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
2010年5月,湖北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2010年6月18日,湖北省农业厅、潜江市*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将于7月7日至8日在潜江市举办。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之乡”匾牌;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匾牌。
1、概况介绍
潜江小龙虾
湖北潜江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打造世界龙虾产业之都。他们按照“*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基地配套、协会组织联结、品牌战略推动”的产业化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而且使潜江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2008年,全市养殖小龙虾15万亩,产值达3.52亿元;小龙虾加工出口5.8万吨,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占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的74%,占全省小龙虾出口的65%。龙虾产业总产值达13.17亿元,为全市农民人平创收764.3元,占2008年农民人平纯收入的15.6%。
2、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潜江小龙虾 | 所属地区 | 湖北潜江 |
外文名 | Qianjiangcrayfish | 产品出口国家 | 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 |
3、产业发展
潜江小龙虾
潜江属水网湖区,域内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落棋布,拥有水面面积40万亩,发展水产业优势明显。潜江市委、市*按照“发展龙虾产业,建设出口基地”的战略思路,将龙虾产业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龙虾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以龙虾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潜江市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了潜江市水产品暨龙虾产业发展规划,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以华山水产、莱克水产、宝龙水产等三大核心企业为龙头,功能齐全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4、产业拓展
潜江小龙虾
在推动龙虾产业发展过程中,潜江市坚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一重点和关键,突出“三引”,促进龙虾产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政策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市委、市*明确提出,投资农副产品加工的企业,享受与外商、企业投资同等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电力、信贷等各个方面对龙虾加工企业给予扶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设立了熊口、浩口、后湖三个水产品加工园区,先后投资近3亿元对园区基础设施实行“七通一平”,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龙虾加工企业发展平台,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行市“四大家”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制度和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市加工园区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能力达16万吨以上。
市场引导,扶持龙头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由市*和主管部门按比例奖励性出资,引导全市11家主要水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网络,畅通市场渠道。二是由市商务局对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在争取自营出口权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上全程服务,打通国际市场通道。三是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系列化开发,增强企业盈利水平。
技术引导,扶持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武汉大学等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华山水产合作,开发出了甲壳素、何盐、壳聚糖等10多种新产品。2008年,华山水产投资5000万元新建小龙虾甲壳素、盐酸盐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项目,莱克水产投资4000万元新建小龙虾虾青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项目,均可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实施品牌战略,扶持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该市把培植壮大品牌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积极抢注商标。“良仁”、“楚玉”牌小龙虾、“闽鑫”牌鱼饲料被湖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确认为湖北名牌产品,“楚玉”牌虾仁获武汉农博会金奖,“潜江龙虾”被确认为全省农民满意优质品牌,“小李子”、“何凤仙”油焖大虾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该市正在申报“潜江龙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5、未来发展
潜江小龙虾
该市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运行机制,相继成立了水产品产销协会、龙虾养殖协会、特种水产养殖协会、荆楚渔业合作社等17家水产品中介组织,网络全市万余农户,拥有会员8000余人。中介组织既推动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又有效保护了农民既得合法利益,大力推动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同时为给潜江龙虾产业培养人才,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湖北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自2017年起,面向“潜江龙虾万师千店工程”,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培养普通专科层次的小龙虾产业技能型人才。
放眼世界:打造以潜江为核心的国家发展优势
2004年,湖北小龙虾出口突破4000万美元,首次超过江苏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出口加工基地,潜江小龙虾产品出口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同年7月,省*将潜江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纳入全省优势农业产业板块基地建设范围,潜江龙虾加工业开始集群式发展。2008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水产品8000万美元。水产品加工也突破了行政区域的资源范围约束,原料来源由原来的潜江市逐渐扩大到全国1/3的水产品养殖区域,加工品种由原来的“一虾”发展为“一虾多鱼”。莱克、华山水产还取得了国际龙虾市场第一话语权。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未有穷期。经过近10年的发展,龙虾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潜江市委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将潜江建成全国小龙虾繁育养殖、科技示范和加工研发“三大中心”,在国际淡水水产品市场全面打造以潜江为核心的国家发展优势。
6、相关报道
潜江小龙虾
据湖北日报报:2018年2月9日,潜江市虾味传奇等8家餐饮企业与市龙虾产业促进会签订“潜江龙虾”的标识使用授权合同,获准使用“潜江龙虾”商标。
这是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18年来,首次推出区域公用品牌。潜江市委农办副主任熊先忠称,这标志着潜江开始从卖龙虾转向卖品牌。“潜江龙虾”商标由潜江市委市*授权,由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获准注册,再许可给相关产业经营主体使用。今年的省*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潜江龙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根据合同,获授权企业可在产品包装、广告发布、推广展示等活动中免费打上“潜江龙虾”标识。市场经营主体需同时满足经营证照齐备、产品原材料或核心加工工艺源于潜江、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等四个条件,方能申请授权。
油焖大虾走红背后:小龙虾养殖户年入百万
据21世纪经济报:
舌尖上的乡村产业链:“虾稻之乡”生意经
记者新春返乡笔记
需求端的带动和一年盖过一年的餐饮火热,让潜江市正视小龙虾的带动力,并已将其确定为一个新产业,在全市大力推广。
2018年2月23日是农历新年正月初八,清晨6点,家在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李台村的肖肖就起床了,他召集3名与自己长期合作的雇员,将囤积在小龙虾养殖场的鳝鱼打捞上岸出售,为即将到来的小龙虾投苗做好准备工作。
肖肖的小龙虾养殖场有150亩,养殖2年后,已为他带来了超过100万元的纯收入,而在潜江市,这个被称为“中国虾稻之乡”的县级市里,类似肖肖一样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通过将小龙虾与稻谷进行连种,已形成小龙虾的养殖、收购、深加工、出口等全产业链条,通过终端带动起来的新型农业产业,产值逐步攀升,在该市的GDP占比逐年提高。
终端拉动的新产业
肖肖还不到四十岁,在同伴们看来,他一直不太“安分”,努力地要在黑土地里找到梦想。
2015年之前,全国已开始大范围推广农村的土地流转,比如在武汉市郊的农村里,土地被诸多大户承包,然而在潜江市的广袤农村里,年轻人出外务工,农田一片又一片的闲置,龙湾镇位于潜江市的西南部,距离市区较远的位置,让这个小镇里的信息也相对滞后,农田荒芜的情况更加严重。
不愿意外出打工的肖肖来到隔壁村的农场,承包了一片50亩的农田,每年进行一季小麦、一季稻谷的种植,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创举。但这种麦稻连种方式,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小麦和稻谷并非经济作物,其销售虽有国家兜底,但售价并不高。“一年下来,能赚个十万元就很不错了。”肖肖回忆说。
此时的中国大地上,一道被叫做“油焖大虾”的菜肴已开始走红,这道菜以小龙虾为原料,经过特殊烹饪后,形成麻辣、鲜香的口感,佐啤酒下肚,成为了炎热夏季的“热门菜”。
潜江市是这道菜的发源地,如今这道菜已走出去,在全国各地流行,“满城尽是龙虾壳”成为诸多城市一道夏季的风景。潜江市更将这道菜的“功夫”做到了极致,从2010年起,每年举行一届的“潜江龙虾节”从小规模、小范围逐步发展为大规模、大推广,形成城市品牌效应的同时,将小龙虾的概念在全国范围推广。
除了餐桌渠道,在深加工领域,将小龙虾的虾头处理后,形成的冻虾产品也成为潜江市小龙虾养殖的另一个销售渠道,而这类产品除了在国内出售外,还逐步向日本、欧美等国出口,成为潜江市出口创汇的一个新单品。这种需求端的带动和一年盖过一年的餐饮火热,让潜江市正视小龙虾的带动力,并已将其确定为一个新产业,在全市大力推广。
潜江市2016年*工作报告中透露,2015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31.5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而当年,潜江市GDP仅有不到600亿元,也就是说,小龙虾仅虾稻种植的产值就已占GDP约1/4左右,如果加上深加工和餐饮端的带动力,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产值至少占潜江市GDP的1/3。而虾稻共作模式被农业部誉为“革命性的创举”。这个数据还在攀升,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49.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