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奈保尔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1932年8月17日—2018年8月11日),简写维·苏·奈保尔或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维·苏·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
姓名: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
外文名: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
别名:维·苏·奈保尔、V·S·奈保尔
性别:男
国籍:英国
民族:印度裔
出生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出生日期:1932年8月17日
逝世日期:2018年8月11日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主要成就:1971年布克奖1983年耶路撒冷文学奖1993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
1、人物简介
奈保尔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1932年8月17日—2018年8月11日),简写维·苏·奈保尔或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
1932年8月17日,维·苏·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
2、人物生平
1932年8月17日,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为英国殖民地)的查瓜纳斯一个印度婆罗门后裔家庭。
1939年,奈保尔一家人搬到了首都西班牙港。
1948年,奈保尔毕业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女王皇家中学。
1950年,奈保尔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修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定居伦敦为*撰稿人,曾为BBC做“西印度之声”广播员并为《新政治家》杂志做书评。
1955年,奈保尔在英国结婚并定居。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开始文学创作。
1957年,奈保尔发表第一部作品《神秘的按摩师》。之后陆续出版《埃尔韦拉的选举权》、《米格尔街》。
1960年代中,奈保尔曾在世界各地广泛游历。
1962年,奈保尔因《米格尔街》获得毛姆奖。
1964年,奈保尔出版印度三部曲之一的《幽黯的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
1971年,奈保尔因《*国度》获得布克奖。
1977年,奈保尔完成印度三部曲之二的《印度:受伤的文明》。
1979年年中,奈保尔取道亚洲大陆,以七个月的时间展开了一趟*国家之旅。而后花了10个月的时间,奈保尔写出了游记《信徒的国度》。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同年完成印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1993年,奈保尔获得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
2001年,奈保尔获得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2004年,完成小说《魔种》之后,奈保尔宣布封笔。
2009年,奈保尔从非洲的中心乌干达出发,先后经过加纳、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加蓬,最后到达南非,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旅行,并根据旅途中的观察写出了《非洲的假面具》一书。
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
3、人物生活
家庭
奈保尔
奈保尔出生在位于加勒比海的英属殖民岛屿特立尼达,他的祖父是英属印度的契约劳工,属婆罗门种姓。印度人在世界上向来以遵循本国文化而出名,但奈保尔的父亲西帕萨德却对宗教敬谢不敏,喜欢英国文学,并终生怀抱作家梦。奈保尔童年时,父亲常常会给他读自己特别喜欢的英国文学作品片段。比如莎士比亚的《尤利西斯·凯撒》,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在父亲的影响下,奈保尔从小就对英国文化充满向往。
婚姻
奈保尔和第一任妻子帕特相识于牛津校园。帕特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比奈保尔大17天,苗条矮小,善良温和。在双方家庭都反对的情况下,两人义无反顾地热恋,并于1955年结婚。奈保尔甚至没有准备戒指,帕特只好后来自己去买。结婚没多久,奈保尔就拒绝与妻子发生性关系,因为他认为性欲是可耻的,不该与真爱挂钩。而另一方面,他又经常出门嫖妓。他认为自己需要很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以获取写作灵感。在41年婚姻里,帕特一直默默充当他的助手、编辑,为他记录每一个写作素材。
奈保尔与英裔阿根廷女子玛格丽特·穆雷玛格保持了长达24年的情人关系。为了他,玛格丽特离开了丈夫和三个孩子。在他们刚开始交往的时候,因为奈保尔没什么钱,玛格丽特还得养着他。为了生计,离婚后玛格丽特甚至当了一个银行家的情妇。这个女人期望与奈保尔结婚,但最终没能如愿。玛格丽特三次因奈保尔怀孕,却只能三次堕胎。后两次,奈保尔甚至都不付医药费。她时常因为被他打得鼻青脸肿而无法出门。奈保尔结识第二任妻子后,立刻就和这位软弱的玛格丽特分道扬镳。1996年2月,63岁的帕特因癌症去世。两个月后,奈保尔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巴基斯坦新闻记者纳迪娜。
4、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创作时间 |
《通灵的按摩师》 | 小说 | 1957年 |
《全民选举》 | 小说 | 1958年 |
《米格尔街》 |
小说 | 1959年 |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
小说 | 1961年 |
《重访加勒比》 |
小说 | 1962年 |
《斯通与骑士伙伴》 |
小说 | 1963年 |
《幽暗国度》 |
游记 | 1964年 |
《守夜人记事簿》 | 小说 | 1967年 |
《模仿者》 |
小说 | 1967年 |
《失落的黄金国》 |
游记 | 1969年 |
《*国度》 |
小说 | 1971年 |
《过分拥挤的奴隶市场》 |
游记 | 1972年 |
《游击队员》 |
小说 | 1975年 |
《印度:受伤的文明》 |
游记 | 1977年 |
《大河湾》 |
小说 | 1979年 |
《刚果日志》 |
游记 | 1980年 |
《伊娃·庇隆归来》 |
游记 | 1980年 |
《信徒的国度》 |
小说 | 1981年 |
《寻找中心》 |
小说 | 1984年 |
《抵达之谜》 |
小说 | 1987年 |
《南方的转折》 | 小说 | 1989年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游记 | 1990年 |
《选择无家可归》 |
小说 | 1994年 |
《世间之路》 |
小说 | 1994年 |
《孟买》 |
小说 | 1994年 |
《不止信仰》 |
游记 | 1998年 |
《奈保尔家书》 |
通信集 | 1999年 |
《半生》 |
小说 | 2001年 |
《我们的普世文明》 | 小说 | 2002年 |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 | 小说 | 2003年 |
《魔种》 |
小说 | 2004年 |
《看,这个世界》 | 小说 | 2007年 |
《非洲的假面剧》 |
游记 | 2010年 |
5、作品简介
印度三部曲
幽暗国度
《幽暗国度》
作者: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李永平
出版年:2013-7
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他祖辈的家园,这个隐藏在幽暗阴影中的国度。奈保尔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
《受伤的文明》
作者: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宋念申
出版年:2013-10
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和失落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百万*的今天》
作者: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黄道琳
出版年:2013-11
奈保尔第三次来到印度。奈保尔以孟买为中心,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这一次,激昂的笔锋让位于冷静的白描,率意评断让位于原味历史,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大河湾》
作者:V·S·奈保尔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译者:方柏林出版年:2014-8
《大河湾》为V.S.奈保尔巅峰代表作,被媒体誉为“最后一部现代主义的伟大史诗”。故事讲述主人公千里迢迢跑来到大河湾上的小镇,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接触到的每一颗尘埃上,都似乎散发着梦想和未来的芬芳。但眨眼之间,他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奈保尔在《大河湾》中表现出的强韧的精神一如既往,亦一如之后:黑暗就是黑暗,奈保尔从来不屑为之描上光明的花边,以符合所谓的政治正确。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认为,奈保尔是康拉德的继承人。
《米格尔街》
作者:V·S·奈保尔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译者:张琪出版年:2013-7
米格尔街生活着一群有脾气、有盼头的小人物,他们兴高采烈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故事由十七个平行展开的短篇小说精心编织而成,各篇小说相对独立,但小说与小说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穿插,形成在纵横两个维度彼此交互的结构。《米格尔街》糅合了契诃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达岛居民即兴编唱的小调,确立了奈保尔作为幽默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作者: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译者:余珺珉出版年:2015-4
毕司沃斯先生童年时,父亲意外淹死,家里*卖掉唯一的房子,全家人各奔东西,他只能寄人篱下。他稀里糊涂地成了图尔斯家族的女婿,入赘进门时,随身衣物挂不满一颗钉子。一次又一次白眼和侮辱中,他只有一个梦想:有一栋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此他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房子的一生”,最后他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但是,这栋房子并不完全属于他……
6、创作特点
主题
奈保尔本人是出生在后殖民社会、定居于英国的印度裔作家,以他的边缘身份只能去融入西方主流社会,而不是去投入第三世界。他的作品多是以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社会为题材,表达他自己的看法。在小说的写作中,奈保尔是两种作家的合体,一只手深入第三世界的广阔疆土,另一只手缩回到帝国旧日的腹地,逆写帝国。
奈保尔
奈保尔有三种类型的写作,一种是带有追忆往事属性的小说《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通灵按摩师》等有毛姆的遗风,《浮生》甚至直接写毛姆的经历,这些小说都以故国为主要故事发生地,有头有尾,故事的走向跟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复原一个幻想中的家园世界,在幻想中他好像依然生活在他们中间,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万物的起源,经典如《米格尔街》正是这个家园的雏形。及至《通灵按摩师》已经开始出现另外的特质,奈保尔的诙谐、机警、荒诞的标志性风格已经形成。印度裔青年甘涅沙,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英殖民统治下的弹丸之地,上演了一串串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曾经屡战屡败,但这个具有离奇宗教思想的人认定冥冥之中上天对他的人生道路自有安排。在此信念的支撑下,他的人生故事变得诡异起来,摇身变成通灵大师,凭着一小点科学知识、一小点运气,为人驱魔,名噪四方,从一个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混混,实现“神人合一”、加入政坛,直至获得大英帝国勋章,被派驻联合国。但此时的他给自己彻头彻尾改了一个英国名字,已经完全忘却或者说不愿再记起自己曾经的出发地。奈保尔此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典型的故国人物,在展示他们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承袭自牛津的理性与故国图景神秘缠绕在一起,显示了交叉腾挪的力量。
另一种是游记,奈保尔有很多机会到英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去游历,1961年受到特立尼达*资助,第一次去加勒比海地区前西班牙殖民地游历,这开启了他的另一种写作方式,用作家库切的话说,这可能是一种写作上的不得不做的选择,“他没有幻想的才能;只有一个在微不足道的西班牙港的童年可供利用,没有什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记忆(这正是特立尼达让他失望之处,也是特立尼达背后的印度令他失望之处);他似乎没有题材”。正是在经历了多年辛苦写作之后,才终于像普鲁斯特那样明白,他一直都是知道真正题材的,而他的题材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和他作为一个在一种不属于他(他被告知)和没有历史(他被告知)的文化中成长的殖民地人想在世间找到一条出路所作的一切努力”。从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岸到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殖民地人,行走在新大陆上,让奈保尔获得了一次重新观看成长之地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游历都是他特立尼达故事的另一种延续。
更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奈保尔所衷爱的半自传体写作。在这些小说中读者很难厘清奈保尔与小说中“我”的区别,这也是奈保尔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出。《抵达之谜》里有一个模仿者,叫做皮顿的园丁,从外貌上看不出他有任何不合时宜的,可怜的或卑微的样子。体格健壮,挺着结实的将军肚,穿上正式的衣服,就显得十分体面。“他不是我概念中的园丁”,看上去是一个更加时髦的男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奈保尔十分专注地描写交代皮顿的家庭生活、日常劳动以及虚荣的小伎俩等。“我”有一次撞破了皮顿家生活的窘迫,皮顿不停遮掩,用傻笑掩饰尴尬,接着“我”就把另一个时空里的生活并列出来:小时候,有钱的亲戚来做客,我们强烈地显示出自夸、炫耀的本能,我们向更富有的人夸耀,虽然他们能够很容易识破我们的虚荣心。半自传体的写作释放了奈保尔剖析的热情,以及作为一个观察者的强大能量,它不断逼视被观察者和自我的生活,祛除最后的遮掩。《抵达之谜》中,作家以铸币工艺般的笔法讲述了乡间的“故事”和乡村衰败的景象,真切地展现了“日不落帝国”向“日落帝国”蜕变的过程和后果,并且把自我身世的迷茫和寻找嵌入这个乡间场景中。作家不断重复自己身为英国乡间的陌生人,有着陌生者的神经,又有着语言、语言史和写作方面的知识,但他能够在看到的东西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过去。绝望与无法完整表达的宿命,让如何书写变得无比重要,于是书写对奈保尔来说是一种躲藏,似乎在被看见的同时去躲藏。
奈保尔对第三世界的呈现不是严格社会学意义上考察,他有许多备受指责的观点。他大胆地谈论别人的信仰和宗教,也惹怒了许多人,但从写作上来说这无可指摘,或者用他自己的说法,写作,更准确地说,指的是洞察力,一种观察和感觉的方式。他说,用文学之眼,或者借助于文学,从这当中看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他身居威尔特郡乡间别墅期间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觉,还是穿越印度、非洲、马来西亚时,他都让读者看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跟随他的目光,流连峡谷里的山毛榉,野玫瑰、山楂、呆鹅,笨拙滑稽的仆人,游行中鞭打自己的人,肮脏的庭院,腥臭的排水沟,灰扑扑的擦鞋人,读者看到帝国的荣光,看到模仿者的尴尬,看到古老的宗教在一个个具体人身上的展开,徜徉在一个个沧桑的命运之上。奈保尔虚构的和写实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是两者的结合或混合)直接地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尖锐批评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有些流露了对现代社会和人类本性的怀疑。他对第三世界国家和民众(如对印度、非洲和亚洲*)的不客气的描写引起过争议;他对英国等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批判也曾遭到反驳。被人说他是在后殖民世界里流浪里的知识分子。奈保尔在各种自传体游记中,所展现的*自在的心态和随意伸展的触角,让在地的寻常故事具有了传奇的色彩。
风格
奈保尔的文字简洁节制,清爽利落,直来直去,有时显得冷漠。他的简洁里包含所有的复杂性,直来直去之中似乎很伤人感情。但是西方多年以来文章都以委婉曲折为主,读者已厌倦这种烦琐的品味,因此奈保尔的硬朗直接的文字便很令人着迷。奈保尔的语言因着各种躲藏,永远无法抵达的真理,罩上了谜语的雾,也就远离了语言的郊区,是一种含糊、复杂如城墙叠嶂一样的语言。这当然与作家无穷无尽的探索式写作,以及与之匹配的内心倾述寻找有关。这就是卡尔维诺所说的文学是福地,语言在其中变成了它真正应该具有的样子。
奈保尔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后殖*义时期,殖民宗主国对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控制和破坏,以及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这一文学风格和主题的确立来源于作者青年时代在牛津大学的求学经历。在牛津期间,奈保尔初次体尝了移民生活的贫困、孤独,深感自己如迷途的羔羊在异国他乡漂泊,心中苦涩难言。形成其文学风格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奈保尔长期在外旅游。旅游期间,他写下了《中间通道》、《在信徒中间》等多部作品。长期的旅行生活使他更深刻地观察了社会,也形成了他鲜明的文化旅行家的写作风格,更铸就了他原本就无根的,无文化归属的个人特质,使其成为“无国界”作家的代表人物。
奈保尔有很多可供谈论的方式,他的殖民地背景、他的西方主义眼光、他的第三世界书写、他对种族主义和历史的探究,还有他的语言、故事、写作方式。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出生之地到谋生之地,奈保尔的精神世界正是人们所经历、感受中漂泊的世界。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他在浸润了浆汁似的生活世界描绘中,包裹了一片片沧桑生命的辉光,他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记录着自己接触到的人,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他们隐秘的情感、躲藏的自我,以及奈保尔置身自己所观察世界的种种自反式体悟。这一点跟众多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作家不同,他不是那种像刀片一样插入现实的作家,而是包裹和浸润人们的作家。
7、人物获奖
2001获诺贝尔文学奖
1993获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
1983获耶路撒冷文学奖
1971获布克奖
1962获萨默塞特·毛姆奖
8、人物评价
奈保尔是英语文学大师。(南非作家库切评)
奈保尔的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被压抑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奈保尔的感知能力是最高的,而他的文体则为他表达这些感知提供了完美的载体。(英国小说家、评论家马丁·艾米斯评)
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纽约时报》评)
9、经典句子
当一个人开始拿他从事的事业逗乐时,你很难知道他是在笑还是在哭。——《米格尔街》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大河湾》
尽管我是一个作家,有赖于人们购买我的新书,但在我身上,买书就是浪费的观念还是保持了很多年。——《作家看人》
在印度,最容易也最应该被视若无睹的东西就是现实。——《幽黯国度》
生活真他妈的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来了,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坐着看着。——《米格尔街》
我们能看出我们所受的教育,只会把我们带进专业或职业上的死胡同。——《作家看人》
你总会遇到一个人,他不是你的谁,但有了他,世界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我们真正为之受到惩罚的谎言只有那些我们对自己说的谎言。——《*国度》
生命和人是谜团,是人真正的宗教,是灰暗和灿烂。——《抵达之谜》
人们无所不为,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争相追逐那些奢侈的科技产品,却不顾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宗教并不野蛮,其根基在于对祖先的尊敬。如果你的父亲过世了,你就要祭拜他。饮酒前,你得先给祖先们敬酒。传统的破坏以及文化约束的缺失,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对那些被殖民*东拼西凑组合进某个国家的乌合之众来说尤其如此。——《非洲的假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