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博物馆
丰县博物馆馆舍是利用原文庙改建的。明代重建的大成殿居全馆中心。该殿面阔5间19米,进深9檩3间12.2米,黄色简瓦屋面,24根楠木金柱,外檐斗拱,髹漆彩绘。馆大门是斗拱彩绘的牌坊门,东西厢房及殿后展室均为仿古建筑。全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2平方米。
中文名称:丰县博物馆
外文名称:FengxianMuseum
类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地点:江苏省丰县城解放西路七号
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982平方米
邮编:221700
隶属:丰县文化局
成立时间:1983年11月
现任馆长:荣静华
1、博物馆简介
丰县博物馆
博物馆成立前该县文博工作是由丰县文化馆管理。成立后,文化馆将所藏文物及文博工作移交丰县博物馆。丰县博物馆馆舍是利用原文庙改建的。明代重建的大成殿居全馆中心。该殿面阔5间19米,进深9檩3间12.2米,黄色简瓦屋面,24根楠木金柱,外檐斗拱,髹漆彩绘。馆大门是斗拱彩绘的牌坊门,东西厢房及殿后展室均为仿古建筑。全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2平方米。
2、展览设置
大成殿及东西厢房陈列新石器时期至清代文物550件,其中多为从丰县华山汉墓群出土的汉代文物。殿后展室陈列近两年征集的民俗文物364件,反映了该地区的衣、食、住、行及喜庆、祭典等方面的风物民俗。同时还展出了纺织等行业的生产工具近100件,纺织厅展出了从轧花、弹絮、纺线、络线、经线上机,织布等近20道工序的手工织布的全过程。馆内辟有临时展厅用于接待外地交流展出和举办本地各类临时性展览。另有60余块汉画像石和古石刻尚散存于庭院之内。
3、馆藏作品
馆藏文物有1600余件,有些文物资料反映了刘邦出生、聚众起义及其家族繁衍的部分情况。而数百件民俗文物反映了当地文化的鲜明特色。曾出版《汉高祖刘邦故里简介》。
汉画像石
丰县是徐州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汉画像石地区之一。其中出土于华山汉墓的一块,雕刻技法阴线刻法,画面上有三角纹、穿璧、长青树、双鱼等图案,具有西汉早期画像石的典型特征。
汉代错银龙首铜带钩
碑园
碑园是丰县博物馆藏的一部分,共收藏、陈列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期碑刻23件,宋“李氏世德碑”、金“敕特赐崇福院碑”、元石刻香炉较为珍贵,为二级文物。
①陶鼎。仿青铜器造型,器型规整、端庄,器表饰银灰色陶衣,似古铜色。通高18厘米,宽27厘米,直径21厘米,馆藏二级文物。
②铜龙首带钩。钩首作龙首形,钩身作琴面形,素面,背部有钮。长6.2厘米,重0.0116千克。汉代,馆藏三级文物。
③苍龙教子玉带钩。明和田玉雕,带钩上半部雕刻有一龙首,钩身平直,腹上有一小螭龙爬行,须在颌下撑起螭头,面对龙首,造型优美。长13.4厘米,宽3.2厘米,厚2.6厘米,重148克。
④双鱼纹镜。平顶钮,主题纹饰为双鱼纹,两鱼中间钮两侧分置对称的两朵如意云纹,双重素窄卷边。直径12.6厘米,重0.16千克。明代,馆藏三级文物。
⑤长宜子孙镜。圆钮,蒂叶被八内连弧纹包围,中间篆书“长宜子孙”四字。镜缘素面宽平厚实,是东汉时期铜镜较为流行的一种镜式。直径11.7厘米,重0.26千克。汉代,馆藏三级文物。
丰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国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22件。其中珍贵文物有陶鼎、汉代铜镜、清同治圣旨,李卫画像等。博物馆内有专门的展厅,陈列的文物资料反映了刘邦出生,斩蛇起义及其家族繁衍的情况。
长宜子孙镜
馆藏的李卫画像出自雍正时期,作者不祥。画像长2.15米,宽1.31米,设色精工秾丽,保存完整。李卫是丰县人,这在《清史稿》中有明确记录。他是清世宗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和田文镜同为雍正朝最受信任的封疆大吏。历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江总督以及直隶总督。此画像对研究清代人物画法、服饰和李卫其人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属馆藏二级文物。与此相关的文物是碑园内的一块李卫碑,高3.32米,碑底座有赑屃,碑顶书“圣旨”二字。这是1738年李卫去世后,乾隆皇帝于次年下旨立碑以表彰李卫累任封疆大吏,绩著兵农的事迹。
4、博物馆发展
丰县博物馆两边是红墙黛瓦,中轴线上大门门厅与院中大殿相望,阳光照射在黄色的琉璃瓦上,古色古香,庄重古朴,这里就是丰县文庙。丰县文庙曾在金末倾覆,元末复毁于兵火。明代洪武六年、宣德四年都曾予以重建,正德十二年又加以修葺。现在的文庙大成殿,是明嘉靖39年(1560)重建的,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这里还曾是丰县县委的驻地,后改为县委招待所,1983年丰县博物馆成立后,馆址就设在这里。
5、开放时间
暂时于节、假日及重大节日开馆,每天8:30-17:30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