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回族民间器乐

科普小知识2022-02-14 19:50:45
...

回族民间器乐,是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2006年5月20日,回族民间器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民族器乐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唐太宗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及“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诗句,均是当时亲临古代宁夏灵州后对当地流行器乐的真实记述。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是直至20世纪却还在宁夏回族群众中流行。

2、历史溯源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从固原古代乌氏县之地出土的泥埙和有关史料证明,在古代宁夏已有古埙出现。上世纪80年代,在灵武磁窟堡出土的西夏“牛头埙”和我区著名哇呜传承人丁成材制作的“牛头哇呜”已经十分相似。而口弦在古代称为簧,深受很多妇女的喜爱,同时回族中还有很多关于口弦来源的民间传说,其中最动人就是六盘山回族姑娘“哈旦”发明口弦的故事。据说哈旦为了解救乡亲,被毒蛇咬伤变为哑女,后来发明了口弦用其代替歌喉唱歌。这也促使口弦逐渐成为妇女抒发情感之物,并形成回乡风俗。

“宁夏回族乐器长期在回族聚居区流传,形成了鲜明的回族传统文化特征,它们种类多样,比如哇呜就有泥哇呜、牛头呜、牛格格等,咪咪儿分芦管、单管、双管等,口弦又叫口噙子,有竹制和铁制两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羊头弦子、转鼓、木柄梆子等也在宁夏回族中流传,急需调研论证保护,这些乐器音色优美、形制优雅古朴,易学易用、便于携带,而泥哇呜、咪咪儿和口弦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两名*代表性传承人。

3、艺术特色

宁夏回族乐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回族乐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乐器难以出现的华彩。回族艺人制作的回族乐器似牛头,似小羊,其上装饰着回族的艺术图案、线条,雕刻着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们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故在宁夏回族中世代相传。有些回族乡村无论是年轻姑娘还是白发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则是吹咪咪、哇呜的好手,回乡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目前,头戴盖头、手弹口弦的回族妇女已被公认为宁夏回族的形象大使。

4、回族民间乐器

吹咪咪儿


咪咪儿

每至春暖花开,杨柳返青,河滩、地边、集市、庙会上,响起一种音色悠扬、近似琐呐的吹奏乐演奏声,这就是青海回族青少年所喜爱并擅长的民间乐器"咪咪儿"。这种乐器用无名指粗细的竹管自制而成,开有6个音孔,酷似笛子,但要竖吹;吹口处置有用嫩树皮制成的发音器(以"猫儿刺"枝干制傲的为最佳),利用薄膜震动发音的原理吹出声音,靠6个音孔的音阶加一个自身音阶共7个音阶奏出曲子旋律。咪咪儿分单管和双管两种,用来吹奏"少年"曲调最为适宜。

弹口弦


口弦

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在闲暇时节,每主夜幕降临,妇女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吹奏起动人的口弦,借以散心消遣,或寄托妻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思念,抒发她们深埋心底的复杂感情。

口弦多以黄钢、红铜或白银制成,形似当今妇女们常用的钢发卡。中间安有一根极其细薄的铜片,是发声器。口弦大小不一,有约寸半长短的,也有比其小的。吹奏时将口弦横嗡口中,以舌尖或手指轻轻拨动发音簧片,同时以口形的变化、呼吸气量的大小来调解掌握音程及音量。

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

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锃亮光滑,结实耐用,不易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

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声音。

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

回族姑娘一般都随身带着心爱的口弦,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姑娘还喜欢把口弦当做装饰品,拴在胸前第二个纽扣子上,一有机会就弹起来。有的独自坐在家里解闷、消愁;有的两人坐在一起抒发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赛,弹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调。如珍珠倒卷帘、骆驼铃、五哥放羊、脚户歌等等。

关于口弦,在回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宁夏六盘山地区有一个故事讲到,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有对象的回族姑娘,要强迫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个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了个口弦。

过去,回族妇女由于受到宗教教规的约束,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所以就用口弦来解忧消愁。现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回族姑娘高兴了就用口弦弹奏逗趣。有的以弹口弦为号子,找男朋友约会。

哇呜


哇呜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埙,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箫",是用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

回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埙"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

牛头埙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回族聚居区七八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都喜欢用泥玩做"牛头埙"。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在河边、渠土拜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芨芨秆,钻几个小孔。有一个吹口,有手按的四个小口。有些好胜心强的小孩子,还用油把这种"泥哇呜"的外形擦得光滑发亮,有的还放到砖窑里去烧,烧出来后结实、耐用、好看。

"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发出鸟儿的叫声。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两个人就出去相会。

198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艺人丁成才用牛头埙吹奏了一段带有回族念《*》风味的乐曲,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但由于牛头埙音域窄,不能表现快曲调,很难伴奏,合奏。为了将牛头埙搬上舞台,宁夏音乐工作者冯会耘同志在回族民间牛头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上圆下尖,上宽下窄,吹口为圆锥形的牛头埙,这种牛头埙由原来的五个音孔增加到十二个音孔。这样用口就可吹出五度音,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可演奏和独奏古今中外的一般乐曲。现在已经被搬上了舞台,深受回族人民喜爱。

5、文化保护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民俗土壤正在快速消失,回族乐器乃至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生存难题。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回族乐器有其出彩鲜明的诸多特点,是宁夏的宝贵财富,但由于一些原因也限制了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回族乐器多是手工制作,没有绝对的标准,一直以来也很少有作曲家专门为这些乐器作曲,没有演出曲目,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也无法和乐队表演很好地配合起来,这些都是需要面对并克服的突出问题。”该负责人说,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广泛关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加入到它的保护和传承行列中。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宁夏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回族乐器保护措施,比如认定传承人和命名宁夏回族民间乐器“传承代表人”、传承人、传承家族、传承民俗保护点等。目前,全区共有13个回族乐器传承点。文化和教育部门还主导将具有地域特点的非遗项目纳入当地学校教育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由传承人亲自授课,从小培养学生们对回族乐器的兴趣爱好。此外,自治区通过制定相应保护办法、公开出版回族乐器教材书籍、开展回族乐器邀请赛、对传承点进行经费资助等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对濒临失传的进行录影留声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回族民间器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下一篇:文水鈲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