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白先勇,回族,1937年7月11日生于广西桂林,中国*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旅美昆曲评论家,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场,在华人世界造成极大轰动,启动了台海两岸昆曲复兴的契机。荣获“2012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2018年4月30日,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中文名:白先勇
外文名:PaiHsien-yung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广西桂林
出生日期:1937年7月11日
职业:作家,昆曲制作人
毕业院校:国立*大学、美国艾奥瓦大学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荣誉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代表作品:《台北人》《游园惊梦》《*》《青春版牡丹亭》《孽子》《蓦然回首》等
父亲:白崇禧
创作时期:1958年至今
1、人物简介
白先勇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国立*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
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上学。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
1958年开始创作。1961年在*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后旅居美国。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多写新旧交替时代上层社会生活,带有嘲讽和惋惜意味。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1994年退休。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
2018年,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2、人物经历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于中国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还在世),电台名人白韵琴则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战后迁至上海和南京,后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1952年移居*。
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后,考取*省立成功大学(今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翌年,转学国立*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
1958年大学本科3年级时,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祖母》。两年后,他与台大的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李欧梵、刘绍铭等共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多篇文章。
1962年,白先勇的妈妈马佩璋去世。他飞往美国艾奥瓦大学的艾奥瓦作家工作室(IowaWriter'sWorkshop)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
白先勇
1965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
1993年,为治疗晕眩症,开始练习气功。
1994年,退休。
1999年11月1日发表《养虎贻患——爸爸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间国共第一次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台北《当代》第147期)一文,为爸爸白崇禧立传。
2004年,由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作品集《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以及新作《姹紫嫣红牡丹亭》。
2008年,白先勇获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2009年6月,白先勇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白先勇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
2017年3月,白先勇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以“白先勇导赏红楼梦”为题主持公开讲座。
2017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委任白先勇教授为博文讲座教授。
2018年5月,获得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发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3、人物个性
评同性恋
白先勇
白先勇曾在香港公开表示自己为同性恋者,但在*公开场合极少提及自己的性倾向。白先勇曾说,他相信父亲知道他的同性恋倾向,但并没有真正和他谈论过此事。
白先勇唯一的长篇小说《孽子》(1983年)除骨肉亲情外,书中对于台北部分男同性恋社群的次文化,以及同性性交易等情节不避讳的描写,格外引人注意。
《孽子》以一名因其同性性倾向遭乃父逐出家门的少男“李青”的视角,讲述一群以1970年代台北新公园为集散地,不为主流社会所接纳的男同性恋者的故事;而作者对于父子亲情的描写,亦为本书之主题。2003年,*公共电视台将其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引起社会上各种关于同性恋议题的谈论。在2002年的《扬起彩虹旗》新书发表会上,*同性恋权益运动者陈俊志指责白先勇与舞蹈家林怀民对*同志运动没有尽心尽力。
个人信仰
您的作品受回教影响多,还是佛教?
答:佛教。我受到回教血液叛逆的、非正统的影响,但我对*在宗教教义上面不是很近。我念过天主教学校,在香港念初中时我是背圣经的,但慢慢的年纪大一点了,我想皈依的,偏向了佛教。我父母都信回教,中国回教协会是我父亲创立的。但是对孩子是宗教信仰*。我二姐就信仰天主教。我而今信佛,我想他若知道了,可能会失望,但是也不会干涉。呵呵,我常说他是“开明君主制”。”
桂林情结
白先勇不建党的经历和不同于常人的情感世界,铸就了他特殊的性格。懂得中国当代文学概况的人,一定会懂得白先勇在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对*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而白先勇的文学作品,白先勇的兴趣爱好,甚至白先勇的语言和思维,都离不开桂林这块生他养他的山水宝地,离不开勤劳智慧的桂林人。白先勇的一生,有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绪:那便是对桂林故土的眷恋。
其实,他在桂林只生活了7年,12岁时去了*,25岁远赴美国,但一口桂林话却说得十分正宗。白先勇在他的小说中,运用了许多桂林方言。例如“蚂捞车”、“鸡猫鬼叫”等等,桂林方言在他的怀旧小说中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运用,使作品增添了一层独特的色彩。老桂林也许会有一个感觉,"金大奶奶"这个题目,本身就极富桂林味。当然,《金大奶奶》中不乏白先勇童年听来的故事,那些人物生活的背景,有桂林的影子。
白先勇不仅能说一口正宗流利的桂林话,还酷爱桂林米粉。
白家四十年代末在南京、上海生活,还常常请人做桂林米粉吃,后来到了台北,很少能吃到桂林米粉,白先勇很是怀念这种特殊的地方风味。在他的名篇《花桥荣记》中,就津津有味地讲起桂林米粉的故事。1993年9月,白先勇回桂林时住在榕湖饭店,见餐厅服务员就问“有没有桂林冒热米粉?”当服务员回答有时,他便啧啧嘴,大喊“先来两碗”。白先勇对笔者说,桂林米粉可谓“天下第一味”,好吃得不得了。
4、创作特色
贯通中西
白先勇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如《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说唐》、《蜀山剑侠传》、《啼笑姻缘》;巴金的《家》、《春》、《秋》;《三国》、《水浒》、《西游记》,特别是《红楼梦》,都是他所喜爱熟读的作品。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入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作者又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白先勇长期生活在*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较深厚的感情。
巴蜀情结
作者少年时代曾在天府之国的重庆生活,当他回忆起幼年时见到的巴山蜀水时,至今还非常神往。高中毕业时,由于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白先勇放弃了保送台大的有利条件,入了*水利学院。后因发现自己对水利没有兴趣,才转入台大外文系。他对祖国大陆的印象极其深刻。非常怀念。他所日夜思念的所谓总合性的“家”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正是这种对民族和祖国的深沉感情,使这位远离祖国的游子在作品中散发出漠漠的“乡愁”。
同情劳动者
白先勇虽然生长于官宦之家,生活条件比一般人优越,但他从小对他所接触到的下层劳动者,却颇为同情。作者在《孤恋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充满同情地描写出了娟娟、朱凤、王华这一类下层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的悲惨命运,当然不是偶然的。他对自己的家庭身世感慨颇多。
白先勇与父亲白崇禧
据作者自己说,1963年出国前夕,母亲去世,等到学成归来,“父亲先已归真”。这件事情对他的心灵震撼较大。作者曾写道:“别人出国留学,大概不免满怀兴奋,我却没有。我,只感到心慌意乱,四顾茫然。头一年在美国,心境是苍凉的”,“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深深感到国破家亡的彷徨。”这些思想情绪都是相当消极的,后来作者写的《芝加哥之死》、《谪仙记》中的吴汉魂、李彤等一个个投水自杀,大概与作者这一时期的悲凉心境不无关系。
白先勇于5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从1958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金大奶奶》,到1979年8月在香港《八方》文艺丛刊发表《夜曲》为止,共发表了30多个短篇小说。1960年,他在*与欧阳子、王文兴等人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先在这个杂志发表,然后陆续汇编成《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谪仙记》等几个短篇小说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从1977年开始在《现代文学》上连载,已由*远景出版社结集出版。这些作品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早期作品,主要是描写作者少年时代所接触的生活,或模拟西洋文学的作品,如《寂寞的十七岁》中的大部分作品;二是描写*上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如《台北人》;三是描写旅美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如《*》;四是描写*下层人物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孽子》。
5、小说分期
白先勇的小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一般以1964年在美国发表的《芝加哥之死》为界线,在这篇小说之前所有在*写的小说称为前期作品,在这之后所有在美国写的小说称为后期作品。前期作品,受西方文学影响较重,较多个人色彩和幻想成份,思想上和艺术上尚未成熟。后期作品,继承中国民族文学传统较多,将传统熔入现代,作品的现实性和历史感较强,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白先勇是*现代派中现实主义精神较强的作家。
他曾生活在*、*和美国等几个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这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他的少年时代是在*的官僚家庭度过的,先辈们的“显赫”和上流社会的“气派”,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后,又目睹了*旧官僚的没落,以及许多离乡背井、流落*的下层人民的痛苦挣扎,他们的思乡和怀旧情绪,都影响着作者;在美国,旅美中国人对美国物质文明的向往和对西方文化腐朽一面的厌恶,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执着和飘泊海外而无根的痛苦感觉,同时涌入他的心胸。这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真实的反映。
6、白先勇与昆曲
情系昆曲
白先勇于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自小与昆剧结下不解缘,其小说《游园惊梦》即受昆剧《牡丹亭》启发。他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作了二十年推广昆剧的‘义工’。近年更热心向年轻一代介绍昆剧,经常在港、台地区与昆剧艺术家合作,作公开演讲。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4年得以实现。
白先勇
推广昆曲
白先勇幼年时与家人在上海听了梅兰芳复出演唱的昆曲《游园惊梦》(俞振飞、言慧珠等合演),21世纪在全世界做了大量工作推广昆曲,自许为昆曲义工。
编著、主编的昆曲推广读物
《白先勇说昆曲》(2004年)《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2004年)《牡丹还魂》(2004年)《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纪实》(2005年)《曲高和众: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2005年)《色胆包天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2009年)
昆曲大型舞台公演制作
《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29日世界首演,*公视录制全程实况多次转播,巡回公演已超过200场,涵盖英国、美国等全球多国)《新版玉簪记》(2008年11月8日世界首演)《昆曲走进校园2009*行》(《西厢记》、《烂柯山》、《长生殿》、新版《玉簪记》2009年*首演)
7、人物言论
我想做“青春版”的牡丹亭。第一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有很强韧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第二因为这个剧《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完全是歌颂青春,青春之歌,我想大学生,年轻人看了可以认同,因为他正在恋爱中,非常的浪漫。中年的观众看了可以回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段。老年人看了以后呢,就是追忆,很遥远的时候,也有青春过。《青春版》牡丹亭,我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我自己也觉得年轻起来了。
8、人物评价
“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永远的白先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当代文学的经典。在*的图书馆,白先勇的书属于“核心收藏”,因为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故而人们管他叫“永远的白先勇”。
“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于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评
白先勇小说里的文字,很显露出他的才华。他的白话,恐怕中国作家没有两三个能和他比的。他的人物对话,一如日常讲话,非常自然。除此之外,他也能用色调浓厚、一如油画的文字……
读者看白先勇的小说,必定立刻被他的人物吸引住。他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教育程度之高低,个个真切,个个栩栩如生。我们觉得能够听见他们,看见他们。——欧阳子
我一直说,先勇是华文文学当今第一人。
从《台北人》到《孽子》再到后来的《*》,白先勇的文字都是在历史主轴上的不断延伸,沧桑又悠长。由个人延及家国,无不是以文学形式的历史想象,呈现的情景是——人在台北,心怀大陆,活在当下,回望过去以及寻问我们的未来。
白先勇的故事和文字虔诚,哀戚。可以说,白先勇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伤逝之情、身世之痛和一份不忍不舍。这是浓重的历史关怀,他把父辈的沧桑、家国的命运和对人类的悲悯,一齐都融汇进去,漫延开来,贯穿下去。
白先勇写时代更写感情,但是在他笔下的世界、人生,无一不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在政权更迭、新旧交替时的人物和故事,无论是公馆里的少爷还是大公司的小职员,他写得都非常真实感人……——章诒和
9、出版履历
2010年,《白先勇与符立中对谈:从台北人到*》(台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11月)
2008年,《白先勇作品集》,天下文化出版。全套12大册,随书附《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一百DVD》。
2008年,《白先勇书话》,隐地编,尔雅出版。
2007年,《*》在*出版。
2004年,《姹紫嫣红牡丹亭》在大陆出版。
2002年,《树犹如此》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台北人》出版30周年纪念典藏版。
1995年,《第六只手指》,尔雅出版。
1984年,《明星咖啡馆》,皇冠出版。
1983年,出版长篇小说《孽子》。
1982年,《白先勇短篇小说选》出版。
1980年,《白先勇小说选》出版。
1978年,《蓦然回首》散文集出版。
1976年,出版《寂寞的十七岁》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1年,作品开始被译成英文(第一篇为《谪仙记》),其作品陆续被译成英文、韩文、德文等语言。
1971年,出版《台北人》,短篇小说集,晨钟出版社。
1968年,出版《游园惊梦》,短篇小说集,仙人掌出版社。
1967年,出版《谪仙记》,短篇小说集,文星书店,文星丛刊。
10、主要著作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录于《*》。
《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1977年。
《秋思》──刊中国时报,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孽子》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43期,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42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41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40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38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37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36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34期,1968年。收录于《台北人》。
《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33期,1967年。收录于《台北人》。
《岁除》──刊现代文学第32期,1967年。收录于《台北人》。
《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30期,1966年。收录于《台北人》。
《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29期,1966年。收录于《台北人》。
《谪仙记》──刊现代文学第25期。《*》首篇
《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23期,1965年。
《永远的尹雪艳》──刊现代文学第24期,1965年。《台北人》首篇。
《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22期,1964年。
《香港:一九六〇》──刊现代文学第21期,1964年。
《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20期,1964年。
《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19期,1964年。
《那晚的月光》──又名“毕业”,刊现代文学第12期,1962年。
《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11期,1961年。
《藏在裤袋里的手》──刊现代文学第8期,1961年。
《青春》──刊现代文学第7期,1961年。
《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6期,1961年。
《黑虹》──刊现代文学第2期,1960年。
《玉卿嫂》──刊现代文学第1期,1960年。
《月梦》──刊现代文学第1期,1960年。
《闷雷》──刊笔汇革新号1卷6期,1959年。
《骨灰》——收录于《*》。
《等》
《谪仙怨》——收录于《*》。
《我们看菊花去》
《DannyBoy》──收录于《*》
《teaoftwo》──收录于《*》
11、推广昆曲
《白先勇说昆曲》(2004年)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2004年)
《牡丹还魂》(2004年)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纪实》(2005年)
《曲高和众: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2005年)
《色胆包天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2009年)
12、昆曲大型舞台制作
《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29日世界首演,*公视录制全程实况多次转播,巡回公演已超过200场,涵盖英国、美国等全球多国)
《新版玉簪记》(2008年11月8日世界首演)
《昆曲走进校园2009*行》(《西厢记》、《烂柯山》、《长生殿》、新版《玉簪记》2009年*首演)
13、人物荣誉
白先勇荣获2012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白先勇2008年获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职务。
2009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2011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并于201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
2012年11月,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
荣获2012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颁奖词、推介词
六十年前的一场倾听,留下三十年来不灭的惦念。年逾古稀,还要作拼命三郎。功成名就,还要托钵化缘。穿梭世界各地,他紧握传统艺术的火种。牡丹,玉簪,西厢记,长生殿。一曲幽兰,一唱三叹。从前的白雪遗音,如今姹紫嫣红开遍。
白先勇先生多年来为昆曲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想引用北大已故的冯友兰先生在90岁高龄时说的一番话:“人类的文明就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就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把这真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叶朗
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白玉兰戏剧奖”)获奖名单2018年4月30日晚在上海揭晓,“昆曲义工”、著名作家白先勇获颁“特殊贡献奖”。
自小在上海与昆剧结缘的白先勇,1987年起为推广昆曲做“义工”,于海内外发表了一系列“昆曲之美”评论,是“戏曲进校园”的先驱、传统戏曲的守护者和推广者。由白先勇总策划、总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苏州走向全国、走到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学生观众达10余万人,深受海内外青年学子欢迎。
近年来,白先勇的关注重点已从昆曲演出转向昆曲教育,认为培养学生观众的下一步应是在大学设立昆曲课程,启发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瑰宝的兴趣及认识。白先勇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北大学开设了昆曲课,让昆曲艺术在校园“生根”。许多大学生受其影响,穿起戏服、走上舞台,近距离感受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