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海南粗榧

科普小知识 2024-04-19 17:04:40
...

海南粗榧(学名:CephalotaxushainanensisLi)是三尖杉科、三尖杉属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裂成片状脱落。叶片条形,排成两列,先端微急尖、急尖或近渐尖,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气孔带。种子通常微扁,成熟前假种皮绿色,熟后常呈红色。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岛及信宜、广西容县、云南东南部及西部、*东南部。散生于林中。该种木材坚实,纹理细密,可供建筑、家具、器具及农具等用材。枝、叶、种子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

中文学名:海南粗榧

拉丁学名:CephalotaxushainanensisLi

别称:薄叶蓖子杉,红壳松

拼音:hainancufei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柏纲

目:三尖杉目

科:三尖杉科

属:三尖杉属

1、形态特征


海南粗榧

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20-25米,胸径可达60-110厘米;树皮通常浅褐色或褐色,稀红紫色,裂成片状脱落。枝基部有宿存芽鳞,髓心中部具1树脂道。叶交互对生,两列,线形,质地较薄,中上部向上侧微弯或直,长2-4厘米,宽2.5-3.3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截形或圆形,几无柄,两面中脉隆起,上面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偶有同株;雄球花6-8聚生,圆球状,腋生,直径6-9毫米,总梗长约4-5毫米,雌球花具长梗,生于小枝基部苞腋,稀顶生,有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每苞腋着生2胚珠,胚珠生于球托之上,通常2-8个发育。种子簇生于梗端,翌年成熟,下垂,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中,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圆卵形,微扁,长2.2-3.2厘米,顶端有突尖,成熟时假种皮常呈红色。

2、生长环境

海南粗榧分布区主要位于热带与南亚热带,散生于海拔700-1200米山地雨林或季雨林区的沟谷、溪涧旁或山坡。气候湿润,年平均温18-20℃,极端最低温可达0℃,年降水量2200-2600毫米,相对湿度高达90%左右。土壤为山地黄壤。在海南常与江花天料木,鸡毛松、八角枫、粗枝木楝、长叶竹柏等混生。

幼苗幼树期间需要一定遮荫,成长后需光量不怕增加;大树荫芽力强;幼树树皮生物碱含量最高。海南粗榧雄球花适逢旱季(2-3月)盛开,种子9-10月成熟。因天然授粉率低,结果也少,加上易遭鸟兽为害,故难获得种子。

3、分布情况


海南粗榧

中国

海南粗榧除主产海南省外,广东西南部信宜,广西东南部容县,云南东南部国富宁、广南、麻栗坡和南部景洪、勐海与西部龙陵,*东南部墨脱等地有间断分布。在海南,仅在尖峰岭、南茂岭、毛阳岭、毛瑞岭、扎南岭等林区保存少量植株;定安县境内间有分布记载,但现已绝迹。

世界

印度东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与西部、老挝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4、主要价值

药用

【药理作用】海南粗榧的总生物碱制剂对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病有一定疗效。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抗癌。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一般提取其生物碱制成注射剂使用,具体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

【注意】本品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还有少数病人可发生心脏毒性反应。

经济

木材坚实,纹理细密,可供建筑、家具、器具及农具等用材。枝、叶、种子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

保护

海南粗榧是三尖杉属植物分布最南的种类,能长成高大乔木,木材硬重适中,纹理细密,为高级家具和细木工用材,树干、叶、种子可提取三尖杉酯碱,对血癌和淋巴肉瘤有一定的疗效。

5、致濒原因

在天然林中,由于郁闭度大,天然授粉率低,结实很少,所结果实易遭鸟兽为害;种子活力的保存及发芽需阴湿环境,种子晒干或风干便丧失发芽能力;自然更新极弱,林下幼株萌生艰难稀少,成树遭过度砍伐和剥皮,资源日益枯竭。

6、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9-10月果实成熟后即可播种育苗。经204天发芽,苗圃地宜选在海拔800米的阴坡沟旁;用剥去内种皮的方法育苗,小苗宜移入容器中,置于荫棚下,待苗高50-100厘米时,即可在海拔800米左右的沟谷两旁疏林下定植。亦可用当年生小枝作插穗,经100-150ppm吲哚乙酸处理12小时后,插于以椰糠为基质的苗床上,经3-5个月即可长根成苗,成活后宜剪干种植。

7、保护对策


海南粗榧

加强母树的保护,停止收购其树皮等,积极繁殖、栽培、扩大种植,确保其永续利用。海南粗榧在海南岛已列为禁伐树种,但产地群众剥皮出售或砍伐林木的情况仍有发生,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停止收购,加强母树的保护,积极繁殖、栽培、扩大种植。

其它产地亦应采取有力措施,就地保护现有种群,并寻求适当的方法迅速扩展种群,降低基因丧失率。选择遗传多样性较高且破坏相对较小的黎母岭种群作为保护重点,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应加强对其他种群的保护与管理。

科学研究

利用RAPD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CephalotaxusmanniiHook.f.)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布、濒危原因及物种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海南粗榧在海南岛的5个取样地点表现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海南粗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有很大差异,绝大部分变异分布于种群内(DNA多样性为85.1%);种群间仅有较低程度的分化;

3、人为砍伐、植被破坏、台风、被食及遗传漂变是海南粗榧遗传多样性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是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

4、对于呈零星分布的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的研究与保护,应充分考虑个体小环境之间的差异,考察影响小种群的随机因素;

5、应采取有力措施,就地保护现有种群,并寻求适当的方法迅速扩展种群,降低基因丧失率;选择遗传多样性较高且破坏相对较小的黎母岭种群作为保护重点;同时应加强对其他种群的保护与管理;

6、海南粗榧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在不同引物之间有较大差别;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则是种群间的变化大于引物间的变化。

上一篇: 大河中学

下一篇: 石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