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领域7个。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围绕“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卓越人才试点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阳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四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省级竞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创办时间:1958年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武汉
学校类型:工科
属性:省属重点大学、卓越计划、小211工程、2011计划
主管部门:湖北省人民*
类别:公立大学、省属高校
知名校友:徐卫林、曾庆福、马善记、袁思怡
学校官网:http://http://www.wtu.edu.cn
1、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地处光谷腹地,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领域7个。
2、师资力量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领军人才汇聚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3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百人计划”人选3人,还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
3、获得荣誉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围绕“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卓越人才试点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阳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四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省级竞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注重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近五年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还有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百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以及“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4、对外交流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大学签署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长期承办由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获批多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
抚今追昔,信心满怀,展望未来,责任重大。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武汉纺织大学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民族纺织工业共命运,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谋求服务社会之道,为振兴民族纺织工业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春色正好,策马扬鞭”,学校将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5、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尚钢
校长、党委副书记:韦一良
党委副书记:刘在洲
党委常委、副校长:潘慧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功成
党委常委、副校长:黄运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锦银
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明华
党委常委:张文凯
6、院部设置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服装学院
传媒学院
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
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课部
国际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外经贸学院
7、科研概况
科研力量雄厚,学校现有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工程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服装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纺织机电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纺织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纺织与服装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及科技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示范工程”等1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武汉纺织大学
2005年以来,学校共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前期研究专项资助、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各类项目636项,其中*项目87项,获*科技成果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项;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9项,公开发表论文5492篇,其中669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居湖北省省属高校前列;71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31部,发明专利授权56项,美国专利一项。学校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高倍捻机等)、纺织设备相关材料、管理科学、服装和艺术、服饰文化、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上走在国际、国内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年8月4日,湖北省人民*在武汉东湖宾馆梅岭礼堂召开专场成果推广会,面向全省100多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推广由我校副校长徐卫林教授研发的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徐氏如意纺)。
研制的纯天然纤维单向导汗纺织面料,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经作为NIKE服装系列中的GOLF运动服装面料,正在与ADIDAS开展技术合作;“干态剑麻叶片的加工方法及其在复合板材中的应用”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与广西剑麻集团、武汉兴隆板材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推广,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学校重视产学研结合。如主持承担的国家“863”项目“新型高效物化组合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出2项原创技术,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桑麻”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以技术入股组建“武汉方元环境公司”,该公司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和吸收本科生科研的基地。依托“苎麻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苎麻生态产业园研究”组建“湖北生态麻业有限公司”,从苎麻纤维种植改性、纺织、印染、后加工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系统研究,探索农业、纺织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更好地解决湖北省苎麻产地“三农问题”提供了示范。该项目也同时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并在2009年组建了以武汉科技学院为龙头,全国多家著名企业及研究院所参与的中国苎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学校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分形、小波理论及应用、神经网络、分子拓扑学、离子束和等离子体应用等研究中紧跟学术前沿,并结合纺织行业的科学问题,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生物活性产物结构设计与改造、纺织用化学助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方面很多成果直接用于生产。
8、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巷纺织路一号
邮编: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