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斗草
草本或亚灌木状,高达50厘米。茎幼时被平展的长粗毛及微柔毛,有时具匍匐茎。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长3-5.5(-9)厘米,宽1.3-2.2(-3.8)厘米,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被星散的紧贴短刺毛,下面有时紫红色,仅脉上被粗毛,侧脉两对,其中一对基出;叶柄长0.5-1.8厘米,密被长粗毛及柔毛。蝎尾状聚伞花序或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有3-7花;花序梗长1.5-3厘米,密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梗长1-3毫米,微具3棱;花萼长约7毫米,被微柔毛及疏腺毛,微具3棱,具6脉,裂片宽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粉红或淡玫瑰红色,长圆形,长约7毫米,先端急尖,外面中脉具星散腺毛;雄蕊3,等长,常偏向一侧,花丝长约7毫米,花药长约8毫米;子房瓶形,顶端具膜质冠,具3个缺刻。蒴果倒圆锥形,稍具3棱,长5-7毫米,3纵裂,与宿存花萼贴生;宿存花萼无毛,具6脉。花期(7-)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中文学名:蜂斗草
拉丁学名:SonerilacantonensisStapf
别称:喉痧药,尖尾痧,桑勒草,四大天王
拼音:fengdou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桃金娘目
科:野牡丹科
属:蜂斗草属
1、别称
喉痧药,尖尾痧,桑勒草,四大天王
2、形态特征
株:草本或亚灌木状,高达50厘米。
茎:茎幼时被平展的长粗毛及微柔毛,有时具匍匐茎。
叶: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长3-5.5(-9)厘米,宽1.3-2.2(-3.8)厘米,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被星散的紧贴短刺毛,下面有时紫红色,仅脉上被粗毛,侧脉两对,其中一对基出;叶柄长0.5-1.8厘米,密被长粗毛及柔毛。
花:蝎尾状聚伞花序或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有3-7花;花序梗长1.5-3厘米,密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梗长1-3毫米,微具3棱;花萼长约7毫米,被微柔毛及疏腺毛,微具3棱,具6脉,裂片宽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粉红或淡玫瑰红色,长圆形,长约7毫米,先端急尖,外面中脉具星散腺毛;雄蕊3,等长,常偏向一侧,花丝长约7毫米,花药长约8毫米;子房瓶形,顶端具膜质冠,具3个缺刻。
草本或亚灌木状,高达50厘米。茎幼时被平展的长粗毛及微柔毛,有时具匍匐茎。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长3-5.5(-9)厘米,宽1.3-2.2(-3.8)厘米,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被星散的紧贴短刺毛,下面有时紫红色,仅脉上被粗毛,侧脉两对,其中一对基出;叶柄长0.5-1.8厘米,密被长粗毛及柔毛。蝎尾状聚伞花序或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有3-7花;花序梗长1.5-3厘米,密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梗长1-3毫米,微具3棱;花萼长约7毫米,被微柔毛及疏腺毛,微具3棱,具6脉,裂片宽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粉红或淡玫瑰红色,长圆形,长约7毫米,先端急尖,外面中脉具星散腺毛;雄蕊3,等长,常偏向一侧,花丝长约7毫米,花药长约8毫米;子房瓶形,顶端具膜质冠,具3个缺刻。蒴果倒圆锥形,稍具3棱,长5-7毫米,3纵裂,与宿存花萼贴生;宿存花萼无毛,具6脉。花期(7-)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3、产地分布
分布:越南
产地:福建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广西及云南东南部
生境:山谷、山坡密林下或荫湿地,有时见于荒地上
海拔:1000-1500米
4、功能用途
功用:全株药用,通经活血,治跌打、翳膜
5、分类文献
SonerilacantonensisStapfinAnn.Bot.6:302.1892;Guillaum,inBull.Soc.Bot.France60:369,inclav.,344.et404.nom.tantum1913etinLecte.Fl.Gen.Indo-Chine2:914.1921;Merr.inLingnanSci.Journ.5:138.1927;Hand.-Mazz.inSinensia3:197.1933,fl.descrip.add.;S.Y.HuinJourn.Arn.Arb.33:173.195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1010.图3749.1972;云南植物志125.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