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
陈凯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该片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1987年凭借剧情片《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1993年执导的文艺片《霸王别姬》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1998年执导历史片《荆轲刺秦王》。2002年凭借剧情片《和你在一起》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2005年执导的史诗片《无极》打破中国电影点映票房纪录。2008年获得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2010年执导古装片《赵氏孤儿》;同年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2013年担任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5年执导剧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8月执导剧情片《妖猫传》。
中文名:陈凯歌
外文名:ChenKaige
别名:陈皑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狮子座
出生地:北京市西城区
出生日期:1952年8月12日
职业: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经纪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代表作品:黄土地、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
主要成就: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
1、主要经历
陈凯歌,福建省长乐市人,汉族,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陈凯歌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1970年参军,1974年复员转业,1976年到北京电影洗印厂工作。1978年,陈凯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82年4月,毕业分配陈凯歌被分配在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
1984年陈凯歌被借调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7月下旬,《黄土地》完成双片送文化部审查,电影界一直争议了约一年,直到1985年底1986年初,才得到充分肯定。《黄土地》让陈凯歌一鸣惊人。《黄土地》仅仅把故事当作外壳,它通过超时空的开拓,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影片在摄影、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也出了大格,然又无不内蕴深意。《黄土地》以土地、民俗文化与人物的三者统一,以叙事因素、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统一,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影片获1985年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1985年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6项国际奖。
1986年7月,由吴天明担任新厂长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投资的《孩子王》搬上银幕。陈凯歌于1988年应美国亚洲文化交流基金会及纽约大学的邀请,赴美访问,并于同年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评选20名“走向未来导演”第6名。3年后回国,执导《边走边唱》,结果受到诸多质疑。
90年代,陈凯歌拍出大异于以往风格的《霸王别姬》。影片借助于几位京剧演员人生、命运的曲折展现对人的生存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的永恒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与阐释。影片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的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奖。
2005年,陈凯歌集结了中日韩三国明星打造的古装电影《无极》在口碑上几乎一败涂地,也对陈的事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008年,陈凯歌重新把目光对准了他拿手的京剧艺术,导演了反应京剧大师的传记影片《梅兰芳》,炒得沸沸扬扬的本片是否能给他带来新一轮的辉煌还未可知。
2010年,陈凯歌执导的《赵氏孤儿》上映。
2012年,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也是陈凯歌导演第四部“冲奥”作品了。
2013年10月17日,为期九天的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陈凯歌获邀并作为评委会主席参加本届电影节。
2015年拍摄由王宝强、郭富城、张震、林志玲主演的剧情片《道士下山》,该片首日累计票房1.02亿元人民币;同年担任第6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评委会主席。
2016年8月,其筹备六年的古装剧情片《妖猫传》在唐城开机,由中日两国小生黄轩和染谷将太主演。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2017年2月,参与录制海天味业《熟悉的味道》第二季,在节目中感恩妻子陈红。
2018年,担任第三节澳门国际影展评委团主席。
2、导演作品
年代 |
名称 |
1984 |
《黄土地》 |
《强行起飞》 | |
1986 |
《大阅兵》 |
1987 |
《孩子王》 |
1991 |
《边走边唱》 |
1993 |
《霸王别姬》 |
1996 |
《风月》 |
1999 |
《荆轲刺秦王》 |
2002 |
《和你在一起》 |
《蝶舞天涯》 | |
《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 | |
《温柔地杀我》 | |
2005 |
《无极》 |
2007 |
《每人一部电影》 |
2008 |
《梅兰芳》 |
2010 |
《赵氏孤儿》 |
2012 |
《搜索》 |
2015 | 《道士下山》 |
2017 | 《妖猫传》 |
3、影视作品
年代 |
名称 |
角色 |
1987 |
《末代皇帝》 |
皇家禁卫队长 |
1996 |
《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 |
|
1999 |
《荆轲刺秦王》 |
吕不韦 |
2001 |
《大宅门》 |
府衙差官 |
2002 |
《和你在一起》 |
|
2009 |
《建国大业》 |
冯玉祥 |
4、短片
年代 |
名称 |
2002 |
《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 |
2007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朱辛庄》 |
5、书籍作品
《少年凯歌》
《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
6、荣誉成绩
影片 |
奖项名称 |
所获奖项 |
《黄土地》 |
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摄影奖 |
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
最佳摄影奖 |
|
瑞士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银豹奖 |
|
英国第二十九届伦敦国际电影节 |
最佳导演 |
|
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
萨特兰杯导演奖 |
|
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
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 |
|
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
终身成就奖 |
|
《大阅兵》 |
第十一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
评委特别奖 |
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 |
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大奖 |
|
《孩子王》 |
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导演特别奖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影视委员会特别奖 |
|
比利时电影探索评奖活动 |
探索影片奖 |
|
第四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教育贡献奖 |
|
《边走边唱》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竞赛片影片 |
《霸王别姬》 |
第四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
第四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男演员提名 |
|
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 |
费比西奖 |
|
第三十八届亚太影展 |
最佳导演 |
|
第三十八届亚太影展 |
最佳剪辑 |
|
纽约影评人协会 |
最佳外语片、最佳女配角 |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
最佳外语片 |
|
美国全国影评人协会 |
最佳外语片 |
|
第五十一届美国全美记者协会 |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 |
最佳摄影奖提名 |
|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 |
最佳外语片提名 |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
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 |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
|
《风月》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竞赛片 |
第33届*电影金马奖 |
最佳男女主角提名 |
|
《荆轲刺秦王》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竞赛片及技术大奖 |
《和你在一起》 |
第二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 |
第五十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
|
《梅兰芳》 |
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影片、最佳新人 |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 |
|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
|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影片 |
|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优秀故事片、优秀导演、优秀女演员、优秀新人男演员 |
|
《赵氏孤儿》 |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优秀故事片 |
《搜索》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 |
年度编剧 |
7、人物评价
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很深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电影诗人。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电影网、《电影文学》、金鹰网评)。
陈凯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电影文化特质的极富个性的导演,读书的嗜好带给他丰富的学识,不断的思考让他的思想变得宏大深邃,*期间的特殊经历强化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电影虽然有晦涩难懂的缺陷,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他的电影大多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有着极高的文化品格。他在电影《黄土地》中将目光投向在黄土地上生活的平凡人,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层关怀与挖掘。而在电影《霸王别姬》中,他将纯粹个人的艺术风格做到了对通俗的折衷,在第五代电影浪潮走向没落的时刻,他以适时的变化完成了风格的交替(《电影评介》、金鹰网评)。
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具有哲理性以及开拓性的特点。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展示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他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这也使得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因此,陈凯歌更像一个哲人,他的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此外,陈凯歌还对电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在他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中,他把黄土作为主体,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的极其渺小。这是中国电影冲破理论框架,把重心放到表现力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北方音乐》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