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道情戏
永济道情戏,戏曲剧种,流行于晋南中条山一带,汉、唐时已具雏形、宋、金、元以后,受诸宫调的影响,在陕西,山西等地盛行,分东、西两路,流传在永济县东曾家营一带的称“西路道情”。
中文名:永济道情戏
类别:戏剧
地区:山西
形成时间:汉唐
1、历史
道情何时传入永济,史无记载。据民间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从道后,常挟渔鼓、简板,游唱各地。据《永济县志》记载,吕是唐时永乐(原属永济)人,曾修道于中条山。据此可证,永济在唐代就有了道教和道情。经过历代艺人的制造、加工和发展,特别是到宋元时期的诸宫调,对永济道情的成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把原来的“哼哼调”发展成为能够表述故事情由的说唱艺术,逐渐离了道都,广泛流传,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
到清代中期,永济道情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不少乡村出现了道情戏班,在说唱技巧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充实和发展。在乡间庙会,红白喜事几乎都请道情班演唱。此时,这些道情戏班不仅能说唱历史剧目,而且还能自编自演时人时事的新剧目。
2、流派
永济道情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因区域、语言和道具上的差别,逐渐形成了东、西两路流派。东路道情以卿头镇曾家营村为代表,包括卿头、王杆、高淮等村,人们把它惯称为曾家营道情。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先后属解县、虞乡等县管辖,艺人又多在运城、安邑、临晋、猗氏一带演出,受蒲州的影响较大。他们伴奏用铜器和鼓板,文武角色均都俱备,唐朝乐器较多,节奏紧凑,给人以高昂、激越之感,用词比较典雅,西路道情以韩阳为代表,包括辛店、王店、双店、盘底等村,群众又叫它为韩阳道情。这些艺人多在黄河两岸演出,吸收了当地的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秦曲、眉户的影响,伴奏以三叉板击拍为主,中音乐器较多,旋律缠绵,幽雅动听,具有抒情情味。永济道情两路流派的相似之处是:都有渔鼓、简板,演出剧本都属代言体,表演形式均属地摊演唱。
3、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十分重视这一民间艺术。1951年3月,由王永怀、张子仪、王廷文、尚战云四人组成的永济韩阳道情班,自编自演节目《上民校》参加了山西省第一次民间艺术观摩演出。他们以精湛的表演、通俗的唱法,获得好评。1953年,韩阳道情班又被山西省推荐,作为全省一个地方剧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们献演的优秀节目是《尧访贤》和《熬娘家》,受到**的赞赏。演出开始时,首先由艺人张子仪以“三叉板”独自打了一个《十样锦》曲牌,他击板节奏准确、上打下刃、左拉右碰,中间盛开五彩花,还有“卷天风”、“扫灯花”、“猴子摘桃”、“燕子捕水”、“凤凰三点头”等表演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博得台下观众掌声阵阵;再加上王永怀的渔鼓、简板绝技“翻手花”节奏分明、闻之动听;尚战云的竹笛,清脆悠扬、声如铜铃;王廷文的四弦,音位准确、弓法稳健,快时犹如疾风骤雨,慢时好似闲庭信步。由于他们技巧娴熟,配合协调,唱腔优美,表演出色,受到大会专家的一致赞扬。会后张子仪还代表山西永济道情全体演职人员受到敬爱的*总理的接见和敬酒,总理还赠给演职人员每人一件呢子上衣,一条绒毯和一个铜碗,以示关怀鼓励。
1960年,永济道情又到北京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献演的剧目是自编的《勤俭节约幸福长》。演出后,*总理等**接见了永济道情剧组的全体人员并一起合影留念。参加这次演出的有李保德、任占胜、杨六合、尉振山、姬菊仙等同志,演出的形式是表演唱。
1963年,永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排练的道情小戏《看展览》,参加了原晋南地区文艺调演,荣获优秀节目奖。
1979年,适值新中国诞生三十周年,永济县文化馆为了搞好国庆文艺活动,把全县民间闲散的道情艺人组织起来,按东、西两路流派,分别编成了两个道情说唱队,深入到全县各个乡村巡回演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81年,永济县文化馆为了继承和发扬东、西两路道情各自的特点,各取所长,兼收并蓄,合二为一排练了传统道情小戏《小姑贤》。并有所创造性地把多少年来的座地演唱搬上舞台。该剧参加了运城地区文艺调演,荣获先进演出单位,并获得了优秀节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演员奖(全剧四个演员均获奖)。当时参加表演的省负责同志认为此剧有发展前途,列为地方剧种之一。从此,永济道情便由说唱艺术演变为表演艺术。这是一个创造和发展。
1982年,永济道情参加运城地区文艺汇演的剧目《开园时节》又荣获优秀节目奖。
现在,永济县已组织了一个有三十多人的自负盈亏的道情剧团,同时还有七社、曾家营等民间道情演出团在全县各村活动演出。
4、特点
其显著特点是西路道情不带鼓板,以三才板击板为主,东路道情则文、武场面齐备、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伴奏乐器以竹笛,去阳板、木鱼、四弦、二胡、扬琴等为主。
5、剧目
代表剧目有《小姑贤》《隔门贤》《柜中缘》《燕锁柜》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