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荚蒾
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或半常绿;全株无毛或近无毛。冬芽有1对外被黄色簇状毛鳞片。叶亚革质,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或窄长圆形,长6-10(-13)厘米,边缘除中部或中部以下全缘外有浅锐锯齿,齿常具硬凸头,两面无毛或下面脉散生少数蔟状毛,侧脉5-7对,至少部分直达齿端,脉腋有趾蹼状小孔和少数集聚簇状毛;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4-9厘米,径5-8厘米,无毛或近无毛,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迟落或宿存,线状披针形,绿白色。花芳香,生于序轴的第2-3级分枝;萼筒筒状或倒圆锥筒状,长约2毫米,萼檐波状或具宽三角形的齿,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约6毫米,筒部长约1毫米,裂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略超出,花药黄白色。果熟时红色,后紫黑色,椭圆形;核稍扁,椭圆形,长7-8毫米,有深腹沟。花期6月,果期8-10月。
中文学名:巴东荚蒾
拉丁学名:ViburnumhenryiHemsl.
拼音:badongjiam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川续断目
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1、形态特征
株: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或半常绿;全株无毛或近无毛。
枝:冬芽有1对外被黄色簇状毛鳞片。
叶:叶亚革质,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或窄长圆形,长6-10(-13)厘米,边缘除中部或中部以下全缘外有浅锐锯齿,齿常具硬凸头,两面无毛或下面脉散生少数蔟状毛,侧脉5-7对,至少部分直达齿端,脉腋有趾蹼状小孔和少数集聚簇状毛;叶柄长1-2厘米。
花:圆锥花序顶生,长4-9厘米,径5-8厘米,无毛或近无毛,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迟落或宿存,线状披针形,绿白色。花芳香,生于序轴的第2-3级分枝;萼筒筒状或倒圆锥筒状,长约2毫米,萼檐波状或具宽三角形的齿,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约6毫米,筒部长约1毫米,裂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略超出,花药黄白色。
果:果熟时红色,后紫黑色,椭圆形;核稍扁,椭圆形,长7-8毫米,有深腹沟。
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或半常绿;全株无毛或近无毛。冬芽有1对外被黄色簇状毛鳞片。叶亚革质,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或窄长圆形,长6-10(-13)厘米,边缘除中部或中部以下全缘外有浅锐锯齿,齿常具硬凸头,两面无毛或下面脉散生少数蔟状毛,侧脉5-7对,至少部分直达齿端,脉腋有趾蹼状小孔和少数集聚簇状毛;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4-9厘米,径5-8厘米,无毛或近无毛,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迟落或宿存,线状披针形,绿白色。花芳香,生于序轴的第2-3级分枝;萼筒筒状或倒圆锥筒状,长约2毫米,萼檐波状或具宽三角形的齿,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约6毫米,筒部长约1毫米,裂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略超出,花药黄白色。果熟时红色,后紫黑色,椭圆形;核稍扁,椭圆形,长7-8毫米,有深腹沟。花期6月,果期8-10月。
2、产地分布
产地: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江西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及西南部、广两东北部、贵州、四川及陕西南部
生境:山谷密林中或湿润草坡
海拔:900-2600米
3、分类文献
ViburnumhenryiHemsl.inJourn.Linn.Soc.Bot.23:363.1888,etinBot.Mag.137:t.8393.1911;Scbneid.Ill.Handb.Laubh.2:668.1912;Bean,TreesandShrubs2:649.1915;徐炳声,植物分类学报11(2):202.196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308,图6030.1975.——V.rosthorniiGraebn.var.xerocarpaGraebn.inBot.Jabrb.29:586.19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