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楼
本书是“多元文化代言人”扎迪·史密斯重量级短篇小说,特别附录独家专访知名艺术家马岱姝倾情绘制伦敦原景插画,随书附赠精美海报装饰卡采用变色皮革压印工艺,一部不容错过的伦敦手绘文学地图。
作者:(英)扎迪·史密斯
译者:黄昱宁
原作名:TheEmbAssyofCambodia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ISBN:9787532772803
1、作品推荐
上海译文出版社营销负责人介绍,《使馆楼》是“多元文化代言人”扎迪·史密斯重量级短篇小说,中译本特别附录独家专访,采用双语对照方式,并配上熟谙伦敦街景的插画家马岱姝绘制的插图,力图呈现这种短篇文字的独特韵律和字里行间强烈的画面感,随书附赠精美海报装饰卡采用变色皮革压印工艺,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伦敦手绘文学地图。
2、内容简介
《使馆楼》是扎迪·史密斯2013年发表于《*》的短篇小说。
尽管小说起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复数的叙事声音,“我们”,但故事真正的主角却是一名来自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的非洲裔女佣,法图。她是伦敦西北区一个巴基斯坦家庭的住家保姆,没有工资,没有过多的个人时间,每周一上午偷偷使用这家人的通行证到一个高档俱乐部游泳,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亮点。她莫名地被位于威尔斯登的柬埔寨大使馆这幢建筑所吸引,时常坐在使馆楼对面的车站观看两名从未露面的羽毛球选手的对抗。此外,每周日上午她与来自尼日利亚的教友安德鲁碰面,接受他馈赠的咖啡和小食,也接受他的说教。两人间存在着某种从未言明的暧昧情愫。
某天,法图偶然挽救了家庭中最小孩子的生命。此举非但没有得到这家人的感激,反而导致法图在不久后被女主人以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赶出家门。离开前,除了她的护照和行李,她拿走的只有抽屉里剩余的游泳券。她打电话给安德鲁,却被告知要在四个小时后才能和她碰面。身无分文的法图只能去游泳池消磨时间,随后再次坐到柬埔寨大使馆前看着空中来来击打的羽毛球。
故事发生在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后不久,形式上则采用羽毛球比赛计分制度的形式将小说分为21章。小说中充斥着力量的不平等,尽管法图期望把球回击给对手,最终仍以0-21的比分输掉了比赛。但这不过是比赛的第一局,一切仍有希望。而小说中另一重不曾露面的声音——威尔斯登不知名的人们,又为法图的故事增添另一重外部的视角。
3、作者简介
扎迪·史密斯
扎迪·史密斯,1975年生于英国伦敦西北,1994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98年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她迄今创作的三部长篇三次入围布克奖,并分别斩获诸多文学奖项:作为英国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她被推举为“种族、年轻、女性”的代言人。
4、作品目录
1/使馆楼
97/TheEmbAssyofCambodia
197/扎迪·史密斯谈种族、女性与文学创作
5、作品评论
“一幅令人惊叹的当代伦敦速写……每一个句子都在歌唱。”——《卫报》
“史密斯又一部令人难以抗拒的作品。”——《独立报》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呈现出其独特的风格与节奏。”——《时报》
《使馆楼》译者黄昱宁认为,扎迪·史密斯似乎是那种天生就能从大城市的喧嚣芜杂中听出交响合唱的作家。从《白牙》到《签名收藏家》、《美》,再到2012年在大西洋两岸均引起热烈反响的《西北》,史密斯洞察并描摹现代城市不同阶层、族裔生存状态的技术愈见纯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使馆楼》都是2000年之后具有示范意义的短篇小说。”黄昱宁说,它在一个标准短篇的容量中嵌入了中篇小说的结构,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广阔的视野,使读者得到类似于长篇小说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