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反映辽沈战役历史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在锦州市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北侧。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馆内松柏挺秀、绿革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10月建成开放。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过程,提示了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其中“攻克锦州”全景馆为国内首创,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完整战争场景,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此外,还辟有专题展馆,举办有“神州奇石展”和“辽沈战役兵器展”。该馆的改建工程将于2002年动工,一个更加雄伟壮观、内容丰富多彩的展馆,将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中文名称:辽沈战役纪念馆
英文名称:LiaoshenCampaignMemorial
类别:革命历史博物馆
地点:辽宁省锦州市
建馆时间:1959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门票:免费
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
1、纪念馆简介
馆内陈列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51000平方米。馆区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环境幽雅而肃穆。馆区南部,苍松翠柏簇拥着雄伟挺拔的辽沈战役纪念塔;馆区北部,茵茵绿地映衬着巍峨壮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塔相互映照,构成一组气势恢弘的纪念性建筑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题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设有序幕厅、展览厅、电影厅、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室及各种机房、工作用房。整个建筑构思巧妙,布局严谨,结构坚固,造型庄重典雅。表现了高超的现代建筑艺术和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
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陈列辟有序幕厅、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详尽的介绍了当年这一伟大战役的过程,其中展出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和革命文物,是目前辽宁省最完善的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历史的结晶,人民的怀念。馆藏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将使其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研究中心。革命性纪念建筑与园林建筑溶为一体,将使其成为一个观光和瞻仰的胜地。
2、纪念馆设施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游人产生逆岁月而上的感觉和纪念性历史情境。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胜。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列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其中《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为国内首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全景画馆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3、历史沿革
建馆前历史
纪念馆雕塑
1954年,辽西省和辽东省合并,成立辽宁省。辽西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更名为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
1956年4月4日,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正式动工。1956年12月,辽宁省文化局指示: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由辽宁省文化局划转锦州市,根据藏品情况,命名为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以辽沈战役为中心开展工作。
1957年10月1日,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开馆,设在古塔脚下大广济寺古建筑群内。其中,辽沈战役陈列室里陈列的有我军的动员令、告指战员书、号召、捷报和立功证明书,有*奖章、朱德奖章、东北解放纪念章,各英雄团、连和“塔山英雄团”等奖旗。
1957年11月2日,举行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塔身前面是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
1958年10月6日,锦州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向*锦州市委宣传部呈送《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报告》【(58)锦文字第40号】。
1958年12月24日,锦州市文化处向*锦州市委宣传部呈送《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组织机构变革的请示》【(58)锦文字第48号】,建议将现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辽沈战役纪念馆,并建立锦州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其组织领导对内统一,对外保持两个名义。
1958年12月30日,锦州市文化处将经党委批示同意的《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组织机构变革的请示》【(58)锦文字第49号文件】,转发给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指示可即遵照执行。
1959年1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成立,馆舍设在大广济寺内。辽沈战役史陈列对外展出。
1963年9月,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15周年,**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元帅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馆名。
1964年9月,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馆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破土动工。1965年,根据*下发的关于禁止修建楼堂馆所的指示精神,停止建馆。
1972年4月16日,锦州市革命委员会指示:撤销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并入锦州市图书馆,改名为锦州市图书博物馆。
1974年4月21日,辽沈战役纪念馆从锦州市图书博物馆分出,改名为锦州市博物馆。
1974年6月26日,锦州市民政局、锦州市文化局联合向锦州市革命委员会行文,请求恢复辽沈战役纪念馆单位建制。
1977年9月,锦州市文化局指示恢复辽沈战役纪念馆建制,与锦州市博物馆合署办公,设立一个领导机构统一领导。
197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杨美莹等人赴北京,通过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同志转请时任**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同志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馆名。
1978年10月1日,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30周年,*辽宁省委指示恢复辽沈战役陈列。
1978年10月23日,叶剑英元帅欣然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79年,辽宁省人民*拟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后根据**批复缓建。
建馆历史
馆内陈列
1984年7月29日,*锦州市委、市*联合向*辽宁省委、省*呈送《关于呈请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报告》。
1984年10月10日,*辽宁省委、省*、沈阳军区联合向**、国务院和*军委呈送《关于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请示》。
1985年4月29日,**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
1985年7月11日,在锦州召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委员、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任组长。
1985年9月7日,锦州市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及定编的批复》(锦编发83号),辽沈战役纪念馆从锦州市博物馆分出,成为独立单位并定编。
1985年11月29日,经*锦州市委第32次常委会研究决定,辽沈战役纪念馆晋升为县团级单位。【(锦编发102号)《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晋升为县团级单位的批复》】。
1985年12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锦州召开。讨论了建馆委员会组成的建议名单,审议了新馆初步设计方案。
1986年4月8日,**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任命建馆委员会主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伍修权,副主任:中顾委委员、*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中顾委委员张秀山,中顾委委员贺晋年,中顾委委员、*辽宁省顾问委员会主任郭峰,常务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万毅、王玉清、王首道、方强、左琨、刘震、刘云沼、刘仲藜、李中权、李运昌、宋平、陈雷、林一山、周峻山、张序登、胡奇才、段苏权、袁升平、高克、高扬、梁必业、程子华、曾克林、戴念慈。
1986年5月20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工作
在锦州召开,会议审议了新馆设计方案。
1986年7月8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锦州北山宾馆开幕。会议批准了戴念慈主持修订的辽沈战役纪念馆设计方案。
1986年7月10日,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1986年10月7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正式破土动工。
1986年11月24日,《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会议在锦州召开,成立了全景画创作小组。由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宋惠民担任组长,组员有许荣初、高泉、关琦铭、孙浩、王铁牛、李恩源、杨克山、付大力。会议讨论了全景画创作的工作计划。
1987年6月15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锦州北山宾馆召开,会议听取了建馆办公室工作进展情况和工程预算汇报,审查了陈列样稿和《攻克锦州》全景画油画草图。
1988年3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陈列大纲、陈列细目、陈列艺术总体方案以及全景画创作小组的油画草稿。
198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词:“为解放东北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8年10月30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锦州召开,鉴于建馆委员会的任务已经完成,决定撤销建馆委员会。
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时28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委员、北京军区政委、建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振华主持典礼仪式,中顾委常委、建馆委员会主任伍修权代表**、国务院、*军委表示祝贺。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建馆委员会委员程子华,*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长春到会并讲话。
建馆后历史
纪念馆雕像
1988年12月6日,锦州市*下发(锦政发112号)《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移交市民政局管理的决定》。
1989年3月24日,锦州市民政局下发(锦民字9号)《关于“辽沈战役烈士陵园”归属“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的通知》。
1989年10月,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全面完工,对外开放。
1991年11月2日,举行朱瑞将军雕像纪念碑揭幕仪式。**委员、原建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军区原政委刘振华为雕像揭幕。原中顾委常委、建馆委员会主任伍修权题写了碑名。
1993年11月2日,东北解放烈士纪念碑廊在辽沈战役纪念塔前广场两侧建成,花岗岩墙体上镌刻着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49522位烈士的名字。伍修权同志题写了碑名。
1993年底,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撤销。
1997年4月14日,锦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锦编办发13号)《关于调整辽沈战役纪念馆隶属关系的通知》,通知内容为:新组建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为市*直属的县级事业单位。
改陈改造
2001年8月24日,*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在省长办公会议上指示:沈阳大帅府、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简称“一府三馆”)要进行改造。“一府三馆”改造工作由省建设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落实。
2001年9月6日,*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明鹏主持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领导小组。
2002年9月18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2002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撤展,停止对外开放。
2003年7月15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04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程竣工暨开馆庆典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
2005年8月16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在牤牛屯举行原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复原改造工程竣工仪式。
2008年2月29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2008年10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举行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修复工程竣工典礼。
4、纪念馆意义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怀念。馆藏丰富的文物和史料,成为辽沈战役研究和展示中心。革命纪念性建筑与现代园林融为一体,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旅游的胜地。
5、馆内陈列
馆内陈列
辽沈战役纪念馆现有国家一级革命文物25件,均系东北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其中包括陈云在1947年坚持南满斗争时,辽东军区后勤部长唐凯送给他的棉背心;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望远镜;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望远镜;东北局书记彭真1945年介绍于克去长春附近工作时签署的党员证明书,由伍修权翻译成俄文,以便通过苏联红军驻地时使用。
6、举办活动
纪念馆以“建设一流的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一流的全国著名红色旅游景区,一流的军事现地教学基地,一流的百姓休闲健身场所”为目标,坚持实行科学管理,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岗位技能、讲解、礼仪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基本讲解与特定场景、战役、故事讲解相结合。除接待正常游客外,还积极为机关、学校、企业、农村、部队等单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服务。先后举办了“走辽沈战役之路”夏令营、“*之魂”主题征文、辽沈战役知识有奖答题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百余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团,为中小学生作报告200余场,进一步拓展了纪念馆的功能。
7、所获荣誉
近20年来,纪念馆接待国内外观众和游客1100余万人次,特别是新馆改造后,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入馆观众突破60万人次。
先后被*和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革命“红色之旅”的经典景区之一;
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7年4月被省*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8、旅游指南
门票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8:30-17:00交通概况:乘5、11路和环路公交车可达。从火车站步行20分钟或乘人力三轮车3元即到。
上一篇: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下一篇: 瑞金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