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峪镇
潼关县桐峪镇地处陕豫两省交界的小秦岭矿区,南依秦岭与洛南县相邻,西北与太要镇相连,东接河南省灵宝市。全镇总面积84.4平方公里,耕地11880亩。全镇辖10个村,50个村民小组,2354户,驻地总人口28464人(其中农业人口11684人,常驻职工居民12130人,商户1364人,流动人口约3300余人)。
中文名:桐峪镇
行政代码:610522103
身份证前6位:610522
长途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潼关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辖区面积:84.4km2
人口数量:约2.8万人
人口密度:355人/km2
1、地方简介
潼关县桐峪镇地处陕、豫两省交界的小秦岭金矿区,南依秦岭与洛南县相连,西北与本县太要镇毗邻,东接河南灵宝,全镇下辖十个村民委员会,50个村民小组,2354户,农业人口10437人。陇海铁路、黄金路专线与310国道相连,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交通比较方便。全镇总面积8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0亩,镇驻地规划建设面积45万方米,镇驻地总人口28464人,其中含两个村委会2970人,常驻职工居民12130人,非居住职1364人,外来流动人口12000人.镇区始建于1988年,由原李家村乡迁此,改为建制镇。投资150万元,新修商业街两条,增设了商业、文化、教育、以及配套的市场、水、电、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目前镇区范围内有冶金部和县办国有金矿六个,金融机构5家,中小学校5所,有俱乐部、老*、老*活动中心、文化站和三家医院及各类工商户400多个,非农产业集中镇区以内。
2、经济发展
桐峪镇
桐峪镇已形成了以黄金生产为龙头的黄金生产、矿山配套、药材种植、经营商贸、餐饮服务、文化休闲等六大支柱的特色产业。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74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11850万元,农业总产值890万元,工业产值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元。恢复和新发展百万元企业两个(潼关县东风铁矿、仙鹤石料厂)有力的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3、城镇建设
桐峪镇党政一班人站在新高度,谋求新发展,努力把桐峪镇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新型工业化项目的集聚区,和谐社会的先行区。党委*决定2007年全力抓好兴镇富民十件大事:一是完成小城镇规划并从道路维修、下水处理、供水改造等细节之处抓好落实;二是全力实施15万元的镇文化站维护改造加固工作;三是投资5.5万元完成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投资30万元完成桐峪国税所规范化建设;四是抓好桐峪、安上、马口等三村10公里通村工程。五是全面完成善车口新农村规划及按步实施,着力抓好镇示范村小口、马口村并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六是投资80万元实施好善车口的人饮机井工程、桐峪、安上、李家人饮工程以及安上等村的移民扶持项目的落实。七是抓好沟西村的药材基地建设,促进全镇“一村一品”工程;八是抓好投资1000万元的低品位矿石综合回收企业建设;九是投资5万元,建成桐峪镇电子农务大厅;十是全力抓好创卫工作,创建县级卫生示范乡镇。
4、行政区划
桐峪镇区划
610522103001121东矿社区
610522103200122马峰峪口村
610522103201220东官村
610522103202122小猱口村
610522103203220东桐峪村
610522103204220安上村
610522103205220沟西村
610522103206220党家村
610522103207220李家村
610522103208220善车口村
610522103209220善车峪村
5、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7606
男9246
女8360
家庭户户数4322
家庭户总人口(总)16333
家庭户男8247
家庭户女8086
0-14岁(总)4897
0-14岁男2429
0-14岁女2468
15-64岁(总)12086
15-64岁男6469
15-64岁女5617
65岁及以上(总)623
65岁及以上男348
65岁及以上女27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844
6、城镇动态
桐峪镇召开安全生产检查动员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8月17日,桐峪镇召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动员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镇长王江涛主持会议,桐峪镇全体领导*及各村(社区)相关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镇长王江涛首先传达了中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精神。主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汤建潼就做好我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王镇长强调,要落实好樊书记在全县安全生产动员大会上我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安排,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堵塞管理漏洞,落实责任,彻查安全隐患。
就进一步做好我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镇党委书记杨宏亮要求:一要认清形势,吸取血的教训,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的攻坚战;三要加强督查,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7、附近景点
潼关佛头崖
“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这个重要的兵家之地正如杜甫所言是“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
潼关佛头崖
佛头崖,在今潼关县治南10公里的安乐乡的松果山上,因其形似佛头而得名。它是秦岭在潼关境内最高的山峰。《潼关县新志》称“关南名胜,无逾此者。”
佛头崖山势峻峭,直若刀劈。崖上树木挺拔、郁郁葱葱。山径蜿蜒曲折,俗称“十八盘”人科其上,若步云梯。佛头崖有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兴建的菩萨庙一座,正殿五间,僧舍十间。庙院依山临壑,风景秀丽。庙前古树参天,松柏掩映。庙后悬崖陡壁,直插云霄。环顾山间,重峦叠翠,云雾缭绕,秀冶欲滴。远眺山处,田陌村舍,滔滔黄渭,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库院近处有两处水潭:黑龙潭阴森可畏;黄龙潭澄澈见底。二潭清洌甘美,饮之可口,吸引游人樵夫流连忘返。
佛头崖海拔高达1806年,对潼关的气候有一定影响。农谚说:“云覆顶则雨”(《潼关卫志》)。*,每遇久旱,农村群众多至此拜佛求雨,每年农历六月初十,佛头崖庙会,香客游从,络绎不绝。
马超枪刺曹操——古槐
古槐,相传是当年马超枪刺曹操时误刺的槐树。
汉献这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八月,西凉马超同汉丞相曹操激战于潼关,曹军败,曹操割须弃袍
而逃,马超为父报心切,挺枪跃马,紧追不舍,至古槐下,曹操绕树而跑,马超盯住曹后心,举矛猛刺,误中槐树,拔矛不出,曹操才乘机逃走。诸葛亮《后出师表》上说曹操“殆死潼关”,指的便是这场恶战。
古槐原在潼关故城东大街福盛东中药店内。主杆高约5米,直径2米有余。树身有一深油,传说是被马超所刺眼。1957年,古槐遭到雷殛。后国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掘出陈列于潼关县文化馆。
8、地方特产
潼关酱笋
“潼关酱笋”是渭南市名扬四海的传统名优特产,由潼关县酱菜食品厂生产。它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外形美观,红褐透亮,色泽鲜润,酥脆鲜嫩,咸中有甜,笋香浓郁,酱香扑鼻,食之开胃,风味独特,耐于长贮,最宜佐餐而闻名遐迩,素有“十里放香”的美誉。
潼关酱笋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糖分、氮化物、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并有促进食欲、壮健身体之功能。
潼关酱笋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选用当地所产上等莴笋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潼关北依黄河,南*秦岭,是八百里秦川的东大门。这里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莴笋生长期长,头年10月—卜种,次年6月收获,生长期达8个月之久。所产莴笋挺直坚实,个大皮薄,粗壮肉嫩,青脆可口,上下粗细均匀,叶黄,外皮发白,内皮变硬,为优质莴笋,号称“铁杆青笋”,是制作酱笋的理想原料。采用山西潞盐为辅料。这种盐含硝大,食用虽不佳,腌制酱菜却很理想。
潼关肉夹馍
潼关肉夹馍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的特产。肉夹馍,制作简单,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
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起源于初唐。传说当年李世民骑马打天下,路过潼关时,品尝过潼关肉夹馍后赞不绝口:“妙妙,吾竟不知世上有如此美食。”千百年来,老潼关肉夹馍让人百吃不厌。
潼关肉夹馍与其他肉夹馍的区别主要在于烧饼的不同。这烧饼制作方法独特:用精制面粉加温水、碱面和猪油搅拌,和成面团,搓成条,卷成饼,在特别的烤炉内烤制,待花色均匀,饼泛黄色时取出。刚出炉的千层烧饼里边是一层层的,皮薄松脆,像油酥饼。咬一口,掉渣烫嘴,口感极佳。最传统的吃法是:一定要用刚出炉的热烧饼夹上煮好的冷肉,俗称:热馍夹凉肉。独特的卤肉方法:将五花肉放在装有特制的配方和调料的卤锅内浸泡和炖煮,肉质细腻,芳香扑鼻肉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咸香适口,回味深长。
贲秃娃“卤烧鸡”
贲秃娃一家染上了吸食鸦片的嗜好,家有四口人,日子贫困,家贫如洗。后有友人苏跛子(医生)为他传授卤蒸烧鸡制作方法。该人立志好学,并热心从事这一行业,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开始与其妻精心制作经营这一小吃,在潼关享有50年之声誉。
该产品最大特点是:肉酥、味鲜、色美、虹好,调料得当,干净卫生,在同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博得当地顾客和各界人士以及外来客商的喝彩称赞,每日供不应求,成为潼关小吃的热门货,曾远销国内各地,如河南、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每月都有十多次外来客商前来定货。当时由于条件有限,曾用土办法包装。
吃起来咸香适口,回味深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