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眼镜鹦哥

科普小知识2022-12-29 16:19:13
...

眼镜鹦哥(学名:Forpusconspicillatus)是一种小鹦鹉,体羽主要是绿色,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分布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1、外形特征

眼镜鹦哥体长12厘米,体重30克。两性相似,雄鸟有额头黄绿色,延伸到脸颊和喉咙。腹部略显乏味着色,胸部弥漫蓝灰色。环绕眼睛有一圈钴蓝色。翅膀和背部的上半部是深绿色,腰背和臀部紫蓝色,臀部色暗。初级和二级覆羽为紫蓝色,翼下覆羽及翼腕边有条状亮蓝色,紫蓝色仅限于该物种的基调,而辅助色则完全地紫蓝色的。飞行羽的下表面上蓝绿色。尾上覆羽和尾巴是绿色。喙粉白色,腿爪粉红色,虹膜深褐色。

雌鸟整体羽色较暗,相对雄鸟的绿色与蓝色区域均如此。上体明亮,眼部周围是一些翠绿的羽毛,包括腰背和臀部。下体是更黄的绿色。

幼鸟:未成熟的雄幼鸟眼睛周围没有蓝色的包围圈,这个区域是翠绿色的,翼下覆羽为黄绿色,下背部和臀部以及覆羽蓝绿色。雌幼鸟外观上与成鸟相似。

2、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3、生活习性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4、分布范围

分布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5、繁殖方式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颗,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

人工繁殖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通常一窝产4~6枚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就成熟了,但是至少等到它们近2岁时在让其繁殖会比较理想。

6、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7、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上一篇:聂腾云

下一篇:金翅斑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