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黄草编
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世界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黄草,具有光滑、柔软、坚韧等特点,用黄草编织的草制品既美观大方,又轻巧适用,是上海的传统特产。
中文名:嘉定黄草编
分类:编织品
产地:上海
1、简介
嘉定黄草编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其织品种类达20个大类上千个品种。上海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中外的黄草之乡,所产的黄草光滑、柔软、坚韧,非常适合作为草编的原材料。用黄草编织而成的草编制品如草编包、草鞋等既美观大方,又轻巧适用。1861年-1879年(清同治年间),形成了以徐行镇为中心的黄草编织区,成为当地农民一项主要的家庭手工业。
2、由来
嘉定黄草编
3、特点
徐行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光滑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并且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嘉定黄草编织的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又是工艺制品,亦是自然环保产品。黄草编织堪称嘉定工艺美术制品一绝。
4、材料
黄草编织可谓慢工出细活,各类织品以“模子”为衬,编织时间依网纹复杂度而异。编织一个简单的提包大约耗时一天,而复杂的提包耗时两天也未必能完工。早期的黄草编织以黄草为原料,织品以鞋、包、盒为主,方形、圆形、腰形、六角形的包、盒配以简洁的文字或花鸟山水图,网眼、镂空、密编交错结合,或镶边或嵌花。后来,依据物品的功能、编织的样式和草质的特点,草编的取料也拓展开来,黄草皮、黄草壳、黄草蕊、蒲草、关草、江草、芦苇,甚至水葫芦也成为编织的主要材料。
5、历史发展
嘉定黄草编
清末,嘉定黄草拖鞋畅销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广州、福州和香港等地。1920年,上海的洋行和当地的商人设站收购黄草制品成批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当时的品种除鞋子外,还有提包、盆垫、杯套等数十种。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草编织工艺在华亭、徐行、澄桥、樊桥等周边乡镇广为流传,草编的提包、盒子、拖鞋、鞋垫、椅垫、杯垫、垃圾桶等各色工艺品和生活用品题材广泛,成为这一带挣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那时几乎没有一个没学过草编的,大多数人上小学、中学的学费可都靠它来支付。但随着社会发展,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还在编黄草的大多是老人。曾经让嘉定妹子争比心灵手巧的草编,正渐渐遗失在她们的记忆里。
6、发展现状
由于上海徐行草编制作过程是纯手工业,不能形成规模生产,经济效益低,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原来的编织手大都已转业。徐行草编是中国独有的手工艺品,尽管已有近千年历史,但由于黄草难于长期收藏保管,传承作品量较少。有代表性的草编作品只能看照片,效果大打折扣。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已凤毛麟角,目前仅剩一些农妇闲暇之余编织一些草鞋提包零星售,没有一个稳定的群体。由于嘉定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片黄草正在消失,徐行草编的原材料更加匮乏,亟待保护。徐行草编正面临着后继乏人和中断的濒危状态。
7、草编手艺人
草编艺人
老人们编织的黄草工艺品,曾出现在北京、成都等城市的展览馆,也跨越过海峡,参加过*的展会。在*,一双双草编拖鞋受到追捧,展会开幕不到一小时,所有草编拖鞋就被抢购一空,其中不少买家是定居*的上海人,他们说:穿着这些草鞋,就像踩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如今,老人们编黄草再也不是为了生计,她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手指上长着老茧,但是心里过得适宜。她们不知道,她们之后,草编是否还能延续;她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展现这项穿越千年的指尖艺术,给世间留下更多黄草的清香。
顾月香、顾惠珠、高秀娟、朱丽琴和盛雪娟是徐行草编工作室的职业草编手艺人,从十一、二岁开始,她们就开始学习编黄草。她们的作品花色细密、平整流畅,走进过世博会,也曾远赴*参加展会,受到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