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镇
高堂镇隶属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位于县城郊区,地域26.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全镇总户数5393户,总人口为24393人,户籍人口23996人(其中:男12262人,女11734人),常住人口2161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4人。全镇人口籍贯都属汉族。辖西林、塘南、高南、树下、院前、高一、高二、高三、高北、群星、军寨、前寮等1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果林场,镇*驻高堂大道东1号,距县城8.4千米。
中文名:高堂镇
行政代码:445122118
身份证前6位:445122
长途区号:0768
邮政编码:521000
隶属政区:饶平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粤U
辖区面积:26.5km2
人口数量:约2.4万人
人口密度:944人/km2
1、地方简介
高堂镇
高堂镇位于县南部,东南与县城黄冈镇相连、东北与联饶镇交界,南与钱东镇毗邻,西北与樟溪镇接壤。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果林场,总人口2.4万人。这里山川形胜,人文灿烂,物产、旅游资源丰富,名优物产多,自古以来以“高堂菜脯”闻名于世。
2、行政区划
高堂镇区划
445122118200220前寮村委会
445122118201220西林村委会
445122118202220塘南村委会
445122118203122树下村委会
445122118204121院前村委会
445122118205122高南村委会
445122118206122高一村委会
445122118207122高二村委会
445122118208122高三村委会
445122118209122高北村委会
445122118210122群星村委会
445122118211220军寨村委会
445122118500220高堂果林场
3、地方人口
高堂镇
高堂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8449
男9555
女8894
家庭户户数4388
家庭户总人口(总)18076
家庭户男9265
家庭户女8811
0-14岁(总)4797
0-14岁男2630
0-14岁女2167
15-64岁(总)12151
15-64岁男6325
15-64岁女5826
65岁及以上(总)1501
65岁及以上男600
65岁及以上女90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193
4、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高堂镇地域属南海郡。
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义安郡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高堂镇地域属海阳县。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置义安郡,撤消海阳县。高堂镇地域属义安郡。
开皇十一年(591年)始置潮州。领义安、潮阳、绥安、海宁、义招五县。高堂镇域属义安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潮州为潮阳郡。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高堂镇地域属海阳县。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高堂镇域属海阳县。
明清时期置信宁都陈塘堡,高堂镇地域属信宁都陈塘堡辖地。
饶平置县后,隶属潮州府管辖。
民国元年(1911年)废潮州府,置潮州安抚使,旋改潮梅镇守使,辖饶平县,高堂镇属之。
民国(1921年)以后为钱东区所辖。
1977年,设高堂公社。
1983年,将高堂公社改高堂区。
1986年,将高堂区改高堂乡。
1992年,撤乡设镇。
5、物产资源
高堂镇
高堂镇传统农业是种植水稻,番薯、蔬菜。2012年全镇耕地面积10230亩,粮食总产量5725吨。萝卜种植面积5500亩,产量26400吨,菜脯成品量2500吨,带动农户5585户。特产是高堂菜脯,清末至民国年间,“金鸡牌”高堂菜脯享誉东南亚国家地区,潮汕籍华侨流传着“一个菜脯一条参”、“食着菜脯想家乡”。高堂菜脯产品先后获广州市首届青年“三高”农业产品优秀奖、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送展产品、北京市第三、四届国际农业产品博览会指定参展产品、虎门第六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潮州市美食节的“名小菜”、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等称号;2011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区域性地方特色品牌。
6、城镇建设
高堂镇西、东两侧为低山丘陵,传统村庄聚落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河流冲积平原,除塘南、西林两村呈分散点状分布,其余村庄主要依托高堂大道向外拓展,其中高北、群星、高三、高二、高一、高南、树下、院前等八个村庄已连绵成片,南部两侧主要为特色产业高堂菜脯深加工区,构成高堂镇镇区建成区,约占全镇建设用地面积40%。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压器2台,容量33万千伏安。小水电站1座,装机3台,容量350千瓦,年发电量207万千瓦时。自来水厂1个,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全镇管网铺设及主厂区扩容工程,日供水4000吨。全镇主道高堂大道及12个村全部安装上路灯。
7、附近景点
饶平金光寺
饶平县高堂镇群星管区的大岭山金光寺,自1989年以来重建,由吴楚君女居士为首辛苦筹资,住持释弘广等海内外善信鼎力捐款,辟山修路,削坡筑宇,殿堂众多,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引鹤泉清,为粤东梵宇新秀。
相传在唐朝时建有金光庵,后湮。仅残存墙壁。明初地理师“虱母仙”何野云来此相地,称赞是风水宝地,并留下在附近“鲤鱼上树时下葬必出贵人”之话。自1989年起,由邑人吴楚君女居士等发下宏愿,在此重建大规模寺院。逐年辟山而建,今已颇具规模,为饶邑添一较有气派的崭新寺院。
寺坐西北向东南,依山而筑,总建筑面积已逾千平方米,总投资有超千万元之巨。今已建成右边准菩提殿(300余平方米)、左边玉佛殿(200平方米)、后面两侧观音殿(200平方米)、泰佛殿(150平方米)及办公室、僧舍、斋堂等。观音殿内奉泰式千手观音铜像重3.4吨。准菩提殿大门竖有6支高大的雕刻精美的石龙柱,令人耳目一新。殿前摆一重达600公斤的铁铸大香炉,埕阔炉高,香烟袅袅。玉佛殿内供奉缅甸白玉佛,重达8吨,两旁供文殊、普贤菩萨像。泰佛殿内奉一尊大型泰国佛像,配阿兰、伽叶两尊者,还有大钟、大鼓。气势不凡,古色古香,装饰华丽,十分迷人。
该寺有一奇,就是引鹤泉,也称“岭东第一泉”。1989年,重建开工而挖土筑殿时,先发现一块高1米多、宽近米之石,酷似弥勒佛(已被加工后奉敬于弥勒殿内),后在石下发现两口相距约2米之泉眼,充沛异常,且甘洌甜淡,不仅供饮用,更为取之不竭的工地用水,奇妙无比,遂筑成两口井。人们因其北侧有鹤山,接连福建也有若干似鹤之山,而名之“引鹤泉”。1995年,潮州市委-部副部长陈贤忠名之“岭东第一泉”,并书刻成石碑竖立。
古岭寺
饶平县黄冈镇北郊栖云山东麓,即霞西管区古笃岭径之中的古岭寺,创自清(1644—1911)初,自1992年至1997年由住持释达悟尼师筹资重建告竣。它前临南海柘林港湾,后倚栖云山峰,山青水绿,灵秀以昭,犹有众多佳联妙墨刻寺柱,是礼佛和游览胜地。
寺之后座墙外,是一块天然巨石,石上刻一个“佛”字。石高6米,宽5米。清初,这里是一座小寺院,古道从寺后通往岭后各乡村,行人从此经过,必先祈拜然后才过岭,寺前设有开水桶,供路人饮喝。古寺后废。
饶平镇风塔
改革开放,百业俱兴。1990年,港、台同胞及乡间父老倡议于古迹上重建寺宇。经释达悟尼师艰辛筹资,善信者及乡亲慷慨解囊。该寺于1992年兴建大雄宝殿,越年竣工。后经4年续建,高地铲低,矮地填高,围墙筑楼,才全面完工。已共投资66万元(另外出资15万元修水泥路)。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寺坐北向南,三进格局。前厅为天王殿,塑有四天王坐像,各高2米。中厅为大雄宝殿,设置释迦牟尼佛祖坐像。后楼,下为地藏王菩萨殿,楼顶为准提菩萨殿。东厢筑一长方形二层楼。天王殿前一灰埕长20米、宽10米,并筑一小型放生池。其环境得天独厚,满眼青山,果树葱茏,清风明月,真是一处净土。
饶平镇风塔
镇风塔位于饶平柘林镇东北一公里处,地处风吹岭峡谷口。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千斤石葫芦,制作精美,周围用石板做环形面屏。始建于元代,历经600多年的天灾-而完好无损,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地方特产
高堂菜脯
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产于广东省饶平县高堂镇的菜脯更以其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群众喜爱。
高堂菜脯美味香甜,除萝卜质优外,还有其独特的腌制方法:腌制时,按萝卜数量的多少在沙地开挖一堀,腌制前,先将拔起的萝卜去掉叶片,放进盐水桶里浸泡片刻,捞出来之后将其一一排在比较平坦的地面上晒日,当天晚上再将萝卜片放进盐水桶浸泡片刻,然后收进堀里,并在每一层萝卜片撒上适量的粗盐,并用稻草将菜脯堀覆盖。这样反复操作两三天后,萝卜片已逐渐变得柔软了。接着,把萝卜片收进堀里,撒薄盐,并让一人赤足站在堀上轻轻踩踏,让盐粒渗进萝卜片中。隔日又将萝卜片摊于地面上晒日。再过三四天,将萝卜片一一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分别装进谷箩里,并撒上薄盐,盖上干净的稻草或甘蔗叶,再用石头压在上面,挤掉萝卜片里的酸水。以后将萝卜片排列在谷筐上或竹篱上连续晒日三四天,在萝卜片晒至八成干后,分别加上配料如八角末、陈酒、红糖,微加揉搓后装坛压实,坛口密封,大约一个月过后,便是气味芳香的高堂菜脯了。
青岚橄榄
橄榄,也叫“齐墩果”,花白色,果实绿色,长圆形。青岚管理区种植的橄榄品种较多,主要有丁香橄榄,茶滘榄、汕头白榄等优良品种。经过长期的改良,嫁接杂交,它兼蓄了各类品种的优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青岚橄榄品类,其果粒呈卵形,皮滑而薄,色青绿带腊黄,蒂部略带红色,顶端有小条纹,果皮上有小黑点,果基圆、略带邹纹,肉厚爽脆,食后清香回甘,无涩味。目前该产品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年产达50吨。而且该地区果品成熟后,从八月可挂果至春节前夕,挂果期长,因此经济价值极高。
青岚橄榄,深受潮汕地区人们的赏赍。果品初熟时,部分可采摘加工成甜橄榄,五香橄榄、甘草橄榄;或加入芝麻,葱花熬煮成“乌橄榄”,是人们喜爱的早餐佳肴,成熟时,可加工成品,亦可加入花生仁,楠姜、混锺成“橄榄屑”,可作菜肴。至腊黄时采摘,则是“香橄榄”。
糕烧番薯
糕烧番薯
“糕烧”是潮汕菜中烹制甜品的一种常用烹调方法,有点类似北方的“蜜浸”,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作初步熟加工,然后再将原料放入糖浆中文火烧煮(选用大煲锅)。“糕”在潮汕话中含有液体浓度高的意思,如潮州话中的“糕糕洋”就是这个意思,故糕烧的特点应该是糖浆的浓度比蜜汁高。番薯即地瓜、红薯,糕烧番薯便是一款采用“糕烧”的方法烹制的潮汕传统小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