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巴尔扎克像

科普小知识2021-08-27 17:51:41
...

巴尔扎克像由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这尊耗时七年的伟大塑像融合了无数关于这位法国大文豪的史料和罗丹最深邃的理解但同时也造成当时美术界一场浩大论争。

中文名:巴尔扎克像

时间:1897年

规格:高270cm

材质:青铜

作者:罗丹

馆藏:罗丹美术馆

1、创作背景


巴尔扎克像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文坛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对他非常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助手布尔德尔的意见时,布尔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2、历史事件

《巴尔扎克像》,形神俱备,是一个全新的人体雕塑理念,当作品于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说它是“印象主义”,是怪异的、病态的表现,脱离现实的人体的塑造型式。有的尖刻的批评者甚至把这尊雕像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作协拒绝接受它,作协主席——诗人扬·爱卡德因拒收订货而气愤得辞了职。作家左拉、法朗士、画家莫奈、劳特累克、音乐家德彪西等人,联合起来支持罗丹,并发表了宣言。最后,罗丹不堪忍受这种长时间的争执,毅然决定把作品运回自己的工作室,退还了稿费。但他坚信:“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1939年,这座雕像终于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此时,罗丹已逝世22周年。

3、雕像手臂


巴尔扎克像

世界著名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一生当中创作了无数辉煌的雕塑杰作,为丰富人类的艺术宝库而作出了毕生卓越的贡献。罗丹的创作手法十分丰富多彩,具有特别的艺术个性。他塑造的闻名世界的巴尔扎克像,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确是雕塑艺术的珍品。可这位大师的塑像却没有手臂,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天,罗丹很高兴地把他的几个学生叫来,叫他们欣赏他刚刚作完的巴尔扎克纪念像,正当罗丹把蒙在塑像上面的布给揭开时,学生们都不禁发出一声声惊叹,呈现在眼前的巴尔扎克披着宽大的睡袍,双手交叉着在胸前,两眼深深看着前方。他好像是经过了一夜的辛勤笔耕此时正在眺望着窗外的黎明,在酝酿着一部新的巨著的问世。学生们都被老师的这尊杰作所镇住了。其中一位学生便指着雕像的手,激动地说:“老师,您雕的这只手简直太传神了,简直跟真的一样!”而这句赞美的话并未让罗丹感到高兴,相反地,大师的眉头立即蹙紧了,脸上便显出了一种深深的失望表情。忽然,他拿起了一把雕塑刀,把刀对准巴尔扎克的手臂,狠狠地砍了两刀!他的这一举动真的把在场的所有学生们都惊呆了。罗丹说:“这双手这样完美,它就不再属于这座雕像的整体了。那幺就让它独立出来吧!你们千万要记住,作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不可能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比它的整体更加重要!”罗丹的这样一种深刻见解,最后使他的学生们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自此,这尊无手臂的巴尔扎克像,与罗丹的《思相者》、《青铜时代》等一同屹立在世界艺术杰作之林。

4、作品赏析


巴尔扎克像

他为该作费事6年,数易其稿,最后选择了《人间喜剧》作者在灵感的召唤下,半夜披衣起床的情景。人物的全身包含双手在内,都被裹在宽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那毛发散乱硕大智慧的头颅。手法的奔放可比中国画酣畅的泼墨。结果,这件神品却被讥为“麻袋片中的蛤蟆”而遭拒绝。人们当时认识不到它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事实上,甚至连罗丹自己也未能再超越它。罗丹作为一位真正的雕塑家,始终关注着人,但他并不把精神集中在人的形体上,而更关心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命运和人的力量。这种态度贯穿在他富于创造性的一生中。在表现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时,他不斤斤计较于细节的精雕细琢,反复探索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展示这位天才的精神气质。他为此选择了极其简单而又极富特色的构图,披裹着睡袍的巴尔扎克昂首凝思的瞬间,生动有力地体现了他在夜晚沉迷于创作的情景。正如德国大诗人里尔克形容的,这一雕像传达出巴尔扎克创作时感到的“骄傲、自大、狂喜和陶醉”。罗丹创作时,力求捕捉住最关键的东西,而不追求面面俱到,他这种写意性的处理方式,从他在雕像上删除巴尔扎克手的传说中可以感觉得到。

上一篇:加莱义民

下一篇:布鲁特斯胸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