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东山草堂
《崔氏东山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1、作品原文
《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①。
有时自发钟磐响②,落日更见渔樵人③。
盘剥白鸦谷口栗④,饭煮青泥坊底芹⑤。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2、作品注释
①梁释惠令诗:“泬寥秋气爽。”【綖注】杜牧诗“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即秋气相鲜之意。郭璞诗:“容色更相鲜。”②《蜀都赋》:“庭和钟磐,堂抚琴瑟。”江淹诗:“石室有幽响。”王维《辋川》诗有云“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则知钟磐渔樵,即蓝田山中景物。③《宋·武帝纪》:“樵渔山泽。”孔鱼诗:“兰泽侣渔樵。”【朱注】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④《长安志》:白鸦谷,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其地宜栗。又: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水经注》:泥水历晓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亦谓之青泥城。考《晋中兴书》:桓温伐符健,遣京兆太守薛珍击青芹城,破之。即其处。⑤【邵注】饭煮芹,杂米为饭也。《记》:坊以畜水,亦以障水。《说文》:防,即堤也。张綖注:维《辋川别业》诗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怕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鸳,阴阴夏木转黄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此即给事咏西庄者。前六句之意,盖亦识此趣矣。末乃谓海鸥何事相疑,尚似机心未忘,无怪乎公之怪叹给事也。
3、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