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镇
三堡镇位于县城北面,治所与县城直线距离14公里。因镇*驻地三堡村而得名,2002年撤乡建镇。辖19个居民委员会,95个村民小组。3902户,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人,占总人口的1.71%。三堡镇不断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逐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狠抓务工人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年劳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
中文名:三堡镇
行政代码:620722106
身份证前6位:620722
长途区号:0936
邮政编码:734000
隶属政区:民乐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甘G
人口数量:约1.6万人
1、地方简介
三堡镇位于县城北面,治所与县城直线距离14公里。因镇*驻地三堡村而得名,2002年撤乡建镇。辖19个居民委员会,95个村民小组。3902户,159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人,占总人口的1.71%。全镇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镇所在地海拔2029米。属冷凉半湿润区。
2、行政区划
三堡镇
三堡镇区划
620722106200220库陀村
620722106201220团结村
620722106202220下二坝村
620722106203220展庄村
620722106204220全营村
620722106205220陈庄村
620722106206220下吾旗村
620722106207122徐庄村
620722106208121三堡村
620722106209220韩庄村
620722106210122易家新庄村
620722106211220任官村
620722106212220宏寺村
620722106213220何家沟村
3、经济发展
全镇现价农林牧业总产值5597.1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667.07万元,林业产值61.2万元,牧业产值868.91万元。财政收入283万元,财政支出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国道227线纵贯全境,交通方便。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0232人,占总人口的64.02%。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46人,应享受和已享受五保25人。村镇现有房屋69.39万m2,其中:居民拥有48万m2,人均居住面积30m2。通自来水18个村,19个村村村通汽车、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有电话1903户。年末耕地面积7.1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7.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61万亩,油料作物2.4万亩,蔬菜、药材等1.65万亩。果园1.28万亩。当年零星(四旁)植树2.4万株。大牲畜合计5302头匹,年末存栏猪9251口,羊1.12万只,鸡3.17万只。
4、地方人口
三堡镇
三堡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6080
男8282
女7798
家庭户户数3766
家庭户总人口(总)15409
家庭户男7850
家庭户女7559
0-14岁(总)4479
0-14岁男2324
0-14岁女2155
15-64岁(总)10983
15-64岁男5654
15-64岁女5329
65岁及以上(总)618
65岁及以上男304
65岁及以上女3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355
5、城镇建设
三堡镇不断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逐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狠抓务工人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年劳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三堡镇何家沟被确定为省列新农村示范点,为三堡镇新农村建设起好步、带好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止,三堡镇硬化村内道路13条22公里,新建高标准住宅2238户,修建户用沼气池400座,栽植云杉、白腊、榆叶梅等风景树22000多株,制作“文化墙”860平方米,架设电子防盗设备220户,*新农村建设已成雏形。集镇建设稳步推进。
6、城镇动态
三堡镇文化建设暖人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民乐县三堡镇以“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为主题,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闲时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镇依托乡村舞台、村社文化活动室等阵地,鼓励群众经常性的开展文化活动,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文化惠民演出、广场舞、戏曲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去年,该镇新建3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2个文化广场,硬化地坪2750平方米,绿化1100平方米,建设篮球场2个,架设路灯14盏,安装体育健身器材24件(套)。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景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而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1098年,曾为佛教胜地。室内卧佛涅槃像长34.5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部分以金银粉书写,保存完好,为佛门稀世珍宝。
双泉湖
双泉湖是临泽县*建设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距临泽县城5公里,距北环路1.5公里,距蓼沙公路900米,是以垂钓为中心,集娱乐、避暑、餐饮、游泳为一体的娱乐景区,总面积5040亩,其中水面面积1290亩。景区项目主要有水上公园、垂钓园、游泳区、餐饮娱乐区、千亩鱼池等五个小区,其中水上公园设有两层水上木船茶座,设有卡拉OK厅、酒吧等,另设有水上摩托艇,快艇及各种船只供游客游玩。垂钓区设置各类垂钓池10个,投放各类鱼种供垂钓。游泳区内建有1250平方米的游泳池一个。餐饮娱乐商业区设有酒楼。卡拉OK歌舞厅及各类商业网点和射击靶场。在草坪和水库大坝顶部设有蒙古包、音乐茶座和各类摊点,另在千亩鱼池内放养各类鱼种,不仅可供游玩、观赏,而且还可以供应市场。
马蹄寺风景区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临泽红枣
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临泽,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旷野荒滩种的都是枣树,临泽枣虽然不大,但其色泽、肉细、含糖量高、无虫蛀而闻名遐尔,红枣营养丰富,据测定:鲜枣含糖24%,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红枣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干枣,加工制成蜜枣、熏枣,脆枣、酒枣等,红枣还是重要的中药。此外,枣花清香扑鼻,是优良的蜜源,枣木质地坚硬,纹理致密,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好材料。
肃南牦牛
肃南牦牛是海拔2600米以上的寒山区特有的牛种,集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高山草原区。肃南裕固族群众特别喜爱牦牛,这与裕固族中流传的一个历史传说有关。据说裕固族的祖先甘州回鹘政权被西夏攻灭后,甘州回鹘余部-西迁出嘉峪关,游牧于今敦煌和*哈密一带,至明初洪武年间,吐鲁番察哈台后王出兵攻占哈密,进而骚扰嘉峪关外明王朝所设七个卫所。甘州回鹘后裔时为七卫所辖。饱受战乱之苦,思念故土,请示内迁获准,在大规模内迁途经沙漠时,迷路断水,大队人马面临绝境,部落中一老人告诉首领:牦牛识途,遂让一头黑牦牛引路,大队人马走出沙漠,找到水源并在祁连山下安居乐业。因此牦牛被裕固族人视为神牛而备受尊崇。
山丹羊肉
山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受理批文,并予以公告,它标志着“山丹羊肉”以其独特的品质、人文特征及自然因素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这是山丹县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山丹县是全省的养羊大县,群众历来就有养羊的习惯,近年来,该县以实现全省畜牧大县向全省畜牧强县转变为目标,着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科技服务三个体系,实施养殖规模化、畜禽良种品牌化、生产标准化、饲草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六化”工程,大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266.5万头(匹、只),其中,羊饲养量达到132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3.6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87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