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到底,坚持到底”
"合成一种蛋白质!"
没有人能清楚地记得谁喊了这句话。然而,许多人记得那一天,他们都记得当声音刚刚落下时的寂静,然后每个人都称赞它。
那是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化学研究所)的9人,包括王英来和邹承鲁,举行了一次高科技研究小组讨论会,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也许没有人能想象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创新之一在这一刻播下了种子。
“0比1”测试题
尽管胰岛素是一种只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但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地合成了蛋白质。《自然》杂志预测:“合成胰岛素将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当时,中国在蛋白质合成方面没有经验,唯一生产的氨基酸是味精。在访问中国期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蒂塞乌斯说:“你可以从书中了解原子弹,但你不能学习合成胰岛素。”
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0比1”测试问题——原材料和试剂的供应、技术方法的建立和研究路线尚未确定。在全人类的伟大著作中,我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对这项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邹承鲁曾经回忆道:“今天的肽链合成技术与我们的时代真的不同。”在今天的研究条件下,研究人员只需要在合成器上设置一个程序,添加所需的氨基酸和其他试剂,按下按钮,他们就能在几天内收获所需的肽段,“但那时的蛋白质合成,即使是像胰岛素这样的小蛋白质,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965年9月17日上午,少数科研人员进入狭窄的实验室,而其他人则在另一个房间焦急地等待着。直到生化研究人员杜宇昌从实验室走出来,手里拿着水晶般透明的合成牛胰岛素晶体——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研究人员立即给每组48只小鼠注射了天然胰岛素和合成胰岛素。结果,两组小鼠都跳了起来——这是动物体内胰岛素过量时的痉挛反应,证明合成胰岛素具有与天然胰岛素相似的生物活性。
“跳!跳!”欢呼声再次响起。
"这一刻真的令人难忘。"邹承鲁说。
这项原创工作开启了人工蛋白质合成的时代,也在寻找生命的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然而,这一步实际上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脚下。
“合成胰岛素项目持续时间长,合作单位多,水平高,可作为科研组织模式和实施‘0对1’重大科技突破的成功经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党委书记穆荣平告诉《中国科学日报》。
解决关键问题的一系列协调努力
从1958年到1965年,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七年也是新中国进行各种探索的七年。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的创新和研究并没有以恒定的速度前进,而是经历了许多波折。
从1958年到1960年,整个国家都处于“*”时期。合成胰岛素项目的规划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强烈的时代色彩。
“每个人都怀着革命的激情努力工作,并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该所)研究员、合成牛胰岛素项目参与者徐洁成告诉《中国科学》。
一方面,在国内科研基础十分薄弱的时候,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敢于拿走世界尖端科学的明珠,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制度的优越性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奇迹。这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蛋白质合成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宝贵的精神基础。
然而,另一方面,“*”时期的特殊气氛也将胰岛素合成项目带入了所谓的“大规模陆军作战”阶段。自1960年5月以来,来自不同研究单位的400多名研究人员和学生形成了“混合编队”。
在“大型军团”的工作流水线上,研究人员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度过。他们中的一些人把他们的床上用品搬进了实验室,他们不怕有害健康的有毒物质。
尽管学生的精神和革命热情是有价值的,但对于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说,它们还远远不够。“参加研究的学生日夜加班,但他们不明白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纯度必须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如果没有经过严格分析和鉴定的中间体被用于下一步反应,就不能确定它是否是预期的目标产物。”参与这项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叶云华后来回忆道。
1960年6月,他们宣布合成人工胰岛素,但在随后的测试中,该产品没有显示出预期的生命活动。
人群战术失败后,研究小组开始大规模精简。中国科学院系统只留下生物化学研究所和有机科学研究所继续解决关键问题。研究机构由合作团队协调。但是“三年自然灾害”很快就会到来。"虽然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但没有明显的进展."徐杰成说道。
这种转变发生在1963年。在今年的全国天然有机化合物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和化学系召开了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会议,并决定恢复合作。"事实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工作是在1963年以后完成的."徐杰成说道。
胰岛素的结构包括两条肽链A和B,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经过讨论,B链由生化研究所合成,A链由有机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合成。在合成A链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对合成路线有很多争议,但他们成功地消除了一系列困难。
穆荣平认为,国内顶尖团队的长期合作、对科研总方向的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及科研人员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是无价的。
“敢想敢干”到底
合成牛胰岛素的胜利不仅震惊了世界,也给了中国科研界一剂强心针。许多人碰巧认为,既然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现象的两种重要基本物质,“合成蛋白质”已经成功了,那么“合成核酸”也应该提上日程。
1964年8月24日,*主席指示“研究生命的起源”。因为在这一天,合成核酸项目的代号是“824”。
1968年春,“824”工程正式启动,以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76个核苷酸为合成目标。核酸合成比蛋白质合成更困难。尽管在胰岛素合成方面有着宝贵的经验,但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尝试已经持续了13年。
“到1973年,我们仍在做基础工作,没有开始合成碎片。每个人似乎都毫无头绪,非常焦虑。”合成核酸项目的参与者、有机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海宝回忆说。
在步履蹒跚的时刻,一些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甚至暂时停止了。合作于1974年重新开始。经过讨论,合作小组的专家们决定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当研究人员沉浸在他们的研究中时,时代的剧变从未停止。*结束后,中国走出了持续十年的“黑暗时刻”。改革开放的东风突然来临,带来了久违的新鲜空气。“824”项目也在1979年12月通过连接3个大片段完成了3’末端半分子的合成。
由于当前出国的潮流,一些主要成员渴望出国。有人甚至说,由于当时已经完成了核酸3’端半分子的合成,这表明人工合成核酸的方法是合理的。这一半已经使用了11年,完全合成还不知道还要用多少年。继续这样做只是浪费人力和金钱。
这时,协调小组副组长、时任有机研究所所长的王友在与领导召开会议后,郑重提出要把协调进行到底。
“制造完全合成的核酸与半合成完全不同。根据西方的说法,“另一半是上帝赐予的”。如果核酸可以完全人工合成,这意味着生命并不神秘。人们可以用无生命的东西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生物,并表现出完整的生物活性。”他说,“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用不了多久。”
当人们的心稳定下来后,他们又坚持了两年,终于在1981年11月完成了从酵母中完全合成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工作。
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人工合成核酸,从1958年到1981年,这是中国20多年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科技由穷起步、困难与辉煌的时期。这两项成功不仅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科技界的地位,而且培养了人才,发展了学科,促进了产业发展。
在穆荣平看来,合成胰岛素和核酸的科学研究课题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自然,这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研究目标。解决世界科学基本问题的科研成果无疑是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可以说‘选题’决定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命运’。”
现在回想起来,人们常常感叹,在那些日子里,这些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与会者的发言中,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真诚合作和科学精神无疑是他们达到科技高峰的最终保证。正如徐洁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所说,“将敢于思考、敢于实践的革命精神与严肃、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理想不是乌托邦。”
上一篇:干湿两用粉饼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饮水桶抽水器品牌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