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病军人》原文和翻译、《逢病军人》赏析与评价 唐代卢纶
《逢病军人》原文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翻译及赏析
《逢病军人》拼音对照参考
xíng duō yǒu bìng zhù wú liáng, wàn lǐ huán xiāng wèi dào xiāng.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péng bìn āi yín cháng chéng xià, bù kān qiū qì rù jīn chuāng.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翻译及注释
翻译
军人在行军的途中,经常患病,住宿下来又没有粮吃,只得忍饥挨饿。在这万里归乡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头发蓬乱,宿在古城哀吟,身上的创伤被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注释
① 蓬鬓:散乱的头发。鬓:头发。
② 长城:秦始皇修筑的古代军事工程,用来防止匈奴入侵,后来历朝多次翻修。
③ 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
逢病军人鉴赏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的形象。
诗中的伤兵退伍后,诗人很快发觉等待着伤病悲惨的命运。“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对赶路的人就越发难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谈何容易,离军即断了给养,长途跋涉中,干粮已尽。“无粮”的境况下多耽一天多受一天罪。 第一句只短短七字,写出“病军人”的三重不堪,将其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和盘托出,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第二句承上句“行”字,进一步写人物处境。分为两层。“万里还乡”是“病军人”的目的和希望。尽管家乡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但狐死首丘,叶落归根,对于“病军人”不过是得愿死于乡里而已。虽然“行多”,但家乡远隔万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连死于乡里那种可怜的愿望怕也难以实现呢。这就使“未到乡”三字充满难言的悲愤、哀怨,令读者为之酸鼻。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之幸,对于诗情是一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是一擒。由于这种擒纵之致,使诗句读来一唱三叹,低回不尽。
逢病军人创作背景
829年,诗人游塞北时,与一个患病军人返乡途中所遇,想到伤兵退伍的命运后所写下的诗。《逢病军人》翻译、赏析和诗意
行多有病住在没有粮食,万里回家还没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能忍受秋气进入创伤。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网友对《逢病军人》的评价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徐夤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黄滔
《逢友人》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黄滔
《逢病军人》原文和翻译、《逢病军人》赏析与评价 唐代卢纶
《嘉陵江》原文和翻译、《嘉陵江》赏析与评价 唐代薛逢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原文和翻译、《月夜有怀简诸同病》赏析与评价 唐代骆宾王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原文和翻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赏析与评价 唐代许浑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原文和翻译、《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赏析与评价 唐代许浑
《卧病(时在京都)》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许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