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山西省实验小学

科普小知识2022-12-29 21:37:23
...

该校始建于1936年,原为太原市红十字会附属小学,后改称克难小学西校。1949年太原解放后更名为新道街小学。1989年11月被省*命名为山西省实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近1.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3246名。学校现有教职工152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山西省教学能手21名,太原市教学能手4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16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占到了70%以上。该校是全国现代技术教育实验校,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精神文明学校,太原市文明单位。

1、现状分析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走过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师资水平居我省同行前列,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山西省实验小学

1、基础设施。学校现有教学综合大楼一座,实验小二楼一座,幼儿园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6928平方米,使用面积约5070.53平方米,操场面积3120平方米,150米环形跑道。另有1014平方米,多年被华龙电器厂所租,2002年12月31日到期。1999年,我区委、区*出资协调,区教委和学校共同努力将校门口近3亩地划拨给该校,用于彻底改善办学条件。这给陈旧的校园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所划拨土地一直被开发商无偿占用,做临时工棚,使得学校始终未能利用。鉴于此,学校教学场所严重不足,学校学生人数严重超编。基础设施陈旧,校园环境落后,已大大制约了学校的率先发展。

2、硬件设备。尽管困难重重,但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放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各方筹资建起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运作着学校总价值150多万元的较完整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和应用体系。由586电脑40台,PⅡ400多媒体教师机一台组成的电脑网络教学系统,20台集多功能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开发、校长办公管理为一体的教师网络教学系统;64张语言教学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校园电视台等大型活动现场直播系统;班班"四机一幕"。1996年,以全省量化考核总分第一的优势,首批进入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行列。如此物力基础虽不太理想,但比起周边兄弟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在过去的年代为学校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办学条件距时代要求相差甚远,许多设备必须调整更换,或重新上马,校园网的建设迫在眉睫。而资金的紧缺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这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师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发展之本。在教改的进程中,该校大胆启用,精心培养青年教师,先后培养出省特级教师3名,(1名已调往外校)省学科带头人11名,省骨干教师5名,省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教学能手17名,市学科带头人9名,市骨干教师36名,区级教学标兵能手15名,学校青年教师录相课、论文、课件等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90余次。近三年来教师撰写论文500余篇,分别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交流。可以说,我们有了一支比较优秀的教师队伍,正是这支队伍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也为学校的再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

4、成绩荣誉。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该校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力争把学校办成"教育实验的基地,儿童成长的乐园"。这些年来,该校以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有特色优秀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精神文明学校"、"山西省电教先进学校"、"太原市文明单位"、"太原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太原市重要项目训练学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98年以来,学校获*奖5次,省级奖9次,市级奖29次。教师中有2人获*奖励,14人次获省级奖励,40余人次获市级奖励。三年来有180余名学生被省、市重点中学提前录取,1800余名学生获各级奖励。但,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它不能代表远的辉煌,要能合上时代的节拍,还需更上一层楼。

2、发展的设想与规划

2001年9月,学校新老班子交替,新一届领导集体,满怀信心,决心再创省实验小学新的辉煌。为此,围绕我区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点,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是我们规划、发展的总体思路。力求形成"整体设计、局部入手、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办学模式,为我省、市、区教育的率先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思考:

1、做为山西省唯一的一所省级实验小学,我们学校的立足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区、市级水平,它理应代表我省一流的小学教育。用一流的教育与全国名校接轨,成为省内小学教育的典范,全国同行的窗口,是我们省实验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为此,我们深深地思考:我们省实验小学,下一步该实验什么?我们是示范小学,应该给兄弟学校示范些什么?该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全省、全国的高度,"创省内品牌,争全国一流",这才是我们发展的总目标。

2、现代社会无不为各种商品打上了"品牌"的烙印,就如"金利来""登喜路"等名牌,打入国际市场一样。教育虽不是商品,但它是一种产业,也同样需要品牌的支撑,该校作为省级实验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品。各项工作必须依据"品牌"这样一个支撑点开展。用"品牌"意识与理念去打造实验的"品牌"。

3、教育的任务在于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现代教育的真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观点。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且主张教育应围绕这四种基本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的育人模式,建立新型育人模式。这需要我们重新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使我们的教育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想:

1、重新认识在新型下,学校的办学理念,重新调整学校的校风,、校训等,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办学理念:着眼于明天的需要,着手于今天的准备;

办学目标:高起点、高质量、规范加优质;有特色、有创新、示范竞一流。

培养目标:有道德,会做人;有能力,会创新;有智慧,会学习;有个性,会合作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办学宗旨:让成功的教育为孩子的幸福奠基。

办学方向: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发扬传统,打造"品牌"追求卓越。

校风:崇真、尚美、博学、创新;

教风:爱生、严谨、求实、进取;

学风: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校训:我知道、我体验、我能行、我美丽;

班风:团结、*、务实、创新;

2、探索办学*改革的新路子。所谓办学*改革,就是办学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的改革。就是要改革单一的国家举办,财政拨款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办学*。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多样化的办学形式。而现行的*大大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学生班容量很大,教师还需进一步提高。根据学校现状,我们力图尝试办学*的改革。根据该校的现状,"公办优质教育"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公办优质教育虽从*上与现行*没有多大的差别与变化。但是如果真正把实验小学做强、做大,优质教育大有可为。开始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是搞好优质教育的前提。为此我们努力尝试:

A、一校两制。目前该校因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慕名而来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但现在的学校条件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午休、生活、娱乐,连一般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也被班内拥挤不堪的情况所困扰,因此我们欲借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一东风,在学校内部实行"民办寄宿制,公办走读制"。一部分愿意出资接受教育的学生可适当安排寄宿,本学区内的学生,可继续走读。因此,我们可多方面考察,吸收借鉴全国同行学校的经验,逐步探讨,这样可大量融入资金,拓宽办学渠道,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最好的待遇。

B、校长聘任制,在学校可率先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聘任制,与民办学校接轨,真正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借我市、区*改革之东风,试图采用"结构工资制"把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搞活。

C、名师导师制。该校有以特级教师刘秀珍为代表的一批得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深挖学校内部人才资源,给名师搭台,让名师唱戏,学校内部借助名师,优化队伍,可聘校内名师为导师、教研室副主任等职。搞好内部的用人机制,还可以名师为塔尖,形成金字塔形的教师培养队伍。D、优化小班制。优质教育的最优化就是小班制教学。在近五年内,我们将在幼儿园迁址,学校综合楼建成之后,便可进行小班教学。这样,每个年级可扩成六轨,班均人数达45-50人左右,用最好的校园文化、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设备,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样,就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

3、依托"实验",争取政策。

(1)争取进行课改实验。作为实验小学,我们的实验和示范作用,应为全省表率,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已在我市部分城区开展,作为实验小学,我们求得省教育厅的支持,与几个实验区一道开展实验。

(2)争取"*改革"上的优惠政策。"民办寄宿,公办走读"这是学校办学体上的改革。这一改革,必须有政策可依,所以我们求得省教育厅的支持,给予"实验"小学以"实验"政策。

(3)争取实验经费、校园改造的资金投入。多年来,学校的发展,省教育厅给予了大量的人、财、物的支助,每年都拨给该校部分实验经费,我们全校师生万分感激。今后学校跨越式发展,改造基础设施,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还求省教育厅领导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或资金上的资助。

(三)、发展规划

1、新建综合楼,活动楼为主的群楼基础设施。99年区委、区*为学校征回校门前的近3亩地,利用它修建一座五层集活动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实验楼,学校门口南边的华龙电器租期在2002年内已到,我们将它全部改造,建成集生活、住宿为一体的生活楼,可容纳全校教职工午休和学生住宿500人。(具体附综合楼平面图)并且还带有地下存车处,男女厕所。学校操场由此可延伸至200米环型做成塑胶跑道。学校东墙边的平房,将与今年暑假改造完工。

2、重新规划组合幼儿教育。根据区教育局资源重组的原则,将临近的国师二校兼并,将现国师二校的校址办成学校附属的单独管理,单独核算的独立幼儿园,我们的理由是,在我区西有西幼、东有实验,唯有中部没有一个很像样的幼儿园,该校幼儿园有着悠久的办园历史,又依托实验小学的牌子,所以可以扩大规模,办成独立的居我区首位的幼儿园。这样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使资源重组。

3、加快建成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迫在眉睫,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本着"一次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建成校园网。

4、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名师"品牌。雄厚的师资是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98年至今学校培养了以刘秀珍为代表的名师队伍,并呈梯队发展。"名师"工程的启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力争使师德上水平,师能上台阶,师风上档次。给每位教师定位,形成"金字塔"型的名师梯队,建立造塔机制和考评机制,让每位教师都为"名师目标"奋斗,学校为其搭台,让其唱戏。(见名师工程规划)争取在三至五年内有三至五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或全国优秀或骨干教师,有10名教师成为省级优秀,20名教师成为市级优秀教师(含教学能手),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学校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5、依托科研课题,探索尝试新的育人模式。

A、科研兴校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教师群体是教育事业成功必备的人际关系条件,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努力朝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是教育事业成功的科研环境条件。从2002年开始,学校将承担北师大裴娣娜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并以此真正拉开学校教科研的帷幕"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等其它所承担的各级实验课题,进行整合,归并,梳理,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机制,使教师在科研中受益,使学生在科研中成长。

B、寻找课改突破口。课改的切入点,我们想立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突破口是创设综合活动实践课。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大教育环境。

(四)、实施步骤:

1、A、2002年制定规划,请专家论证规划的可行性。B、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规划出图。C、开始着手准备与北师大联合的课题实验。D、开始*改革的准备工作。

2、2003年--2004年A、全面启动课题实验,名师工程。B、基础设施第一期工程开动,着手综合楼的建设。C、*改革初步探索出一些作法和经验。D、建成校园网。

3、2005年--2006年A、课题实验初见成效。B、基础设施第二期工程开工,着手进行生活楼,服务楼建设。C、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展开。D、名师工程大见成效。

4、2007年A、按预定计划,完成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配套设施相应配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B、课题实验结题。召开全国性课题实验结题会,推广科研成果。C、名师工程规划,按既定计划完成。

追求学校跨越式的发展是该校新一届领导集体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目标,打造"实验"品牌,会使我们卷入滚滚的时代洪流,创造出更新、更辉煌的业绩。为此,我们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追求不止,奋斗不息!

3、宗旨与理念

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办学方向: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发扬传统,打造"品牌"追求卓越。

校风:崇真、尚美、博学、创新;

教风:爱生、严谨、求实、进取;

学风: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校训:我知道、我体验、我能行、我美丽;

班风:团结、*、务实、创新

4、办学特色

如今,学校已进入蓬勃发展的快速通道。在“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公平待人、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让成功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学校以“活力教育”为着眼点,构建活力六大项目。“活力思想”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百人活力团队”犹如雨后春笋为孩子铺就成长之路。

活力教育

“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活力思想使“实验人”迸发出教育智慧,活力思想使“实小”充满勃勃生机。学校以十大百人团队为载体,立足孩子发展需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活力教育活力少年

2010年10月,为了真正做好“体育艺术2+1”的推广工作,学校以“活力教育”思想为蓝本,精心构建出六大特色项目:活力课堂、活力教研、活力作业、活力体育、活力艺术、活力环境及“十大艺术、体育百人团队”(器乐团队、声乐团队、舞蹈团队、书法团队、美术团队、乒乓球团队、空竹团队、篮球团队、科技制作团队、国际象棋团队)。团队成立之后,自上而下形成以校长为主的领导机构,每个团队责成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并制定实施方案,从活动时间、地点、效果等方面都有详细安排,从而保障了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采取灵活推进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调整各环节的衔接和落实,更好的促进了团队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学校“活力教育”的特色载体,“十大团队”将学生、教师与“活力教育”思想和谐的融为一体,让孩子充分的发扬个性,展示自我,树立自信。自团队开设以来,学生报名踊跃,每个团队均达百人以上,规模宏大。学校或聘请名师,或由该校教师执教,注重实施和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塑造,力争达到人人都有两项体育健身本领,一项艺术才能的目标。2011年5月22日,学校在星光剧院组织了“山西省实验小学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迎‘六一’晚会”,所有节目均由十大团队师生出演,精湛的表演得到了领导及各兄弟校的交口称赞,演出获得空前成功。

上一篇:三原县博物馆

下一篇:泾阳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