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
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甚至成人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与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相同,但青光眼的症状出现较晚,眼球的角膜和巩膜对抗高眼压的能力较强,故外观无眼球扩大此类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相似的隐蔽过程,且临床上难以区分,所以在我国的青光眼分类标准中将30岁以前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均归入青少年型青光眼。
科普精粹
- 青光眼病人的六大注意事项
- 警惕青光眼患者的五种早期信号
- 为什么要警惕青少年型青光眼?
- 怎样治疗青光眼更有效?
1、概述
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甚至成人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与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相同,但青光眼的症状出现较晚,眼球的角膜和巩膜对抗高眼压的能力较强,故外观无眼球扩大此类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相似的隐蔽过程,且临床上难以区分,所以在我国的青光眼分类标准中将30岁以前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均归入青少年型青光眼。
2、病因
与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相同与小梁的异常发育以及房角的分裂发育、分化异常有关。
3、临床表现
此类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起病隐匿,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大多数患者,直到有明显视功能损害时如视野缺损才注意到,当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甚至恶心症状。也有不少患者因其他眼病就诊而被发现为青光眼者,如有的以近视眼,有的甚至以废用性斜视为首次就诊症状。由于3岁后眼球壁的弹性比婴幼儿差,所以眼压增高后眼球及角膜外观仍正常,但部分病例可因巩膜持续伸展而表现为近视的增加。以至于有的病例一直认为是近视加深,不断地更换眼镜,待到视力不能被矫正时才就诊,已经是中心视野受到损害。这类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而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也易感,两者可互相影响。一旦发生青光眼,由于同时存在近视眼,可干扰临床检查。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视盘病理凹陷表现浅而宽,不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凹陷那样典型和容易识别。房角一般呈宽角,虹膜附着位置较前,可见较多的虹膜突(梳状韧带)或中胚叶组织残留。其病程进展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同。
4、检查
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一般呈宽角,虹膜附着位置高也可有较多的虹膜突及色素沉着;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可以从不同测面了解疾病的进展程度。
5、诊断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一般无自觉症状且眼外观基本正常。对近视度数呈进行性增长的年轻人应考虑到青光眼的可能性。多次测量眼压及眼底检查十分必要,5~6岁以下儿童可作粗略的视野检查(面对面视野检查法),8岁以上则大多数可作一个量化的视野,帮助诊断。
青少年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国内报告误诊及漏诊率为43.4%,因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而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有易感性,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特别是由于患者中多数为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学生,是近视多发和进展的年龄组,因而易被误诊为近视眼,也有些患者被误诊为视神经萎缩,因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视盘病理凹陷表现浅而宽,不如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凹陷那样典型和容易识别。
6、治疗
治疗方面,开角型青少年型青光眼可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原则治疗,但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手术效果也不理想。早期患者可先行药物治疗或试行小梁切开术或激光小梁成形术。多数患者因病情属中晚期而需作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性手术。
上一篇: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
下一篇:代谢性碱中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