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阴囊派杰病

科普小知识2022-05-21 08:41:30
...

阴囊派杰病(阴囊Paget病),又被称为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属于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来源的肿瘤,为表皮内腺癌。1874年Paget首先报告了15例患者在乳腺头和乳晕部发生慢性湿疹,久治不愈,2年内这些患者都发生了癌变。1881年Thin将其命名为湿疹样癌。1889年Croker首先报告了发生于阴茎和阴囊的湿疹样癌,并将发生在乳腺的湿疹样癌命名为Paget病,而将发生在乳腺外的Paget病统称为乳腺外Paget病,这命名和分类被沿用至今。乳腺外Paget病的最常见部位是男女外生殖器,此外,还有会阴、腹股沟、肛周、腋下、腘窝、眼睑等部位。

1、概述

阴囊派杰病(阴囊Paget病),又被称为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属于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来源的肿瘤,为表皮内腺癌。1874年Paget首先报告了15例患者在乳腺头和乳晕部发生慢性湿疹,久治不愈,2年内这些患者都发生了癌变。1881年Thin将其命名为湿疹样癌。1889年Croker首先报告了发生于阴茎和阴囊的湿疹样癌,并将发生在乳腺的湿疹样癌命名为Paget病,而将发生在乳腺外的Paget病统称为乳腺外Paget病,这命名和分类被沿用至今。乳腺外Paget病的最常见部位是男女外生殖器,此外,还有会阴、腹股沟、肛周、腋下、腘窝、眼睑等部位。

2、病因

阴囊Paget病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炎症、慢性刺激、人乳头状瘤病毒16感染有关。

3、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初期阴囊皮肤发红、粗糙、出现小水疱样皮疹。伴有皮肤瘙痒和烧灼感,也可无症状。因抓挠皮肤受损至渗液、结痂、脱屑。如此反复,疾病进展缓慢,病程多长达数年至十余年,最长有30余年的报道。皮肤病变境界清楚,表现为红斑样脱屑性斑片或斑块,病变皮肤表面可有糜烂、渗液、结痂,甚至可形成溃疡。常被误诊为阴囊湿疹,久治不愈,皮损范围逐渐扩大。有些患者伴有病变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多数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是感染因素所致,而非转移所致。

4、诊断

确诊该病需要取病变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在表皮的基底层或棘层下部找到Paget细胞为诊断依据。病理学特点:Paget细胞是体积较大的异型性细胞,核大、有显著核仁、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浅染,肿瘤细胞呈单个或小簇状散在分布于表皮全层。

5、治疗

阴囊病变处皮肤扩大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切除范围应达到肉眼所见肿瘤病变周围正常皮肤2cm以外的阴囊壁全层,包括表皮、真皮直到睾丸鞘膜壁层。深层组织受侵犯者应将睾丸、精索一并切除。切除范围过大时,缺损处可行自体皮片移植术、带蒂皮瓣修补术。有报道,对病变范围较小者,可考虑用Nd∶YAG激光治疗。

病变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为炎症所致,手术前可先行抗感染治疗1周,病灶切除后术中取淋巴结活检送冰冻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无需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只有淋巴结活检阳性者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切除同侧睾丸和精索。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可同期进行,也可在原发病灶切除后2~3周进行,可减少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淋巴瘘的发生。

阴囊Paget病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故常不选用单纯放疗或化疗治疗。但对有转移者可配合术前、术后使用放疗或/和化疗以增强疗效。选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顺铂及氨甲蝶呤,对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6、预后

阴囊Paget病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低,多不发生转移,故大多数阴囊Paget病患者手术后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通过手术而被治愈,术后复发率为15%~33%,复发的患者中约有10%可进展为浸润癌甚至转移。少数患者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这样的患者预后不良,术后生存时间很少超过5年。

上一篇:小肠血管瘤

下一篇:多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