如“关爷”出场的唱腔铿锵有力,加上“土长号”和“牛角”,以及打击乐的声响,很有古战场的气氛。

陕南端公戏音乐根据节目和表演形式,有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外戏(插戏)音乐几种类型。祭祀性音乐和正戏音乐,是为傩仪服务的,是具有宗教色彩的音乐,具有古老吟诵风格。外戏音乐,是在传统的正戏基础上,吸取了当地的花灯小调、民歌民谣,以及一些外来戏曲音乐形成的。这些音乐,提高了陕南端公戏的表现力。

牛角和师刀,在傩戏演出中既是常用道具,也是具有特殊音响效果的乐器。牛角吹奏出的声音,基本上没有旋律,只有两个音高,通常都是在一个小二度上进行,由高及低发出颤音,给人以森严悲壮的乐感。师刀舞动时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给陕南端公戏音乐蒙上一层宗教神秘色彩,造成一种巫术活动的氛围。

陕南端公戏音乐的板腔体系正在形成。据端公老艺人说有“九板十三腔”,“九板”是指锣鼓的九种打法,也可称为“板式”。“九板”是“扑灯蛾”、“凤点头”、“双柏翅”、“单夹双”、“三捶锣”、“双凤朝阳”、“朝金殿”、“豹子头”、“三击鼓”。“十三腔”即各种不同的唱腔。“十三腔”是“滴水”、“神河”、“悲哀”、“二黄”、“慢三眼”、“喜乐”、“猛虎”、“三黄快”、“倒数”、“桃花拜柳”、“二黄原”、“三黄散”、“四平调”,各地名称不一。

端公戏的表演动作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式化动作,除动作的模拟外,有不少类似拳术和戏曲动作的舞姿。步伐*而少规整,常用的有“左右踏步”、“大小八字步”、“丁字步”、“踱脚”、“搓步”、“平步”、“前后点步”、“半蹲”、“平步旋转”,舞步迅速而多变。表演高潮时也有“腾跃”、“蹦窜”、“翻滚”、“旋转”等一些技巧性动作,还有类似戏曲“亮相”的造型和片刻停顿,强调动作的力度、力感。演员在表演时还遵循对称、方整的程式向2个或4个方向重复一套动作,让四方围观的观众都能看得见,据陕南地区端公老艺人的介绍,端公戏舞蹈也渐趋向程式化,舞蹈动作就有单插翅、双插翅、手拨摇摆步、单金、双金、起飞式、大团圆、滴水舞等。

4、历史渊源

傩戏是由傩、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它是被人们遗忘的我国古老的傩文化的载体。作为这种古老文化的遗存。它以独特的方式,一直在民间传承保存到现在,成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的傩,种类繁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民间傩,又称“百姓傩”,是流行于民间的傩,春秋时叫“乡人傩”;二是宫廷傩,是在宫廷中进行的傩,亦称“大傩”、“国傩”;三是军傩,是古代部队里的傩,剧目多为战争题材的历史演义戏;四是寺院傩,它是活动于寺院的傩,藏族的傩仪叫“羌姆”,即“跳神”。寺院傩与藏戏有渊源关系。傩戏在陕南的称呼即“端公戏”,俗称“耍坛”。“坛戏”、“对儿戏”。扎根于南郑、西乡和城固、镇巴、宁强的部分地区,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行头简易,一包袱可携,故又称为“包袱戏”。在巴山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端公跳神、庆坛在汉中地区历史遥远。《汉书》、《宋书》、《地理志》中都有“汉中之人,……好祀鬼神”的记载。《续陕西通史稿》转引的《宪政调查报告书》中说:“愚民有病,初不延医而延巫,俗云端公,即古新称担弓者也。喧阗一夜,祈祷无效,始进而谋诸医”。正是这种巫觋之风,为端公戏的出现奠定了艺术根基和群众基础。

5、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汉中市是陕西省辖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即大巴山西段),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即汉中、西乡盆地);北与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县及西安市的周至县毗连,东与安康地区的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和*县接壤,南与四川省的青川县、广元县、旺苍县、南江县、通江县和万源县相连,西与甘肃省的徽县、成县、康县及武都县相邻,介于东经105°—108°和北纬32°—33°之间,东西最长258.6公里,南北最宽192.9公里,幅员面积27246平方公里。

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镇巴县箭杆山(又称巴山),海拔2534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仅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2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达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秦至西汉置汉中郡(治在今安康地区境内)隶之。东汉初,郡治迁于南郑(今属汉台区)。(自汉初至1949年12月6日,二千年内,汉中建制更迭近30次)。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汉中,设陕南行政公署。1951年设南郑专区。1954年改称汉中专区。1968年改称汉中地区。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改设汉中市,同年6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

地区级汉中市成立后,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共10县1区。

6、基本内容

概况

陕南端公戏,俗称“坛戏”、“对儿戏”。扎根于南郑、西乡和城固、镇巴、宁强的部分地区,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行头简易,一包袱可携,故又称为“包袱戏”。在巴山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具体表现形态

端公为人迎神、庆坛、禳灾、祛疫演唱的“跳坛戏”,以驱邪逐魔祈福还愿为表演内容。后来逐渐引进和融汇了“大筒子戏”的音乐唱腔和部分剧目,还吸取了当地丰富的山歌民谣与民间舞蹈的滋养,逐渐淘汰了一些颂神歌词与祭祀节目,至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62),端公戏已完全形成。不仅积累了自己的剧目,而且伴奏也趋于完善,表演上已有了生、旦、末、丑的行当区别。

1、端公戏传承关系,端公戏虽未办过科班,但传艺都有师承关系(详见端公传承谱系)。

2、端公戏演出剧目,多为小戏、喜剧,以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乡土风俗和儿女私情内容的居多。如《让课》、《请长工》、《审缸》、《十八里相送》、《刘海砍樵》、《洞宾戏牡丹》等。

3、端公戏音乐曲调是神歌与当地情歌小调和“大筒子”戏唱腔的综合体。板路有二六(分快慢两种)、一字、四平等。

4、陕南端公戏的表演程式,在庆坛戏中与祭祀戏关联,计有开坛戏、正戏、插戏之分别。

5、陕南端公戏的表演有时戴面具,有时不戴面具,戴面具演出的角色为传统戏中的神鬼魔怪,有很大的趣味性。

6、陕南端公戏现代创新作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主管部门支持,经过新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使之曲调不断丰富,改编、移植、整理、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主要价值

陕南端公戏是由上古人类跳傩衍进为巫师(现称端公)在“庆坛”中唱歌跳舞娱神娱人的一个地方剧种,据专家考证,该剧种也是陕西唯一的“傩及祭祀戏剧”。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较为突出。

1、陕南端公戏历史悠久。

汉中跳端公(傩祭)是古傩遗风。汉中是巴人繁衍生息之地,端公戏中保存着大量的古巴人信息。

1976年城固县出土的青铜人兽面具,又名铺首、铜脑壳,商代巴人祭祀歌舞面具。这也说明汉中地区的傩祭祀活动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而陕南端公戏正是在这种土壤中生存发展的。

2、陕南端公戏形成较早。据史料记载,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韩亿知详州,记西乡、城固、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有“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

陆游在他四十从戎驻南郑《九月一日夜读诗篇有感,走笔作歌》中记有“羯鼓手匀风雨疾”的诗句(据专家考证当时的汉中羌人常常跳傩,演唱者手执羯鼓)。

明嘉靖九年(1530),城固县旬月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并伴有歌舞戏剧(祭祀戏剧——端公戏)。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城固县正月,市民戴纸面狮象,各扮戏剧人物以效傩戏。

清康熙六十年(1721),西乡正月23日火神庙会演戏。4月28日城隍庙演天明戏,6月6日大王庙演戏赛神(祭祀——端公戏)。

道光二十年(1840)汉中城区端公艺人熊某成立戏班,先后演唱四十多年。

据以上资料证明,端公戏在明清时已有戏班演出,最早可在元朝。

3、陕南端公戏群众基础雄厚,在汉中及周边地区影响较大。

据《陕西省戏剧志?汉中地区卷》(陕西戏剧)编辑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1997年出版)记载:端公戏、汉中曲子戏、洋县碗碗腔和八岔等剧种,由于艺人多为业余和半业余性质,有农业生产作为基本生活依托,且演出规模小、人员小,易于生存,易于流动,常常活跃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受战乱、经济调敝的影响较小,大致仍以原有的状态在民间流传并缓慢地有所发展。

汉中地区歌剧团,改编演出新端公的事迹(包括其他剧种),以《上山下乡,让新歌剧为农民服务》为题登载于1965年9月27日的《人民日报》,并有多家报刊转载。

濒危状况

1、端公戏的主角(也是班主、掌坛师)端公老艺人,解放初即受到严重的批判,甚至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受到摧残、打击,(主要是傩及傩祭祀的戏曲)政策界线把握不清,是个“重灾区”。

2、在“反右扩大化”的倾象中,汉中涉足端公戏包括其他传统剧目的老艺术家、剧作家等多人被打成右派,就连改编创作现代端公戏一等奖得主张世杰也不能幸免。

3、*中,原来以演端公戏、曲子戏为主的几百个民间剧团(社、班)纷纷解体,*后也未能重新组建,所剩无几的班社在以后的戏剧低靡中,更是一厥不振。

4、老端公人亡艺绝。据初步调查,现有七十岁以上的老端公不足十人,人亡艺绝的现象随时还会发生。已经建档的老端公谢朝坤老艺人,2005年9月去世,享年95岁。

保护计划

主要保护内容

1、汉中市文化局已同意“陕南端公戏”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申报。

2、已对“陕南端公戏”戏班和老艺人(30多人)进行了建档工作。

3、拟在汉中民俗博物馆建立“陕南民间戏曲馆”,对各种档案妥善保存。

4、对“陕南端公戏”老艺人进行专人联络生活补贴制度,已进行了有效保护。

5、以汉中民俗博物馆为基地建立陕南民间戏曲研究中心。

6、挖掘整理陕南端公戏音乐、表演、歌舞、道具等艺术特征。

7、挖掘整理陕南端公戏传统剧目及创新剧目。

8、挖掘整理陕南端公戏戏班流布状况及现状。

9、做好端公戏老艺人的传承工作(教徒带徒)。

10、发扬创新陕南端公戏的艺术水平。

11、培养热爱民间文化的年青人才。

12、整合陕南端公戏民间演出团队。

13、定期举行“陕南民间戏曲”大赛活动(以陕南端公戏为主)。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向各级领导汇报对汉中“陕南端公戏”抢救保护工作的意义,已得到支持,2005年4月28日至5月3日,由市民协主办的“傩舞端公戏大赛”被列入“汉中市首届民歌节”活动。

2、傩舞端公戏(包括“跳端公”)研究工作已列入民间文化系列。

3、对全市陕南端公戏30多位端公老艺人建立档案,委托联络人定期联系,随时掌握动态,活动情况,并对其进行定期生活补贴。

4、在汉中民俗博物馆建立专馆,保存各项档案、资料、照片、影像等相关资料。

5、已成立“陕南民间戏曲研究中心”,中心设在汉中民俗博物馆内。

十年保护目标

按以上保护内容逐项落实,争取在十年内使陕南端公戏重振雄风,为汉中乃至陕西戏剧繁荣做出新贡献。

建立机制

1、成立“陕南民间戏曲研究中心”,负责在民博馆内建设“陕南民间戏曲馆”。

2、成立资金筹措、计划、使用、监督机构,以确保资金到位、专款专用。

3、与汉中市文联、市文化局、市群艺馆、文化馆及相关区县有关部门紧密联合,确保计划实施和监督。

上一篇:内蒙大秧歌

下一篇:云南花灯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