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枸杞
青海枸杞杞生长在青藏高原2000-3000米以上的河岸、灌生及山坡荒地,属纯野生的一种茄科植物。青海枸杞杞具有颗粒大、色红、肉厚、含糖量高、味甜的特点,是纯天然,无污染,非人工栽培的高级补品。以诺木洪产的柴达木枸杞的最为出名,青海枸杞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属补血药类。其糖分和安基酸含量都高于宁夏枸杞,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诺木洪枸杞曾获得国家“优质产品”称号,但青海枸杞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1、产品介绍
青海枸杞又名柴杞,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色红粒大,果实卵圆形,籽少、肉厚,大小均匀,无碎果,无霉变,无杂质,品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柴达木枸杞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诺木洪和德令哈周边地区其中诺木洪种植面积最大。因高原独特的环境在柴达木盆地生长的枸杞更多的时候被称为“诺木洪”枸杞。柴达木盆地光照时间长达10个小时昼夜温差达12摄氏度还沐浴着丰富而独特的唐古拉山脉的雪水而且种植病虫害少这些都是适宜枸杞生长的环境因素。不仅如此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洁净水源、土壤无污染、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因素使这里生产的枸杞品质达到国际同行业最高标准。和宁夏枸杞相比柴杞颗粒更大、肉质更加肥厚饱满、色泽艳丽、味道甘甜而且营养物质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也很高。据青海省质量监督检验所测定“诺木洪”枸杞的总糖含量高达53.6%-59.6%。在柴达木盆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中还生长着野生的黑果枸杞。经测定黑果枸杞含17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其中钙、镁、铜、锌、铁的含量。
1
柴达木枸杞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给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建立起了绿色屏障。据了解,青海省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省林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柴达木地区以枸杞、沙棘等经济林种植为模式发展后续产业的发展思路;2002年,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青海省开始在柴达木盆地沙区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地在沙化土地上人工营造、发展枸杞经济林,达到生态防护和经济效益兼用的目的。至2007年,共营造枸杞经济林5.55万亩,其中4.33万亩已有产出。
但由于产业化起步晚,缺少大规模人工种植的环境,生产规模小,种植面积远远少于宁夏等其他枸杞产地,一直没有形成市场优势。为此,青海省积极探索和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着力培育特色农牧业产品,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将青海枸杞产业引向集约型和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青海枸杞的主产区——青海诺木红农场,地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北麓,平均海拔2700米,年降水50-80毫米,日照时间长达15小时/日,气候干旱,空气相对湿度40%左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雪域的诺木洪河的滋养了这一方远离尘嚣的戈壁绿洲。同栽培品种前题下,诺木红枸杞的平均干果单果重较中宁产区提高40%以上,总糖提高15%以上。当前,每公斤干果平均售价较宁夏中宁地区高7元以上,综合生产成本较宁夏中宁低3元以上,公斤种植收益不但远高于中宁,而且在全国各产区中独占鳌头。
3
在巨大的经济收益诱导下,大量的资本投资诺木红农场的枸杞种植业。该场枸杞种植由2004年的零面积飞速发展到2011年的6万亩,截至当前,诺木红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枸杞连片种植最大面积的产区,当前农场已成为青海枸杞的集散地。在农场的引领下柴达木枸杞产业由2004年的零发展到2011年的挂果面积15万亩以上,青海产区成为我国诸多枸杞产区中的新星,近两年在全国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中宁,青海货占据整体交易额的1/5以上,公斤售价高出中宁枸杞7元以上,每当青海枸杞下市,其他产区枸杞的销量就会持续下滑,青海产枸杞已在全国枸杞干果的产能与的定价权上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青海的枸杞产业缎段年的异军突起,已威胁到宁夏的霸主地位。价格优势
枸杞干果的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枸杞的商品等级率,果粒越大、平均单果重越重,市场价格越高。青海诺木洪枸杞在国内中平均单果重最重。截止当下,以种植宁杞1号为例,诺木红平均单果重1.19克左右,远高于宁杞1号的0.68克左右,鲜干比4.0以内,远小于宁夏中宁的4.5~4.8;1~4龄的头两批干果混等粒数每50克190~230粒,远优于宁夏中宁地区的300-350粒/50克,甘肃靖远地区的260~290粒/50克,在全国范围内独占鳌头。果粒的显著增大,将青海枸杞的干果公斤售价在宁夏枸杞价格的基础上提高了7元以上。
行业内有传闻讲柴达木盆地土壤高钾,灌溉用水高钾高矿化度是青海枸杞果粒大的关键原因,但据诸多相关研究单位多次检测结果表明,诺木洪地区土壤与灌溉用水与宁夏的黄河灌区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以灌溉用水的矿化度水平而言远低于宁夏同心地区清水河的矿化度,也显著低于固原、兴仁等井灌区;以土壤含钾量或含综合含盐水平而言,诺木洪的高产地块多为多年改造长期种植小麦等大作物的熟地,土壤养分与于宁夏地区的传统种植区域并无太大差异,许多位于戈壁滩、土壤基础肥力基本为零的新开地,通过一到两年的改造,同样可以生产与熟地相同果粒大小的枸杞。
青海枸杞的粒大且甜源自其特殊的光热资源与特殊的气候。
枸杞属强阳性植物,在适宜温度下,日照强度越强生长越好,花量越大坐果率越高,果粒越大,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开花最适宜温度为17~22℃,果实发育最适宜温度20~25℃,生育期低的空气湿度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花果期适宜温度是果实膨大的关键。
表一
以年平均温度最高,无霜期最长的诺木红地区为例,该地区历史年平均降水28毫米,阴雨天极少,枸杞主要生育期6~9月份晴天日照强度10万勒克司以上,枸杞花果期6~9月中最高温月份7月的最高温度23.9、最低温度11.8℃,空气湿度35%,最适于枸杞的生长。远优于宁夏地区枸杞主要花果期的最高温度27.3℃,最低温度16.5℃,照度8~9万勒克斯,空气湿度60%。
强辐射与大温差为青海枸杞的“大”打下了的基础还造就了“甜”植物机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多少在适宜条件下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能量物质的积累。10万以上的照度,6~9月份15个小时左右如照时间,10℃以上的昼夜温差为诺木洪枸杞的粒大打下了坚实的能量物质基础,在造就大果粒的同时还造就了的甜,据测定,诺木红枸杞干果含糖量高达60%左右,与同样辐射强度和昼夜温差的*地区含糖量接近。
花果低温造就了青海枸杞的“大和长”枸杞果实属于高温变色型浆果,果实成熟变色期如温度过高会加速枸杞成熟速度,减少枸杞果实的纵横径比值,因此果实成熟变色期温度过高会加速枸杞果实的成熟速度,因此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区通常果实会前大后小,高温期的枸杞会小且圆。这一特点在夏季有高温,枸杞一年发育两次的宁夏、*等产区表现的尤为突出,通常宁夏枸杞在花果期温度较低的6月底7月初果粒较大,而后气温升高后越来越小,越来越短圆。而青海柴达木地区的夏无酷暑、关键生育期气温正好是枸杞花果发育的最佳温度,较低温度使青海诺木红的枸杞在青果发育期和变色期不被温度干扰,可以比宁夏等传统产区有较长的发育期,因此以诺木洪为代表的柴达木地区所出产的枸杞在与*枸杞接近含糖量的前提下可以全生育期产生超大的果粒并拥有与宁夏枸杞相似的长型果型。
“降水少、湿度低”造就了青海枸杞的“再大”枸杞在红熟后果柄疏导组织并不与果实迅速产生离层,果实红熟后20天左右处于鲜活状态,依然可以为果实输送水和养份,红熟后二次灌水可显著增大果粒大小与单果重。以诺木红为代表的柴达木枸杞关键生育期(采果期)温度低、湿度小、自然降水少,树体及鲜果病虫害少,鲜果红熟后留树20~30天果实无霉变,长的采果间隔期,完全允许红熟期二次灌水,通过二次灌水可以实现果实红熟后的“再次”膨大。
表二
成本优势
鲜干比小,每公斤干果采果费下降2元以上鲜果的长期留树可实现枸杞的集中采摘、显著降低干果的生产成本与采摘劳动强度。长期留树在可以实现鲜果的二次膨大的同时,成熟后期果实留树还可以实现果实的自然失水,显著降低果实的鲜干比,诺木洪的枸杞的鲜干比在4.0以内,这与宁夏中宁等传统产区采摘间隔期越长,鲜干比越小的生产经验相一致。鲜干比越小,对于生产者来讲,投入同样的采果费可以获得更多的干果,间接地降低了干果的生产成本。以相同的采摘价格而言鲜干比越小采摘成本越低,以2012年枸杞鲜果采摘价格“2.4元/㎏”为例,宁夏枸杞的鲜干比为4.8、青海的4.0,鲜干比决定了两产区间每公斤干果的成本相差在2元。实际情况是青海公斤采摘费低于宁夏,因此青海的采摘成本较宁夏低2元以上。
太阳省下的0.6元——高糖背后的0.6元斤果斤肥是枸杞的正常施肥水平,在强辐射下,青海枸杞的光合产物——糖,较宁夏地区提高了15%以上,这部分产量是无需用肥料的投入去换取的,枸杞用肥每公斤肥料均价在4元左右,太阳为青海枸杞每公斤干果省下了0.6元
无霜期省了0.5元以诺木洪为代表的青海柴达木地区无霜期90~115天,刚刚够枸杞当年生一次枝及一次枝强壮枝短截所发二次枝能生产的所有果实红熟与膨大的无霜期要求。与宁夏地区不同的是,柴达木地区枸杞单位面积年均产量与宁夏相近均为亩产400公斤左右,但与宁夏等产区枸杞通常夏眠之后发秋梢,必须开展的秋季修剪工作不同,与宁夏产区相比,青海柴达木地区每年只需进行一次夏季修剪,每亩可节省修剪用工2个以上,节省开支约200元,每公斤节省开支约0.5元。
从生产成本而言,采摘费、肥料投入、修剪人工投入三项累计,青海较宁夏每公斤干果可节支3元以上。
3
小结与讨论:适宜的特殊的气候条件是青海枸杞的商品等级率提升、干果售价提高、种植成本降低的根本原因,但特殊气候下的高糖在确保青海枸杞异军突起的同时,也为其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1、高糖的干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板结粘连,在产区低温低湿条件下干燥的很彻底的干果,到了南方的主流消费市场之后,常温条件下货架期仅限于当地湿度较低的当年11月~次年3月,其它时期开封后会快速吸湿,粘连板结成块,干果色泽迅速变暗,严重的影响其食用的方便性和商品外观,这一问题将逐渐制约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2、由于降水少,空气湿度小,诺木洪习惯了将鲜果铺在砾石滩的白布上晾晒制干,这样制干的果实极易沾染沙粒,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诺木洪地区自然降水逐年增多,为了避免果实在制干过程中淋雨色变,整个产区形成了在制干剂中添加亚硫酸钠作为护色剂的生产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干果原有的来自雪域高原的纯朴特质,对产区产品的出口与外销和产地产品声誉提升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
3、枸杞的市场之所以日益壮大,得益于枸杞“滋肝、明目、养精、益气”的中药特性日益被消费者广泛认可,以适口性而言青海枸杞的确叫其他产区甜,但药香味而言,青海枸杞的药香味是全国各产区中味道最淡的,远比不上宁夏等的传统产区,从水果或果脯类的食品角度讲,青海枸杞大且甜市场给予他的定价是合理的;但从入药或食疗角度而言,青海如将干果中某个单一组分,如甜菜碱含量的增多作为其优质的指标是不恰当的,从入药与食疗角度讲它的价格或许被高估了,这样一个被高估的价格如无后续的人体试验、动物实验去验证,青海枸杞的价格可能会理性的回归。
在以上制约因素下,2011年6~9月宁夏产枸杞价格首次高于青海枸杞,这或许是市场和资本给疯狂增长的青海枸杞产业的一个全新的注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