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周围淋巴结结核
1、概述
周围淋巴结结核是儿童期肺外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可见于各年龄期,但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最多见。全身各组淋巴结皆可发生结核,但最多见的是颈、颌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
2、病因
对人体有致病力的结核杆菌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大多数小儿结核病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30分钟,70℃10分钟,80℃5分钟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小时内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分钟,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则需24小时才较安全。
3、临床表现
患儿除低热外,缺乏全身症状。病初淋巴结增大,较硬,无痛,互不粘连,可以移动。通常为单侧,也可双侧发生。随着感染进展,多组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块,或与皮下组织相粘连,极易发生干酪样变。干酪坏死液化后形成冷脓肿,触诊时有波动感。
患儿常呈高度过敏状态,表现为结素试验强阳性反应,常伴有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睑缘炎,湿疹及结节性红斑等。
有一特殊类型的淋巴结结核称泛发性淋巴结结核,是全身血行播散的结果,全身多组淋巴结同时或相继发生结核,其临床特点为淋巴结快速增大,压痛,有波动感,严重的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热度甚高,常呈弛张型,持久不退,盗汗明显,患儿苍白,消瘦,全身无力,有中等度或严重贫血。
4、检查
1.血象检查
轻度贫血及血沉加快,在有化脓及瘘管形成时,白细胞数可增高。
2.淋巴结穿刺
可见上皮样细胞、郎汉斯巨细胞及干酪样坏死等特异性结核改变,耐酸染色常可找到抗酸杆菌。
3.骨髓检查
可见造血功能抑制现象。
4.其他
常规做X线胸片、B超检查。
5、诊断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结素强阳性反应,身体他处结核的存在,临床表现等不难诊断。淋巴结穿刺发现结核病变或找到结核杆菌可明确诊断。
6、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应考虑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最常见者为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其发病较急、局部淋巴结急性炎症现象明显。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多形核粒细胞数都明显增高。这些均有助于鉴别。此外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布氏杆菌病鉴别。
7、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有高度过敏反应及广泛的病灶周围炎时,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激素、大量维生素C及钙剂,以达到脱敏及消炎的目的。
(2)局部用药如淋巴结已形成冷脓肿,可先将脓抽出,然后用异烟肼(INH)液1~2ml,或用10%~20%氨基水杨酸(PAS)溶液1~2ml,注入淋巴结内,隔天1次或每周2次,如脓肿已破溃,可用10%氨基水杨酸(PAS)软膏外敷或用小檗碱(黄连素)纱条换药。
2.手术治疗
如果已经流脓,则属于淋巴结结核中的溃疡型,在抗结核3周后,选择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为病灶清除术。
上一篇:Apple TV 4K
下一篇:乡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