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龙洞,在济南近郊东南15公里处的龙洞山上,包括龙洞山、佛峪、马蹄峪三大景点。相传,唐尧时,有孽龙于此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至今留下深洞。故此山又称禹登山。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至宋代就成为游览胜地。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咏诗赞曰:“我游龙洞惊奇绝,画不成图口难说”。
中文名称:龙洞风景区
地理位置:济南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龙洞山、佛峪、马蹄峪
景区类型:山岳岩洞江河特殊地貌
景区资质: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级别:地方著名景区
最佳季节:夏季秋季
1、景点简介
龙洞风景区
济南龙洞风景区位于济南郊区姚家镇龙洞村南,在济南东南15公里的龙洞山上,分龙洞、佛峪和马蹄峪三个景点。
龙洞之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尧时,有两条孽龙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时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一条横穿山而出,留下的洞称“龙洞”,一条从山中直冲山顶而逃,留下的直洞叫“通天洞”。此山便称“禹登山”。山下有水湾一处叫“饮马湾”,传说是大禹人马饮水之处。马喝足后扬蹄一踏,在石上留下了一方蹄印。此蹄印奇怪得很,不管天多旱也常年有水,不管水多大亦不外溢。
龙洞景区属于军队驻地,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地方,可以说是春有清新的空气秋有层林尽染的红叶。如果喜欢看红叶,除郊区的红叶谷外,就数这里的龙洞了。
龙洞景区在山腰有平直巨大如屏风般的“锦屏岩”,壁上凿着“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型石刻,其中清光绪22年济南名士柳文洙所题的“壁立千仞”,笔画可容一人,堪称奇观,被誉为济南八景之一。 、
2、龙洞
济南郊区姚家镇龙洞村南,峰峦叠嶂,山势峻拔, 岩横出,统称为龙洞山,因山中有“龙洞”而得名。这里山势奇绝,北有老君崖、凤凰台环拱如门,南有独秀峰、三秀峰突兀环列,形成峭壁围绕的山峪,名“龙洞峪”。峪口两侧为老君崖,崖下有老君井,传说太上老君曾于此炼丹。与老君崖相对,东侧为凤凰台,相传昔日为凤凰栖息之地。两山对峙,谷底清溪流淌,山清水秀。深谷之南,迎面巨峰危立,丛簇拥,白云缭绕,风光奇奥,称“白云峰”。由此向西,穿过一段峡谷,便到达龙 洞峪腹地。这一带危峰壁立,陡峭如削,似神工鬼斧所为。其内,魏晋以来建有名刹。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年),赐名“寿圣院”。殿内祀龙王、龙子、龙女、金龙等神像,香火盛极一时。天旱“祷雨必应”,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又封此处龙神为“顺应侯”。金皇统年间,再晋封为“灵惠公”。如今寺院已倾圮,然而两株高龄的银杏树却枝繁叶茂。北宋元丰二年与元符三年(1100年)镌刻的石碑尚存,上面记载着该山龙神降雨的故事。
济南龙洞石窟
寺院旧址南侧高峰是鹫栖岩,岩巅矗立七级石塔,高12米,形如西安大雁塔,名报恩塔,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塔身佛龛内,供奉着观音像,塔下舍利室中,置有林棣(今山东惠民)开元寺东大圣院僧人宗义的舍利,塔正面嵌建塔碑记。鹫栖岩北侧,独秀峰孤标雄拔,石壁上布满宋元以来拜谒龙神、游览胜迹的大字摩刻10余种。其中有宋代政治家范仲淹之子、齐州知州范纯仁元丰四年(1081年)的题刻。这些摩刻有的字高三尺,气势雄浑,神韵潇洒,堪为奇观。两峰中间,为一巨大平直的峭壁,像屏风,人称“锦屏岩”,岩上翠柏悬生,荆榆点洒,山花缀饰。壁间凿有“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字石刻,其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济南名士柳文洙所题的“壁立千仞”,笔划可容一人。每至春日,山花灿烂如绣,被誉之“锦屏春晓”,旧时列为济南八景之一。
与锦屏岩对峙的西南侧峭壁间,即为著名的“龙洞”。洞口高2.7米,宽1.3米,两侧石壁刻有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为清朝同治年间济南知府龚易图所书。洞东西相通,长约百米。进得洞来,初为高敞穹隆石室,大可容数十人。壁间镌刻佛像三组,50余尊,其中三尊高4米,为东魏天平年间作品,法相端庄,风格古朴。其他多为隋代凿建。继而向里,洞身变狭,忽敛忽舒,曲折盘桓,深邃幽奥。洞内怪石横出,钟乳倒挂,石花丛生,水珠下滴,铿锵有韵。穿出洞口,豁然开朗,北侧石壁上镌宋元以来题记多方。与龙洞进口相隔不远处,也有一洞,悬于陡壁上,无路可通。
寿圣院西北方向,也为深涧,甚宽绰,内有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昔日水势很大,泉水汇为深潭,故又分别称为黄龙潭、白龙潭、黑龙潭。再向西为天梯,坡陡势险,须猫腰爬行。两侧峭壁如斧劈,甚狭,仰望,仅看蓝天一线。顺梯而上有一平台,翠柏笼荫,可于此小憩观景。三泉西南为藏龙涧,地势险峻,两侧山崖垂直对峙,山石 ,涧谷蜿蜒曲折,古木笼荫,幽奥阴森。
3、佛峪
佛峪景区,位于龙洞山景区东南侧,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清泉淙淙,古寺深藏,环境清幽深秀。沿着林荫小径,跨过涓涓小溪,行约1公里,进入空阔的圆形山谷,俗称“箩圈峪”,为佛峪景区最佳处。山溪北侧“南灵台山”半腰石崖上,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般若寺”,据明成化年间碑文记载,寺院为隋文帝时创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由墙院相围,形成一个幽静的院落。南侧路间,有座四柱三楼式木结构彩坊,额题“佛峪胜境”。过木坊沿石径进入山门,东侧为偏房,端坐在悬崖之下,西侧为长廊,危立于峭壁之上。长廊下临深涧清溪,凭栏南眺,可见峰峦绝壁,壁上丛生翠木野藤、山花芳草。廊北,石崖横空探出,状如披厦,崖下原有佛殿,时有岚烟薄雾缭绕。佛殿西侧石壁上,藓苔碧绿,石隙中清泉漱玉泄玑,缓缓滑动,滴落于白石小潭内,形成一泓碧水,名曰“露华泉”,又因水香如甘乳,故又名“乳肖泉”。
昔日寺内僧人即以此水烹茶为饮。近泉岩壁上,镌有“云殿泉厨”石刻。细流之上,悬崖飞坠,上镌佛像数尊,多为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唐乾元二年(759年)的作品,还有唐开成二年(837年)寺内众僧与佛教信徒110人为纪念大德和尚所镌刻的《大唐金刚之会碑》,以及《石弥勒像赞》等石刻。崖壁上,还镌刻有明清时代的大字题刻“林壑尤美”、“岩阿仙境”、“别有洞天”、“舍灵馆真”等。幸悬崖险峻,难以攀登,这些佛像未遭厄运,至今仍完美无损,其题记也清晰可辨。寺院西侧,石壁千仞,上悬钟乳、石花、石幔,蔚为壮观。寺东侧,一峰危岩孤立。峰顶为平台,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足于此,故称“禹王台”,俗称“钓鱼台”。台上有亭,四周山崖绿萦翠绕,名曰“环翠亭”,又名“听瀑亭”。南向对面浓荫下,“观音堂”明灭可见。置身于亭中,清风送爽,满目葱茏,令人心旷神怡。环翠亭东侧崖上,有一名泉,称“林汲泉”。其北侧60余米处,悬崖壁立,山泉之水从崖顶飞流直下,形成瀑布,有巨有细,喷珠飘练,跌落在崖前澄澈的清潭内,后漾溢而出,流淌在弯弯曲曲的峪谷中。若有山风吹来,林声、涛声交织一起,轰轰作响,犹如海啸。
4、马蹄峪
马蹄峪,在龙洞景区的东北部,地势平缓宽广,植物繁茂,种类众多,以“林茂境幽”为特色。区内有白云庵、幽林、白云洞等景点。峪内清泉涓涓,蓄水成池。池内碧波粼粼,水草青莹。昔日临池有庵,名曰“白云庵”,房舍错落,林木掩映。水池东侧,有大面积的密林,地形起伏,富于变化。密林深处,一山峰高耸云端,曰“白云山”,峰下陡崖处有白云洞,洞外崖下碧水一泓,为白云泉。幽洞、泉池,隐于密林之中。
5、泉池
龙洞泉池景区
龙洞风景区泉池,这里景色优美,泉源丰富,有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悬珠泉、一指泉、林汲泉、露华泉、壶嘴泉、金龙泉、老君井、凤凰池、白云泉等12处,无名泉10余处。其中林汲泉、金沙泉、白龙泉名列金代《名泉碑》。
露华泉:在佛峪般若寺遗址石壁处,其上有隋唐摩崖造像。泉从石壁上泄出,如同漱玉,称“露华泉”,泉旁石壁勒有篆书泉名。因泉水甘美如同乳香,也称“乳肖泉”。昔日,泉水流入僧厨佛殿,供寺内僧人饮用,人书“云殿泉厨”四字,镌刻在临近泉池的岩壁上。如今,泉流依然如故,石刻仍存。
壶嘴泉:在般若寺遗址西约200米箩圈崖下。水自直径约4厘米的石穴中流出,沿山峪漫流,久旱不竭。
金龙泉:在佛峪石桥北,溪谷东北侧。水自山脚石隙流出,汇入长方形水池中,质纯甘美,为景区饮用水源。泉旁岩石上书“金龙泉”三字。南侧池壁上方留有溢水管,池水经此飞泻入河中。
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金沙泉,在龙洞西北侧藏龙涧内的崖壁间,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白龙泉,在金沙泉北约30米,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黑龙泉,在白龙泉北侧,泉旁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游人题字,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三泉相隔不远,又分别叫黄龙潭、白龙潭、黑龙潭。盛水季节,泉水相汇,顺山涧层层叠叠淌下。枯水季节,水流甚小,积为水洼。两侧为险壁,山清水秀。黑龙泉西北,为藏龙涧尽头,山体陡峭处,有天然石阶可攀,被称为“天梯”。登天梯,可远眺独秀峰、鹫栖岩、龙洞的雄姿,俯瞰涧底潺潺清泉。
悬珠泉:在龙洞洞口石壁上。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著录。水珠自石壁渗出,滑滚下落,故称“悬珠泉”。
一指泉:在龙洞圣寿院遗址西侧。民国初年《续修历城县志》著录,嗣后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亦载。泉池呈方井形,深约5米,常年不涸。老君井(朗公井) 位于老君崖下,井状,直径1米余,水从井壁中流出,泄入河中,从未干涸,为附近龙洞村的重要饮用水源。因水质甘美,相传道教祖师老君即取此水炼丹,故名“老君井”。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为“朗公井”。井深莫测,竖降7米,继而折西70余米,可容人进入。曾有人潜水而下,发现井与岩洞相通,阴森可怖,未敢深探。
凤凰池:在马蹄峪内。池呈长方形,面积700多平方米。池中水草繁茂,岸边翠柳依依,周围青 山环抱,葱茏苍郁。池水澄明如镜,山树倒影入池,景致清幽秀美。
白云泉:在龙洞马蹄峪尽头,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西侧陡崖下。陡崖高约15米,下部凹进,呈石窟状,泉自窟穴中流出,汇为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砌小池,然后再淌入与小池相连,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6米,一面临崖,三面石砌的大池中。池内青藻飘动,水清碧透,久旱不竭。泉北侧为白云洞,又称白衣仙人洞。洞深10余米,宽四五米,相传有一白衣仙人曾在此居住,故名。此处山高峪深,林木丰茂,蔚然深秀。白云山峻拔葱郁,白云常常缭绕于山间,气象苍茫。白云泉东南二三十米处陡崖下,又有一泉。崖根亦呈石窟状,泉自窟壁顶滴滴嗒嗒落于自然池中,常年不竭。池中青草碧绿。
6、气候特点
龙洞风景区
7、规划方案
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
龙洞风景区规划图
济南市龙洞风景名胜区是山东省人民*1995年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鲁政发【1995】63号)。
根据《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规定,我局委托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组织专家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多次论证并进行了初步审查。为征求广大市民意见,进一步对规划修改完善,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同时在《济南日报》和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网站上公示(www.jnsylj.gov.cn),公示期限自2014年5月26日至6月2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来函来电至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风景园林管理处(电话:0531-66605213)或济南市近郊风景区管理处(济南市林场电话:0531-82959244),邮箱:jns.lc@163.com。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
按照济南市龙洞片区控制性规划,根据风景名胜区性质,划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核心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北至回龙山、琵琶山,南至黑峪顶、麦穰垛、城墙岭,东至东边山、白云山,西至老虎山、金冠顶、官山橛。规划面积26.7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范围包括龙洞峪景区、佛峪景区、马蹄峪景区,面积16.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06%。
外围保护地带:北至旅游路,南至绕城高速,东至太平庄、车脚山村、坞西村、黑龙峪村、郭家村山路,西至二环东路、兴隆村至大岭村山路。面积15.38平方公里(不含规划范围面积)。
二、规划基本原则
规划总原则: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1.加强风景名胜区内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2.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服务设施,理顺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的关系,营造集游览、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环境优美风景名胜区。
3.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实现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将乡村建设纳入风景区开发与建设中统筹考虑,引导和扶持当地农民参与风景资源保护和风景区开发活动。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近期规划期限为2013至2018年。
四、总体布局
依据规划对象的特征与分布,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六个景区。各景区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对分隔,每个景区都有其不同的游赏特点,在景点规划上采用整体分布与相对集中、重点地区文化游览与一般性山林休闲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游览框架。
龙洞峪景区: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浑厚的历史人文景观相结合为特色,景区内有寿圣院遗址、龙洞、藏龙涧、报恩塔、天梯、三秀峰、独秀峰、锦屏春晓等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规划着重突出“龙洞秋色”、“深山古寺”等景观特色,规划面积6.95平方公里。
佛峪景区:以历史景观保护、自然生态观光为特色,景区内有般若寺、禹登台、环翠亭、观音堂、林汲泉、瀑布、牌坊等景观。规划着重突出“佛峪赏翠”、“观泉听瀑”、“摩崖石刻”等景观特色,规划面积3.03平方公里。
马蹄峪景区:景区内植物繁茂,种类众多,有白云庵、白云洞、白云泉、凤凰池、凤凰台等景点。规划重点保护现有植被,完善道路系统,规划面积6.64平方公里。
浆水泉景区:以浆水泉水库为核心,东、西、南三面有山相围,规划将此建设成集山、水、湖为一体的供市民休闲观光的综合性公园景区,规划面积2.22平方公里。
狸猫山景区:景区自然环境优越,有大面积的侧柏林和部分草地,山势起伏,谷地幽深,景色秀丽,水山坡区域为重要的渗漏区。借助狸猫山的环境优势,规划建成山林草坡探险、自然风光游览为核心的景区。规划面积5.89平方公里。 转山景区:是一处以休闲、健身为主的山林游览区,规划重点是对现有山林植被和植物景观进行抚育。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
五、保护培育规划
根据风景区内的景源分布情况对龙洞风景名胜区分为四级保护,分级保护措施如下:
1.一级保护区:占地面积2.76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0.31%,包括龙洞峪、佛峪、藏龙涧、汹峪等周边区域。该区域是名胜古迹分布和生态敏感区域,保护区内除设置必需的步行游览道路和相关设施外,不得建设与风景名胜保护无关的设施。
2.二级保护区:占地面积7.78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29.05%,包括马蹄峪、狸猫山、西黑峪等周边区域。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开山采石、挖矿及毁林垦荒等活动,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3.三级保护区:占地面积16.24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60.64%,包括二级保护区以外,规划范围以内的区域。保护区内可以建设符合规划要求,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的各类服务、景观建筑设施,加强绿化,改变单一林相,丰富景观效果。
4.外围保护地带:占地面积为15.38平方公里,范围基本以龙洞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城市道路为界。为保证龙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有序控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项目。
8、其他龙洞景区
云阳龙洞
云阳龙洞
与龙缸相距不到半公里,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有前后两厅,前厅呈圆形,面积4800多平方米,高40多米,其雄伟轩敞,遍布纯白的钟乳石,极像龙王的起居用具,床、帐、镜、伞、壶、椅、凳样样齐备,造型生动,此外还有“天鸡报晓”、“游龙”、“飞瀑”等景观,似幻似真;后厅呈五边形,面积比前厅还大,能容上千人,洞壁呈波浪状,万顷波浪中,幻化出狮、象、龙、凤等形象,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有的交颈嬉戏,千姿百态,令人惊叹。
陕西龙洞
在陕西宁羌县西北。《方舆胜览》龙洞记曰,自三泉西二里,见有若观阙者,即龙洞也。两石壁嵌空,若目鼻口麟甲皆具,其下皆平石为底,水行其上。
贵州龙洞
在贵州思南县东万胜山麓,可灌田千亩,其顶又有真源洞,清澈一泓,虽旱不涸。明郡人李渭鑴真泉二字,讲易其上,撰龙洞易间。
米溪村龙洞
米溪龙洞有丰富的泉水资源,位于贵州省天柱县邦洞镇米溪村,天柱县西部,也是进入天柱县的西大门,与三穗县交界,距三穗款场街上3公里。距天柱县城20公里,距邦洞镇城区12公里。龙洞堪称“山秀、石怪、水幽、泉奇”,山环水抱,交相辉映。登山远眺,绵延64平方公里的黑色熔岩如巨龙匍匐前行,如瀚海波澜起伏,蔚为壮观。鳞次栉比的喷气锥群,千姿百态的熔岩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盛夏酷暑时节,当您步入洞边,一个冰封霜染的银色世界展示在眼前,立感寒气袭人,暑气顿消,仿佛置身于水府冰宫。目前米溪村龙洞正在开发成旅游景区,以供游人观光游览。
上一篇: 恩施利川玉龙洞旅游区
下一篇: 笑林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