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市镇
辛市镇地处渭河北岸,与渭南市城区隔河相望。境内渭富路、渭大路、渭清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22个村、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00人,耕地面积55640亩。街道占地500亩。
中文名:辛市镇
行政代码:610502106
身份证前6位:610502
长途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临渭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辖区面积:72km2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人口密度:444人/km2
1、地方简介
辛市镇地处渭河北岸,与渭南市城区隔河相望。境内渭富路、渭大路、渭清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22个村、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00人,耕地面积55640亩。街道占地500亩。林果11000亩。其中:酥梨6000亩,苹果4000亩,以葡萄为主的其它杂果1000亩。年平均粮食种植面积38000亩。以小麦、玉米、杂豆为主。
2、行政区划
辛市镇
辛市镇区划
610502106200121辛市村
610502106201220南孟村
610502106202220观西村
610502106203220布王村
610502106204220东四村
610502106205220马渡村
610502106206220里仁村
610502106207220新冯村
610502106208220沙王村
610502106209220大吉村
610502106210220贺田村
610502106211220大田村
610502106212220庞家村
610502106213220小霍村
610502106214220大寨村
610502106215220太夫张村
610502106216220刘田村
610502106217220东酒王村
610502106218220大李村
610502106219220前峰村
610502106220220灯塔村
610502106221220权家村
3、地方人口
辛市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1622
男16016
女15606
家庭户户数7909
家庭户总人口(总)31620
家庭户男16015
家庭户女15605
0-14岁(总)8019
0-14岁男4323
0-14岁女3696
15-64岁(总)21327
15-64岁男10737
15-64岁女10590
65岁及以上(总)2276
65岁及以上男956
65岁及以上女132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852
4、自然气候
辛市镇
渭南市辛市镇属暖温带半干旱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冷晴干燥,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春季暖气团*逐渐转强,气温渐高,降水渐多。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炎热多雨,多雷暴和冰雹天气。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秋初常有连阴雨。十月份以后,气温、风速降低,降水显著减少。全年气候特点是: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日照充足,水热同季,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霜雹灾害多。春季升温快,多风;夏季高温酷暑多伏旱;秋季降温快,多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由于境内地貌特点,气候南北差异大。渭北平原为温暖干旱棉粮区,热量为全县之冠,年平均气温13.8℃~14.1℃;降水条件较差,年雨量514.8毫米。渭河沿岸为温暖轻旱棉粮菜区,热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稍多,为555.8毫米左右。南部台原区为温和半湿润粮油区,热量条件较差,年平均气温12.8℃~13.2℃;降水量为587.2~653.3毫米。最南部秦岭山丘地为温凉湿润林牧粮区,热量资源最差,年平均气温12.5℃;降水926.2毫米,为全县之冠。
5、农业经济
辛市镇以小麦、玉米、杂豆为主。蔬菜种植面积7000亩。其中:斜面温室、日光温室大棚120个,占地150亩。主栽品种为油桃、葡萄及蔬菜类西红柿、茄子、青椒、西葫芦等。辣椒4600亩。并建立起腌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网络。利用渭河滩地的水质优势,发展莲菜6500亩,并远销外地。畜牧业是该镇的一大主导产业。现有大家畜4350头。其中:奶牛780头,肉牛3570头。生猪存栏4800头,笼养鸡33000只。农机运输户260户,大型汽车85台,三轮车300台,四轮车400台,大型收割机250台。机械化水平较高。固定电话1100部,移动电话2480部,通信网络普及各个角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并逐步向小康迈进。上涨渡位于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南2公里渭河北岸。辖马渡、新冯、里仁、东四四个自然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下水质良好,莲菜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莲菜以其洁白细腻、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已发展到8000多亩,年产量12000吨,远销山西、内蒙、甘肃、西安等地。为搞好优质莲菜基地建设,于2002年成立了上涨渡莲菜协会。在为莲农提*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
6、地方名人
持节车骑大将军——韩盛
韩盛,字文帜,南北朝时渭南县(今临渭区)人。祖籍河南省南阳市渚阳,因五世祖任郑县(今华县、临渭区)令,徙居渭南。韩盛幼年操行良好,涉猎经史,善骑射,臂力过人。西魏大统元年(535)参军,英勇善战,功绩卓著。从李远积年征讨,每战有功。累迁至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太中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大都督。北周明帝二年(558),韩盛被封为临湍县子,食邑三百户。北周保定四年(563),授予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虞部下大夫,出为新平郡守。韩盛居官清静,严而不残,同情孤贫,抑挫豪右,贼盗止息,郡治肃然。在晋公护东讨洛阳战斗中战殁。赠淅、洛、义三州刺史,谥号“壮”。
7、附近景点
渭南鼓楼
附近景点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六姑泉
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属蒋家行政村。自唐、宋、金、元以来,在此设寺设观。明嘉靖年间,本县名士南大吉,罢官后曾在此建“沋西草堂”,从事讲学和著作。渭华起义前,渭南县委在这里开过多次会议,磋研起义方案。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赴西安途中,路过渭南,曾在此作过暂短停留。因其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特别是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
北刘遗址
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处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丰富,其中有铜笄一件,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铜制品之一。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渭南文管会在此试掘,分东西两区进行,相距约40米,东区开探沟一条,探方三个;西区开探方两个。了掘面积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组与仰韶文化地层叠压关系的证据。北刘文化上层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不少彩陶片和三足陶灶,还有大量双唇口光底瓶、曲腹盆、罐、甑等器物;石器有石锛、石刀、石球;骨器有骨梭、骨簇、骨矛、骨锥、骨凿等。
8、地方特产
临渭冬枣
地方特产
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冰糖枣”,是枣的晚熟鲜食优良品系,是我国的独有珍稀果品,历史上记载仅产于山东滨州,以丰富的营养、极佳的品质和美丽的外观而驰名中外。享有“南荔枝,北冬枣”的盛名。一般单果重25-50克左右,状如苹果,有“小苹果”之称。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5%。经科学分析,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其它果品相比,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另外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防癌、防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称为“天下奇果”。
孝义甜桃
孝义甜桃产于临渭区孝义乡。果型呈椭圆,顶平尖凹,梗洼窄深,合逢明显,成熟后阴面淡黄,阳面有红色状斑,肉质柔软,浆液较多,皮易离核,食之味鲜嫩、蜜桃。为桃中上品。
渭南南七荞麦饸饹
饸饹,分为小麦面饸饹和荞麦面饸饹,而荞麦面饸饹比小麦面饸饹更美味,陕西大多数县市的老百姓都会做,各地的制作工艺也大同小异,口味自然有所不同,至于起源于那朝那代已无从考究。
改革开放后,和许多创业者一样,渭南市临渭区南七乡南白村普通农民白学林,响应国家号召,为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乘着渭南市食品交流会的东风,于1982年在渭南市临渭区(原渭南地区渭南市)*北路开了一间门面,就卖荞麦饸饹,因为自己是南七乡人,所以就起名叫“南七荞麦饸饹”馆,这就是渭南也自然是陕西的第一家“南七荞麦饸饹”馆,因为祖辈就靠卖饸饹营生,所以白学林的荞麦饸饹做的可口美味且色香俱有,可谓是十里飘香,再加上妻子肖素萍笑面迎客,热情待人,他家的饸饹馆生意也就日趋兴旺,很多顾客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其中不乏大老板和高官人群,这样南七荞麦饸饹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没有几年白学林家已是南白村响当当的首富了。日子好了,为了让村里的人也都富起来,白学林就把他的手艺传给了子女和村里的人,这些人也都开了荞麦饸饹馆,所以荞麦饸饹馆很快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西安和渭南及周边城市流行了起来,随着日子的推移和联姻带来的人0流,南七荞麦饸饹的手艺也随着女儿的出嫁传到了南七乡的紧邻下吉镇,这些嫁到下吉的南七女人也卖荞麦饸饹,她们有的人把自己的饭馆也叫南七荞麦饸饹馆,而有的人则叫“下吉荞麦饸饹”馆,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南七荞麦饸饹馆更多一些,但显而易见下吉荞麦饸饹和南七荞麦饸饹是同一祖源,这就是南七荞麦饸饹也叫下吉荞麦饸饹的缘由,再者,南七乡由于撤乡并镇,现在的南七乡已不复存在,而原来的南白村现在也划入了下吉镇辖区,而这就是现在市面的下吉饸饹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原因。
白学林养育有三男四女,均继承了父亲衣钵,现在二子白圣福还在渭南*路老店继续经营,而其余子女及孙子辈多半已在西安打拼,个个生意都非常好。现在,仅西安市和渭南市的南七荞麦饸饹馆和下吉荞麦饸饹馆已不下五六十家,基本都是南七乡(今下吉镇)南白村和下吉镇东西关村的人。
南七饸饹有名,一是名在它的做法上,二是名在它的吃法上。
南七饸饹的做法特色有四:一是用料讲究。南七饸饹所用面为荞麦面。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荞麦》如此记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原先,渭南一带乡村普遍种植荞麦,但由于产量较低,当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已不再种植。现如今荞麦面只能从陕北、山西、内蒙等地拉运了,其中以陕北荞麦面为多。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现代研究表明: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P、维生素B1、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荞面饸饹有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有食疗功效,是上佳的保健食品。二是和面独特。和面是饸饹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和面用的不是普通的碱水(苏打水),而是石灰水。据一位经营南七饸饹的师傅讲,制作石灰水最好选用产自于富平县(渭南市属县)的青石,即石灰石,至于问及是富平县何处的青石,师傅说:“我的师傅说保密。”制作的具体过程为:适量大小青石一块,放在炉火中烧至通红,然后用火钳夹出,丢在盛有半桶水的铁桶中,等待到块状石头,化为白色粉未溶解在水中澄清后,上部的清液就是和面的专用石灰水。用此法和面压制出来的饸饹,特筋道。有人担心石灰水对人肠胃有伤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石灰水毕竟是少量的,况且已经充分和面发生了作用。三是醒面和制剂严格。和面要用手工揉压的表面光滑。要做到常言道的“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再醒上个把钟头,然后分成半尺长圆柱形的剂子备用。四是压制和熟化方法传统。饸饹是用饸饹床子压制成形的。传统的压制方法是使用木制饸饹床子。饸饹的粗细主要决定床子的铁孔的大小。饸饹的压制和熟化是一体作业的。由于饸饹的压制是个力气活,一般由男性来干,女性在一旁当助手。男的将饸饹床子支架在二尺铁锅上,抬起装有木活塞的压杆,女的将醒好的剂子装入床子内,男的将活塞对准剂子,全身力量集中于压杆后部,只听吱吱呀呀一阵响声,就从床子下面铁制的数十个小圆孔中被挤压成细圆长条状,当一剂压完后,当助手的女的用手在床根底下快速一切,饸饹就掉进烧开的汤锅煮上了,等沸汤滚上两滚,饸饹就煮熟出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