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镇
盐井镇地处县城北部丘陵区的湘鄂边界,东联复兴厂镇,南抵雷公塔镇,西界宜万乡,北与湖北省松滋市杨林镇、*县章庄镇抵界。是湘北“九澧门户”通往鄂、川的“古栈道”要塞。历史素以“一足立三县”、“小沙市”著称。镇人民*驻盐井集镇和平街,距县城25公里。2014年末,全镇有5381户,人口18756人,其中男性9521人,占50.76%。
中文名:盐井镇
行政代码:430723105
身份证前6位:430723
长途区号:0736
邮政编码:415000
隶属政区:澧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湘J
辖区面积:67.2km2
人口数量:约1.9万人
1、地方简介
澧县辖镇。1954年建盐井镇,1956年改乡,1957年复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旋复镇。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东南岸,距县城23公里。面积67.2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驻盐井(又名伍家岗)。有公路直通县城。辖建设、和平2个居委会和伍家岗、金合、金桥、金城、太白、六角堰、宝塔、豹子、部家、一心、官桥、立民、大桥、清源、双岭、青龙嘴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盐卤和制陶、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籽,兼产豆类、花生、芝麻、鱼类。矿藏有岩盐、石膏、白垩土、黏土、膨润土。建有湘澧盐矿卤水工区,年采原卤150万立方米,由地下输卤管道直输湘澧盐矿制盐厂。
2、行政区划
盐井镇区划
盐井镇
430723105001121和平居委会
430723105201122伍家岗村
430723105203220张家场村
430723105205220分水岭村
430723105207220三圣庙村
430723105209220观山凸村
430723105210220豹子岭村
430723105212220张家当村
430723105213220白马庙村
3、地方人口
盐井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6667
男8618
女8049
家庭户户数5404
家庭户总人口(总)16254
家庭户男8378
家庭户女7876
0-14岁(总)2876
0-14岁男1440
0-14岁女1436
15-64岁(总)12222
15-64岁男6441
15-64岁女5781
65岁及以上(总)1569
65岁及以上男737
65岁及以上女83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749
4、经济发展
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1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340万元,工业总产值1576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16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42元。
5、生态建设
盐井镇成立环境自治协会助推生态家园建设
今年以来,盐井镇各村(居)先后成立了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自治协会,构建起了全民共治和长效自治新模式,推动了生态家园建设深入开展。
环境卫生自治协会由本村(社区)农户自发组织成立,通过*的方式选举负责人,实行自我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独立核算。协会主要以辖区内农户为本,全心全意提供环境卫生保洁服务,确保村庄干净整洁。主要承担政策宣传、公共保洁、废品回收、环境评比、卫生监督五大工作职责。
目前,该镇已成立9个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自治协会,并举办了业务培训班。下一步,镇*将指导各协会开展一次入组入户的废品回收行动,并将废品贩卖所得抵扣为该户的环境卫生费,以确保协会能够正常、长期运行。
6、新闻动态
盐井镇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
7月10日,盐井镇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邀请中国惠农网相关专家介绍当前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创业典型案例,讲解发展电子商务的作用和前景。该镇100多名种养大户、特色农产品经销户及其他商户参加培训。
7、惠民工程
盐井镇
4月10日,盐井镇伍家岗村文化休闲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道由县委、县*精心烹制的“送戏下乡”文化大餐吸引了近500多人驻足观看,成为了盐井镇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盐井镇党委、*以“文化兴镇”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阵地。一是修建伍家岗村农村文化休闲广场,配备篮球架、健身器材等附属设施,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支持;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看电视难问题。三是强化综合文化站建设,提升了服务群众能力。
狠抓文体活动开展,丰富文化生活。以综合文化站为平台,提供优秀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以党委、*为主导,举办文艺汇演、长跑、拔河比赛等大型活动。
狠抓基层骨干培养,壮大文化队伍。加强村级文化专干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引导群众成立业余文化团体,发挥他们“领头羊”作用,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8、新农村建设
农村变化多
环境美了,街道亮了,道路通了,我又“年轻”几岁了。这是盐井镇观山凸村群众伍学元今年来长挂嘴边的顺口溜。
走进盐井镇可以看到,遍地油菜花儿黄,绿树成荫排成行,道路、河流、房屋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更加美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居住在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生态家园里。盐井镇位于澧县北部,全镇集雨面积67平方公里,居民21000人。今年,该镇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建成了13公里的生态示范带,带动了全镇生态家园环境整治工作。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完成植树造林红叶石楠、樟树、桂花树、楠木、柑桔、杉树、松树21万株,公路绿化、扫障、护肩、清理侧沟44公里,铺设碎石3200方,新建垃圾池30个,垃圾填理场10处,清理垃圾500多吨,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实现了“村在林中,林在镇中,房在树下”的宜居环境。
为解决生态家园建设中资金问题,该镇采取以奖代投、项目支撑、群众参与、经营权买断的办法,创造了公路造林包栽种、包成活、包管护,确权给农户的“三包一确权”管理模式,村级买行了一个垃圾填埋场,一辆垃圾清运车,一名垃圾清洁工,一套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一名分管负责人的“五个一”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行走在绿树成萌的水泥道上,镇党委书记钟小东满怀信心地勾画起了盐井五年蓝图:通过走生态路,发生态财,把盐井打造成湘北柑橘大镇、生态美镇、旅游重镇,使盐井的水更绿、山更青、路更宽、街更亮、空气更清新
9、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
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十挡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地处澧阳平原中部、史前遗址分布最密集的澧水北岸,座落在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境内,1996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头山古城址距今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
城头山遗址总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从1991年至1998年,已发掘4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包括:城垣、城门设施、早期环壕和后期护城河;居住遗址、制陶遗址、祭坛遗址、道路遗址和墓葬遗址;城垣底层的水稻田遗址。
天供山森林公园
天供山森林公园是澧县唯一的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涔水河畔,东南抵金罗,南临王家厂水库,西北毗邻闸口,北与鄂南松滋为邻,属武陵山脉。该园前身为国营天供山林场,1992年3月批建为省级森林公园,1994年7月挂牌开园。全面面积73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
公园主要景区有仙女洞、夫人寨、天供寺等三处。仙女洞分三层,面积2万平方米,洞内奇景纷呈,鬼斧神工。夫人寨是李自成兵败江南时高夫人安营扎寨之处,山势险峻,关隘雄峙,古战场,兵寨、饮马井、练兵场、下马墩等遗迹犹存。天供寺始建于唐代,据传女娲炼石补天曾溅落一块石头于此,形似石,中有米,取之不竭,普救庶众,山、寺因此得名。
10、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保护范围:
澧县所辖张公庙镇、澧阳镇、澧南镇、澧东乡、道河乡、大堰当镇、大坪乡、车溪乡、涔南乡、雷公塔镇、梦溪镇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5′08″~111°55′43″,北纬29°30′12″~29°50′36″。
复兴苹果柚
苹果柚属地方性优良柚类品种,果实扁圆似苹果,故名苹果柚,以品质好、果汁多、肉质脆而深受人们喜爱。苹果柚是复兴厂镇特有的地方性柚类品种,因贺龙镇守澧州时称其味美且形似苹果而得名。皮薄、汁多、肉脆、风味独特的苹果柚不愁销路,现每亩收入已过万元。该镇把苹果柚作为高效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新建苹果柚园按每亩每年500元的标准对改种苹果柚的果农进行补贴,聘请了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徐兆林为苹果柚生产技术顾问,教授定期为果农解决生产过程0现的各种问题。果农按照《苹果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对幼苗移栽、高接换头、土肥水管理、采摘包装等环节严格把关。去年12月,苹果柚顺利通过省农业厅现场评审,捧回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今年8月,苹果柚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湖南澧县复兴苹果柚专业合作社澧县复兴厂镇的17个自然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园艺场、1个水库管理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6′31″~111°53′30″,北纬29°47′51″~29°52′46″。
澧县葡萄
澧县葡萄,又名澧州葡萄,湖南省澧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先进的种植科技和严格的标准生产管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品质优良,倍受消费者青睐。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县历史悠久。澧县以其独特的图1澧县葡萄种植基地
中华古老的灵气造就了社会对澧县葡萄的青睐,其优质葡萄在中国南方被人们当素有“北有吐鲁番、南有澧县葡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澧县葡萄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品种以巨峰葡萄为主,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产面积达到5000亩。20世纪90年代末,在湖南农大的支持下,常德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形成了澧县一大新兴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澧县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截止2009年,澧县已拥有涔源、农康、黄河三家葡萄专业合作社,社员3100多名,涵盖了全县所有葡萄种植户和经营户;优质葡萄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欧亚种葡萄1.2万亩、酿酒(刺)葡萄5000亩;拥有年生产50万株优质种苗的繁育基地1个、年加工3000吨的葡萄酒厂一座、库容200立方米的预冷库2座,面积500亩的葡萄休闲庄园2个;同时,有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主要分布在澧阳、张公庙、大堰当、小渡口等15个乡镇,2003年,湖南农业大学、澧县人民*、澧县农康公司共同研究“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澧县建立了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8年7月,澧县神州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