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灵丘县

科普小知识 2024-04-19 22:44:58
...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行政代码:140224

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352

辖区面积:2732km2

人口:约24万人

人口密度:84人/km2

邮政编码:037000

车牌号码:晋B

隶属政区:大同

1、灵丘概况

地理位置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地形地貌


灵丘县

灵丘地处黄土高原。由85.8%的土石山区、8%的丘陵和6.2%的平川三部分构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群山连绵,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西、北部山峰属恒山南延,最高海拔太白巍山主峰2234米,为群峰之冠,最低海拔独峪乡花塔村冉庄河出口处558米,此地被誉为“塞上小江南”。

水文

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华山河五系常流河。主干河流唐河是灵丘人民的母亲河,蜿蜒曲折,横贯全境,流长58公里,流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天然流量1.16亿立方米,河水基流量为2.41立方米/秒。

气候特点

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往往出现春旱;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常常遭受伏旱和冰雹的危害;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多雨年常造成大秋作物返茬和冰雪霜冻的危害;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对越冬作物不利。全县年平均气温7°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平均大于5°C的积温3329.5°C,无霜期一般在150天左右,最长为189天,最短为120天,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160天左右,北山、东北山一般为12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2.4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614.6毫米。历年不平均7.3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风力一般是四到五级,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2、自然资源

水资源储量丰富,地表水2.65亿立方米,地下水1.1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0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矿产资源优势:全县已初步探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12大类40多个品种,特别是金、银、铜、铁、锰、铅、锌、钼、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沸石、珍珠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锰矿资源在华北地区独一无二,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旅游资源优势:灵丘历史文化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景优美,区域文化独特。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处。其中以平型关战役遗址、北魏觉山寺、赵武灵王墓、曲回寺唐代石佛家群、桃花山天然溶洞、甸子梁空中草原、黑鹳自然保护区最为著名,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3、历史沿革

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属代郡,故治在今城关东5千米,相传以赵武灵王困死沙丘葬此,故名。


灵丘县

东汉光和初年别属中山国,寻废。北魏复置,属北灵丘郡,且为郡治,又于县境置莎泉县,亦属北灵丘郡,故治在今县境西。东魏天平二年(535)于灵丘县置灵丘郡,县属之,徙治今县城。北齐废莎泉县入灵丘郡。北周于县境置大昌县,属蔚州,且为州治,故治在今县境南。隋开皇初年废灵丘郡,并大昌县入灵丘县。大业初年废蔚州,县改属雁门郡。隋末陷废。

唐武德六年(623)复置灵丘县,先后寄治今阳曲、繁峙、忻州等县、市,贞观五年(631)还故治,属蔚州,且为州治。金贞佑二年(1214)升灵丘县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仍属蔚州。明、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年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8年属晋北专区。1961年复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大同市。

4、区划人口

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全县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

5、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33亿元,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13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52亿元,同比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9.27亿元,同比增长71.5%;财政总收入完成5.51亿元,占年度调整目标任务的102.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7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12元,同比增长17.56%;粮食总产量7.4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结构调整


灵丘县

2012年,灵丘县实施重点工程项目36项,完成投资51.54亿元,占年任务的140%。其中,寒风岭风力发电项目实现并网运营;唐河水库建设项目完成下闸蓄水;金地公司富锰渣技改项目完成工程总量的95%以上;春阳公司苦荞芸香苷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县城集*热二期工程全部完工;管道天然气项目实现入户供气。同时,其它项目也都顺利推进。

农村经济

2012年,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切实做到了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县实施了27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修筑护村护地坝3115米,改造危房1096户,日光节能温室达到2026栋,新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1处,实施农建工程70处,完成造林任务4.34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个行政村、1.2万人、3767头大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46亿元。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了95个村街巷硬化774公里,建成便民连锁店25个,农家书屋145个,农村体育健身场所64个,免费招收职高生918名。从2009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县开展的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全方位改善农村、农民的社会生活。两轮“五个全覆盖”实施的四年,是全县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四年,是全县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

6、城乡建设

2012年,围绕城乡基础建设,不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道路交通方面,荣—乌高速公路灵丘段建成通车,沙六线六合地—养家会段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固城—驿马岭段国防公路路基工程和总长26公里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全部完工,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70公里。城镇建设方面,继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新华街和新建南路道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迎宾北路、沙河南路棚户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县城“六横八纵”交通框架基本形成。东河南镇“百强镇建设”工程顺利启动。

7、社会事业

保障体系

2012年,全县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1.7万人,2.78万名60岁以上农民领取养老金1872万元,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生活补助金503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全县患者报销医疗费5754万元。每年1吨爱心煤按时足量发放,惠及到了全县所有低收入农户。

教育事业


灵丘县

全县改建、增设幼儿园11所,维修改造了57所中小学校食堂,上寨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招聘70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空缺岗位。全县高考本科达线386人,达线率17.81%。灵丘县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卫生

医疗卫生水平继续提高,武灵镇卫生院建成使用,县医院住院楼主体工程、史庄乡卫生院、独峪乡卫生院改建工程和17所村卫生所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计生

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通过了全省优质服务县验收。

文体

城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2012年361°中国乒超联赛和平型关大捷75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了全省体育“三下乡”健身行活动,完成了全县5个乡镇文化站的置换建设,启动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恢复了灵丘人民广播电台调频节目播出。

8、生态建设

按照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灵丘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推进城乡生态化,加快建设美丽新灵丘。一是加强矿山生态治理。要围绕建立非煤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标杆项目——总投资1.12亿元的独峪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工程,年内完成治理面积2000亩。二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按照“突出一个点,辐射五条线”的造林布局,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太行山绿化两大工程,实施通道绿化53公里,完成荒山绿化2万亩,发展仁用杏4000亩,栽植核桃2万亩。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生态园林格局。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今年要重点实施三大水利工程:完成唐河水库蓄水998万立方米;实施唐河河道治理16.5公里,实现河道蓄水;规划建设7.5平方公里的唐河湿地公园。四是加大企业污染减排力度。今年重点实施总投资1690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的宏伟公司烟气脱硫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的金宇公司氮气反吹除尘项目,启动机动车环保监测项目,淘汰银龙公司氧化锌生产线。

9、风景名胜

觉山寺


觉山寺

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三十里的悬钟山之中,悬钟山也称觉山。觉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溏河奔流于寺前,觉山屏障于后,寺外群山环绕,寺内古树参天,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殿宇巍峨。

觉山寺砖塔共分为塔座和塔身两部分:塔座四壁刻有砖雕,金刚力士威武雄壮,歌舞伎乐动作优美;塔身为八角十三级,塔内砌筑梯道可以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留有壁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

桃花山

桃花山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该洞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帘,有的如百折织锦垂慢,有的如披着盔甲的将军,有的像一丛丛新鲜的蘑菇,层层叠叠,生气勃勃。手捧仙桃,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来此一睹风采。蝙蝠洞位于桃花山北海拔900米处。该洞高大,四通八达。主洞深70多米,有六个出口,洞内数以千计的蝙蝠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洞顶,像一串串黑色的精灵,昼伏夜行,十分有趣。西侧洞的洞壁、洞顶天然形成的壁画,栩栩如生。

曲回寺


曲回寺

曲回寺又称哭回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文记载,曲回寺是五台山佛寺的下院,与五台山禅宗佛寺有密切的联系,开元二十一年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在此建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三百六十座佛塔,按照顺序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曲回寺附近的山岗、山脚、台地沟岔等地方,散布有墓丘状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每座冢中都安置着十尊左右的佛、菩萨、金刚、供养人等雕像。发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经模糊,但衣带清晰可辨。石像冢充分反映出中晚唐时期佛像雕刻艺术的纯熟。1937年寺院被日军烧毁,殿基、台、踏道、柱基还保存完好。现已查明的43座石雕像冢为研究唐代石雕艺术和的佛教史、美学史、雕塑史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广灵县

下一篇: 沙市二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