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松
陈海松,1914年生于河南罗山,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年加入中国*,1934年11月任红9军政委。在长征中,陈海松率部南下川康边,参加了懋功、绥崇丹懋等战役。在攻打宣汉战斗中,他被敌人手榴弹炸伤右腿,但仍坚持不下火线,直至攻克宣汉城。当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时,陈海松才21岁。*等为红军中有这样年轻的军政委感到十分欣喜。 1936年10月,陈海松率部西征。1937年3月12日,在甘肃梨园口战斗中,为掩护总部和兄弟部队转移,陈海松率部与敌激战,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中文名:陈海松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大悟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1、人物简介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时,时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政治委员的陈海松才21岁。为红军中能有这样年轻的军政委,*等*领导同志感到由衷的欣喜。
陈海松,1914年生于河南罗山宣化店李陈洼村(今属湖北大悟)。1930年春参加童子团,任大队长。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春转入中国*。曾任红4军第12师36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9军第25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川陕苏区反“围攻”。在万源保卫战中,以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率所部坚守大面山135天,为粉碎*军队的“六路围攻”起了重要作用。1934年11月任红9军政治委员。1935年参加长征,南下川康边,率部参加懋功、绥崇丹懋等战役,其间,他经常和军长各带一两个师单独作战。在攻打宣汉战斗中,他一直在前沿指挥,被敌人手榴弹炸伤右腿,仍坚持不下火线,直到攻克宣汉城。他要求全军政治*都能指挥打仗,他说:“政治*一定要学会打仗,不会打仗的政治*是无法做好政治工作的。”
1936年10月,陈海松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一条山、平大古凉等战役战斗。1937年3月12日,指挥所部在甘肃省临泽县梨园口与*军激战。为掩护总部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顽强阻击数十倍于己之敌达六七小时之久,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3岁。朱德总司令为红军失去一位出色的高级指挥员而深感痛惜,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多次说,陈海松是四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如果他现在活着,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人民日报》(2006年03月13日第二版)
2、人物事迹
陈海松(1914—1937),大悟县黄站镇李陈坳人。1930年7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次年转党。
1933年春,陈海松任三十六团三营政委,不久升任团政委。“肃反”扩大化中被逮捕,开除党籍,在总指挥徐向前的干预下获释。在反击川军田颂尧的战斗中,他率两个连扼守阵地,抗击敌5个团的轮番攻击,激战三昼夜,歼敌1500余人。因立此战功,得以恢复党籍,复任团政委。同年7月,调任红九军教导队政委,旋又升任二十五师政委。在著名的万源保卫战中,他率部抗击刘湘主力,坚守大面山阵地4个多月,为最后粉碎*“六路围剿”作出重大贡献;所率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分别荣获总指挥部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奖旗。
1934年底,任红九军政委,与*红军会师后,转战数千里,身经百战,曾多次为战役全面创造出重大转机。
1936年10月,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相继渡过黄河后,组成西路军,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11月中旬,率军进占古浪,突遭马家军包围,孤军血战三天,古浪几得几失,虽歼敌2000余人,自身亦伤亡过半。古浪失利,陈被撤职。十天后,徐向前总指挥说:“陈海松是九军的核心领导,九军不能少他。”于是,他又复职回到九军。
1937年3月,西路军总部和三十军进驻梨园堡,九军担任后卫刚到梨园山口时,敌骑兵分两路追来;陈当即令部队抢占山口南侧的高地,堵击追兵,让总部和三十军安全转移;完成阻击任务后,他亲率警卫排冲上前沿阵地,拼死阻击敌人,掩护九军撤退,不幸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3岁,是当时红军中最年轻的军政委。
3、人物评价
朱德总司令多次对人说:“陈海松是红四方面军里最年轻有为的指挥员,可惜牺牲的太早了,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4、后世纪念
追悼会
1937年5月,在延安的宝塔山下,**为在西征中牺牲的陈海松等高级指挥员举行了追悼会。
诗歌
陈海松:年轻智勇军政双能
杨小春
年轻救国志高崇,
参加红军屡建功。
智勇双能文和武,
苏区矗立一奇峰。
2006年6月12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