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晋和格格有什么不一样?清代福晋有哪些种类?
说到清代的格格和福晋好像有区别好像又没有区别,反正就是感觉这两个职业感觉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小编也分也分不清楚了,所以最近小编就着这个问题就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这个福晋和格格到底有什么区别吧,还有福晋又有哪些的种类吧,感兴趣的网友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试试看看吧!
清代的福晋是满语的音译,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夫人”。福晋是清代对亲王、郡王妻妾的称谓。福晋有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之分,地位从高到低有别。嫡福晋只有一位,属于正室,或称“第一夫人”,地位较高;侧福晋即为侧室,并不是所有的妾室都可以成为侧福晋,清朝规定只有生育有子女者,可以由宗人府奏请,经皇帝同意后由礼部册封。侧福晋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一般来说亲王可以立侧福晋四位,而郡王可以立三位。当然,如果是皇帝特恩封赏,则可不受此数量的限制。
清代福晋
侧福晋往下便是庶福晋,这是福晋中地位比较低的,不仅没有被礼部册封,而且数量没啥限制。不同福晋享受的待遇也是天壤之别,与嫡福晋、侧福晋相比,庶福晋一般没有什么地位,如果碰上亲王或郡王去世,庶福晋的地位甚至和下人没有区别,随时可能被赶出去(而嫡福晋、侧福晋仍可以享受俸银、礼服等待遇)。古代讲究“母凭子贵”,其实子女的地位也和其母关系重大。比如说嫡福晋所生的儿子可以被封为辅国公,女为郡主;侧福晋所生子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女封为郡君;庶福晋生的儿子只能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因此,庶福晋上有嫡福晋和侧福晋,要想“熬出头”,难度十分之大。
毓朗贝勒的福晋赫舍里氏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福晋呢?亲王、郡王的妻妾也是经由选秀制度来的。我们都知道,清朝的选秀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选秀者年龄须在十三岁以上十六岁以下,且出身应为“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旗都统”,凡符合条件、身体健全者都应参加选秀,由户部奏准日期后,送交神武门交负责太监初选。表现最为突出者即可被选入宫,其余的秀女则被许配给各亲王、郡王、贝子、贝勒等。需要注意的是,皇子登基后,他的嫡福晋就会被晋封为皇后,侧福晋会被封为妃子。
孝庄文皇后
要注意的是,清朝的后妃制度一直到康熙时期才正式完善,在此之前即便是皇帝的妻妾,也往往被称为福晋。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时期,后妃制度并未建立,因此其妻妾统称为福晋。从皇太极时期开始建立后妃制度,但到顺治朝,皇帝的妻妾仍存在“福晋”的称谓。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皇太极之侧福晋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皇太极即位后她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正式称帝后,将五宫后妃册封为五大福晋,西宫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五大福晋之末。至此开始,皇帝的福晋开始与亲王、郡王的福晋区分开来,有了自己的称号。
参考文献:
王树卿:《清代后妃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
王树卿:《清代皇后的册立》,《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3期,
朱子彦、周凯:《清代后宫制度论述》,《文化学刊》2008年第2期。
杨瑶:《清代后妃制度初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