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博物馆
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流溪河畔的从化博物馆建于1998年,1999年9月28日开馆,是收藏和展示从化地方历史文物,以及兼具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与交流功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从化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中文名称:从化博物馆
建立时间:1998年
开馆时间:1999年9月28日
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地:址:从化市街口街河滨北路74号
1、简介
从化博物馆
从化博物馆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位于流溪河畔,地理位置优越,周围风光秀丽,且近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
该馆以保藏并展出本地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物资料为主,兼具有青少年美学教育,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收藏等爱好者活动、交流场所的功能和作用,是从化市举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整体建筑共五层,1-4层共设有大小展厅7个,主要展示有:《从化文物展》、《从化革命史展》、《古典家具展》等以及不定期的群众性收藏书、书画、摄影等展览。
2、陈列布展
从化博物馆
从化博物馆共设有大小展厅七个。其中,《从化民俗风情展》、《从化革命历史展》以及《从化文物展》为固定展。此外还有四个临时展厅,展览的类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包括:群众性收藏、书画、摄影、科普等等。
《从化革命历史展》,充分利用从化作为广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区这一独特而光荣的历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点展现了在中国*的领导下,广大革命群众在战斗的岁月里为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光辉形象。展览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化民俗风情展》主要展示从化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生产用具及家私等。一件件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物品,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理想。
从化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还是一个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好课堂。
3、特色展示
猪年话猪
从化博物馆
农历“金猪年”是个难得的吉利年份,在人们的心目中,猪是最老实的家畜,它不像狗那样精灵,猪长着一副圆乎乎,胖墩墩的憨厚相,2007年是生肖猪年,它除了代表尊贵与喜气,更传达猪年的丰足与欢庆,前进中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即将搬迁西湖文化广场。
猪为哺乳纲,偶蹄目,猪科,杂食类动物,包括野猪和家猪。家猪温顺老实,那是因为长期被人类驯养,与大自然隔离而丧失了其本性,而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野猪虽然没有角,却是兽类中最凶悍的动物。它的獠牙尖锐而强硬,可以轻易刺伤敌人;它经常在树干上摩擦使之成为坚强的盾甲。因此欧洲的许多家族纹章以猪为图案,表示勇猛和万夫莫敌。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民间称其为六畜之首。
古代劳动人民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正是人们饲养的最早家畜之一,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的一种主要肉食资源,在宗教活动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猪属骨骼相当丰富,野猪头骨完整,吻部较长;家猪颌部相对较宽等,本馆馆藏化石标本就有不少浙江河姆渡遗址动物群中偶蹄类猪科遗骸收藏。在许多古人的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葬猪或以猪做祭祀品就显得十分重要。
早在二千年多年前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滨文化”的先进与繁荣,留下了許多与猪有关的史前艺术佳作:有猪形塑、猪形罐,也有猪形图案裝饰器,河姆渡猪有的在身上加饰植物紋,也有的与稻穗一起出现,明显具备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特殊含意。学者研究后认为:河姆渡的猪应该与当时的祈雨巫术有关,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其它的许多寓意和象征。
猪年来临,不能不提及猪的话题,猪年是个肥年,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我们期待着新馆建设目标早日实现,这里也祝诸位“猪”事顺意!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灭绝是科学家难解的世纪之谜,许多科学家推测,宇宙物质多次撞击地球是导致恐龙灭亡的原因。然而,美国一支科研小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沉积岩后却认为,单次小行星撞击地球才是真正诱因。这一发现得到《美国地质学会通报》网站11月30日详细报道。
陨石中关键化学物质作证
研究负责人、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家肯•麦克劳德说:“我们的发现有力地支持单次撞击假设。”
科学家26年前发现罕见化学元素铱在白垩纪时代已存在于地球,而铱是小行星常见的化学组成元素,这让科学家推测白垩纪时小行星撞击地球,把铱带到地球。后来,科学家鉴定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的直径约180千米的奇克鲁伯陨石坑也形成于白垩纪,这让科学家认为,陨石坑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产物。
6千5百万年前的这次撞击非常猛烈,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件都没法和它比。那时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宽度大约是6英里。它以超过40倍音速的速度冲向地球表面。它的体积非常庞大,所以当它撞上地球时,前端已经碰到了地表,尾部却还在3万5千英尺的高空,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高度。撞击地球的是高山一样大小的一块巨岩。
展出“太岁”
软绵绵,没有鼻子没有眼睛,有肉一样的质感——从化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一个重达220斤的怪肉团“太岁”。
这次在从化博物馆展出的特大“太岁”是在2005年白云区江夏村挖出。经检验,该“太岁”富含生物多糖和氨基酸。
“太岁”表面有层暗灰色的皮,它的皮像驴皮,富有弹性,按下去软绵绵,质感有点像软糖。皮的表面有许多晶莹透亮、滑潺潺的黏性物质。
2005年11月30日,白云区江夏村“岭仔”西坡的一幢装修楼房内,工人在挖掘水泥地面时,发现了一块金黄色的特大“怪肉团”深深埋藏在土壤里。特大“太岁”发现的时候,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重约170斤,三年来“长大”了近50斤。据展览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太岁”被挖出来后,一直是在大水箱里养着,“它主要是‘嘴’这里长了,宽和高都变化不大”。
怪肉团
资料介绍,“太岁”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即大型黏合菌团原生质生物体。最大的特点是,受伤的地方,很快能够生长复原。据展览负责人李先生介绍,特大“太岁”被挖出来的时候,就曾被挖伤了一大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它就自己长出来了。
许多黏液分泌物,还会在受伤的地方分泌出来,它的黏液分泌物很沾手、滑潺潺、无色无味。现在展览馆内,在养“太岁”的水箱底部,就有很多看上去滑潺潺的分泌物,是“太岁”分泌后经过长期积聚而成的。这些分泌物太多了,已经多次从箱里取出分泌物,拿到别的水箱去养,如果把它所有的分泌物也算在一起,整个‘太岁’得重近300斤。”
有市民专门来到展览馆,取含有“太岁”分泌物的水回家喝,认为对身体有益。
4、社会效益
自1999年9月28日开馆以来,该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平均一个多月就举办一次展览或活动,并且都是免费为群众开放,每年约有3万多人次入场参观。该馆举办的各种展览活动普遍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5、参观指南
从化市博物馆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09.00-12.00下午:02.30-05.00
逢星期一闭馆(内务)。节假日照常开馆
上一篇: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下一篇:水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