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恕院士详解烟大海底隧道项目 回应五大争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主任王
人民日报北京9月3日电(记者、黄、)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渤海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长期搁置的渤海跨海工程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在对项目建设的质疑声中,安全问题和项目的价值成了争论的焦点。在接受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和人民网强国论坛主办的“科技强国论坛”的“热点、科技、前沿”院士和专家带头人系列的第四次采访时,渤海海峡两岸(即海底隧道)战略规划研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就该项目的五个有争议的话题发表了看法。
争议1:建筑位于地震带是否合适?
王:深埋隧道线路方案不用担心地震的影响
一些反对者指出,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于8月22日发布了渤海穿越工程信息:“郯庐地震带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向东北方向延伸,贯穿*东部,全长2400多公里。它是东北亚巨型断裂系统中的一个主要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
对于这个问题,王表示,未来线85%将是深埋地下的隧道。隧道埋得越深,受实际地震的影响就越小。没必要担心地震的影响。隧道与地层之间没有缝隙,两者紧密相连。你可以摇我,摇我,没有活动的空间。他还认为,近年来四川等地频繁发生的地震证明了这一点。四川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没有一条隧道受损,但只有一条错位了。错位超过10厘米,这一刻过去了,没有任何问题。
争议二:有必要修建渤海海峡吗?
王:建设带动发展,修复为时已晚?
有人说渤海湾对客货运输的需求远没有想象的大。公共数据显示,2011年,渤海湾拥有101万辆/时,654万人次/时,其中89万辆/时在延连航线上运输,562万人次/时,占总交通量的近90%。根据渤海海峡两岸航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此前的预测,到2020年,渤海海峡两岸的潜在客流将达到3亿人左右。即使跨海通道占60%~80%,客流量也将达到180 ~ 240万人次。北京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建也指出,渤海海峡的建设并非不可能,但还不是时候,50年后可能会有较大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在20年后再讨论具体方案。
对此,王表示:“我们将在不考虑客运量的情况下修建这条铁路。我们将利用建筑来推动发展。完工后修建铁路会不会太晚?”他还指出,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东部沿海北部,产业和城市密集,是大陆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然而,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是一个有差距的“C”型交通。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东北与华东之间的交通联系不畅,制约了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王进一步表示,海底隧道的建设将把有缺口的“C”型交通转变为四通八达的“D”型交通,从而形成一条从黑龙江到海南11个省市的5700公里的华东铁路和公路交通大动脉。因此,焰炟海底隧道的建设对于疏通南北交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沿海经济和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争议3:如果施工既困难又安全,如何保证?
王:施工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已经解决
王说:“隧道的技术和安全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为了降低海底隧道的施工风险和技术难度,王提出采用深埋隧道方案,尽可能减少隧道断面。海底隧道埋深约80米,呈“W”形纵剖面,最大坡度为18‰。
王认为,即使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下,施工也是可以提前检查的。服务隧道可作为超前导洞,先行施工,查明详细的地质条件。在不良地质情况下,服务隧道可用于对主隧道进行各种超前预处理。长隧道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对此,王表示,隧道施工将采用敞开式全断面掘进机(TBM)加钻爆法。在地层较好的地方采用掘进机法向前掘进,在地层较差的地方采用钻爆法。他说:“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尽管有许多困难,但就目前的建设条件而言,可行性是没有问题的。
争议4:大型项目对海洋环境和生态有不利影响吗?
王:隧道与生态环境无关
焰炟海底隧道会穿过海底并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吗?许多环保主义者对此深感忧虑。王认为这个问题是“最不用担心的”。他比较了跨海大桥和跨海隧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王说:“下面隧道的修建与生态环境无关,桥梁也无法修复。青岛至黄岛跨海大桥建成后,桥墩的阻力非常大,减缓了水流速度,将原来的无冰海湾变成了冰,形成了垃圾带。这是建造跨海大桥造成的生态破坏。”
王还解释说,与桥梁建设相比,海底隧道占地少,不破坏环境,使用的钢材比桥梁少,总造价比桥梁低,经久耐用,维护费用相对较低。他指出,海底隧道的建设将采用深埋的方法,即至少在海面以下100米,对地面影响很小。但是,如果桥被高架桥取代,码头被撞毁,又怎能不影响海洋环境呢?
争议5:跨海通道的成本太高,不足以抵消收益吗?
王:十年后货运利润有望回归成本
据报道,这条焰炟隧道的总投资估计为2600亿元。反对者认为2600亿元人民币的跨海通道太贵了,弊大于利。对此,王表示,货运将为铁路运输带来更大的利润。焰炟海底隧道连接东北至华北和华东,物流运输量将大幅增加,这是收回投资的最重要途径。
“跨海通道建成后,一年内收入将达到200亿元,货运将非常有利可图。”王认为,如果取消160亿元的返利,剩下的利润是分不开的,因为隧道的维护和维修将是跨海通道建设的一笔巨大费用。他还预测成本可以在10年内收回。
通过向乘客收取高额费用有可能实现快速返回吗?对此,王表示,收回成本的办法不是提高运费,而是通过缩短公里数和节约燃料来实现利润。
王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一旦海底通道建成,中国东北、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大经济区将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紧密相连,与全国和东北亚形成巨大的市场网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原题:王解释“焰炟海底隧道”工程应对五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