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在威海设立的一个校区,办学理念为“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是中国高校和地方*联合共建的第一所大学。学校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北拥玛珈山,西濒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东临威海金海滩浴场,为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学校区之一。山东大学(威海)是山东大学的一个校区,与其它校区同样级别,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俱特色、一体发展”的“大山东大学”发展架构下面向全国一本线上招生。
中文名:山东大学(威海)
英文名:ShandongUniversity,Weihai
简称:山威
创办时间:1984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211工程,985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威海
现任校长:韩圣浩
主管部门:*教育部
1、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而她的每一步成长,也恰好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山东大学(威海)坐落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滨城威海,校园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4余万平方米,现有12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专业,17个博士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900余人,留学生近500人,博硕士研究生960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15人。
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主体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拥有中外文藏书120余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文献数据库6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语音室25个,多媒体教室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万余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按照“加强基础、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建设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三大提升,切实抓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三项重点,着力打造“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韩国教育与研究”三大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学校继承并弘扬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三学期制,继续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大力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已有*和省级精品课程10门,朝鲜语专业为*特色专业,另有省级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材2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拥有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省级重点实验室、法律方法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开设“金融+数学”、“国贸+英语”双专业教育及“国贸(法学、新闻学、美术学等)专业+韩国语”特色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已获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4项,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20余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50多项。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各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十项。
学校以“三种经历”教育为载体,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三种经历”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海外学习经历”项目内容目前包括“短期访学项目”、“一年访学项目”、“双学位访学项目”、“公派自费项目”等多种形式,涉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共计6个国家及*地区等近40所高校,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赴海外高校学习的需要。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校际交流,到国内著名高校体验第二校园文化。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优良便捷的生活设施,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吸引着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讲学、任教,也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的山东大学成立之后,山东大学明确了威海分校4个基地的办学定位。第一个就是山东大学本科教育的基地,山东大学1/3的本科生在威海;第二就是山东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基地,大家知道威海自然环境非常有优势,每年夏天,很多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安会排到威海召开;再一个呢就是山东大学服务地方特别是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地;还有一个就是山东大学对西北亚尤其是韩国教育、研究与交流基地,据统计,威海分校是与韩国高校我交流最频繁的高校之一。
学校与山东大学本部同样级别,为“211”“985”工程,国家重点高校,所颁发的学士、硕士证书均与总校一致。
2、特色
学校坚持“加强基础、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建设特色”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四个基地”的办学定位,即在山东大学整体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大学本科教育的基地、山东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基地、对地方尤其是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地、对东北亚尤其是对韩国教育研究与交流的基地。学校着力打造“天”、“海”、“韩”三大特色,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学校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注重学生“三种经历”的培养,即社会实践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第二校园经历。学校与美、澳、韩、日等国家的25所著名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选派部分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就读;另外,部分学生还可通过校际交流,到国内著名高校体验“第二校园经历”。
3、历史沿革
1984年11月1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签订《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协议书》,商定在威海市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984年11月16日,教育部下发(84)教基字333号文件《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批复》,同意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在威海联合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987年9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新落成的文学楼前举行了隆重的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1991年7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ES系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2年9月4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韩国富川大学结成姊妹学校。1992年10月4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增挂“威海大学”牌子。
1993年5月,山东大学同意威海分校毕业证盖山东大学章和潘承洞校长章。
1997年4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山东大学与*冯定亚博士等人士在分校合作建立“山东大学孔子国际学院”。
1998年8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同志视察分校。
1999年10月23日,教育部异地合作办学座谈会在分校召开。会议就异地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决定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纪宝成称山大建立分校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中国高校建设投资少、效益高、发展快的最好的模式之一。
2001年6月18日,教育部同意威海分校学生颁发山东大学毕业证书。
2002年5月2日,**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分校。
2003年5月17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宋健同志第三次来分校视察。
2003年7月8日,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成立。
2004年11月1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在学校运动场开幕。
2005年6月1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丁肇中教授访问分校。
2006年6月28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签署“十一五”期间共建协议。
2007年6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落成典礼在分校玛珈山举行。
2008年11月3日,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金善兴,校长韩圣浩共同为落户分校的韩国“世宗学堂”进行开院揭牌。
2009年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于2008年12月24日发现的临时编号为2008YM9的小行星永久编号为207931。这是*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2009年3月23日—24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党委副书记李建军、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王剑敏及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到威海分校调研工作。徐校长提出了“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大山东大学”发展架构。
2011年2月13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签约暨“威海星”命名仪式在济南举行。
2011年11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党委召开第68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威海分校改名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内称“威海校区”。
2012年2月10日,校长韩圣浩率团访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天文及空间学科发展与规划、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2012年3月5日,学校举行韩国大学发明协会及韩国KYK株式会社与学校创业孵化园合作挂牌仪式。副校长赵玉璞、韩国大学发明协会会长李周炯、韩国KYK株式会社社长金荣贵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2012年3月8日,学校举行山东大学威海*法制研究中心签字暨成立仪式,副校长陈金钊出席仪式并为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颁发聘书。2012年3月11日,山东大学(威海)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校长韩圣浩,学校校友办、团委、商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在京部分校友代表,山东大学北京校友会代表等参加大会。
2012年3月23日,校长韩圣浩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职业高尔夫协会以及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有关负责人一行。代表团与学校相关部门就开展旅游管理专业2+2双学位项目、高尔夫球场管理一年访学项目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师赴澳进修项目进行了交流。
2012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威海联合观测站”揭牌仪式在学校天文台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国防科工局空间碎片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严俊,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中科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常务副总指挥王宜等领导出席仪式。校长韩圣浩出席仪式并讲话。
2012年4月20日,由教育部科技司张建华处长一行11人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到校,就设立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和论证。
2012年5月18日,副校长陈冠军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吴建福。
2012年5月26日,学校举行山东大学(威海)校友会成立大会。
2012年5月底,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获评首批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6月28日,副校长韩建新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部工程研究院院长ThusharaD.Abhayapala博士、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总裁李新庆和项目总监王晶。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与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会谈,就开展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本科2+2双学位项目、合作科研、师资互访等进行了洽谈。2012年9月12日,校长韩圣浩会见到访的瑞典布莱京理工大学校长UrsulaHass博士、计算机学院院长ConnyJohansson教授和柏国华教授一行。访问期间,UrsulaHass一行与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就互派访问学者、合作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生、国际课堂项目等事宜进行会谈并达成合作意向。2012年9月20日,经山东大学研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英文名ShandongUniversity,Weihai)。
2012年9月23日—30日,校长韩圣浩率团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国际空间研究中心(ICRAR)、悉尼天文台、澳大利亚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和迪肯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并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和迪肯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2012年9月底,学校“校园蓝袍大使”团队获得由共青团山东省委、齐鲁晚报社共同评选的“雷锋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23日,经山东大学党委研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委员会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委员会。
2012年10月底,海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评2012年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11月9日,校长韩圣浩会见到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著名行星科学家、参与美国NASA“火星探测计划”的山东大学光学系75届校友王阿莲教授一行。双方签署了在地球与行星科学方面的合作协议。
2012年11月17日,经山东大学研究决定:刘玉殿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副书记;陈金钊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委员、副校长;韩建新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委员、副校长;柴月禄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玉璞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副书记;陈冠军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海同志任威海校区党委委员、副校长。2012年11月底,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期为2012-2016年。
4、院所设置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卓越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每年都吸引众多大家学者、两院院士来学校讲学、交流,同时,还有许多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也在此举办。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努力继承并弘扬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校风,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开办“国贸(法学、新闻学、美术学等)专业+韩国语”的特色班,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近三年获得全国奖7项,省级特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23项。近几年,学校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各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在国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2300余篇,出版著作150余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山东大学威海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语言文学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于1987年始招收本科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学风扎实、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现在院学生总人数达11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0余人,本科生800余人。教职工总人数4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现任院长仵从巨教授,书记李洋修副研究员。
2004年6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实施学院建制,原中文系更名为新闻传播学院。学院下设中文系、新闻系、对外汉语系、语言文学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现代诗歌研究中心、汉字研究所、环境新闻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目前学院在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三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和新闻美学五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学科被评为山东大学重点学科。2005年新闻学被评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重点学科。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一批在学术界广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先后已有百余名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读研;从事社会工作的毕业生也因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创建于1995年(原名法律系,于2004年6月改系建院)设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现有68名教职工,其中教师58名,包括教授11名,副教授18名;博士及在读博士28名,硕士2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3名,兼职教授10名,在编教职工58人。
法学院设有法学方法论研究所、民间法研究所、WTO研究所、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所和东方文化研究所及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中心、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其中,法学方法论研究所获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理论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法学院可在法学理论、政治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可在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政治学、历史学八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另法学专业还招收法律硕士(包括参加全国联考的全日制法律硕士以及单独考试的在职法律硕士)。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翻译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前身是建立于1991年8月的外国语言文学系,现设有英语系和日语系。英语系设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并增设英德双语和英汉翻译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可以在英汉双语翻译、英语语言与教学、和英语文学三个方向上招收硕士研究生;日语系下设日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有46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外聘专职教授3人、英语外教6名,日语外教4名。共有学生858人,其中研究生38人,本科生820人。学院教学资源与设备先进,其中包括图书资料室1个,自主管理数字化语音实验室3个,电教中心语言实验室6个,多媒体实验室2个。
翻译学院秉承“Loyalty,Industriousness,Cooperativeness&Creativity(诚信,勤奋,合作,创新)”的院训精神,始终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师资和学科建设为关键,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心,逐步建立了以翻译教学与研究为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不断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韩国学院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是由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外语系韩国语专业、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及韩国文化研究所、韩国经济研究所、韩国法研究所等与韩国有关的研究所整合组建的,下设韩国语系、对外汉语教学系两系及韩国研究院。韩国语系是原威海分校外语系韩国语专业发展而来的,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0人,外籍教师7人。在校本科生400余人。对外汉语教学系前身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后并入山东大学韩国学院,现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在校长期留学生300余人。学院在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山东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他科研项目8项。近三年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9部(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韩国学院将在加强对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韩关系等各个方面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对韩国的全方位、综合性研究,力争将韩国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韩国语教育、韩国问题研究及与对韩文化教育交流的基地。中韩友好协会副会长、我国第一任驻韩大使张庭延先生出任学院名誉院长。现任院长牛林杰,院党总支书记赵笃玲,副院长金哲、刘宝全,院党总支副书记常伟东。
韩国学院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韩国有关的各类科学研究活动。目前,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山东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他科研项目5项,近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多部,另有汉语、韩国语教材三部(套)。
山大威海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筹建于1998年,于2001年正式招生,下设音乐学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院设施完备,有百余间琴房、多媒体教室、MIDI教室、电钢琴教室、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管弦排练厅、民乐排练厅、音乐厅、计算机教学实验室、雕塑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绘画临摹室、海纳设计中心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在音乐、舞蹈、美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包括有来自八个国家留学归国任教的教师。现有兼职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作曲教授赵晓生,声乐教授葛毅;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教授晁浩建;*音乐学院钢琴博士、教授卞萌;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院长、声乐教授叶曲凌;意大利威尔弟音乐学院副院长、声乐教授路易吉•马尔曹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授刘建、张荫松;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蒋齐;中国美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周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授余秉楠,*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导周长江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程向君等名家。
山大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该院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职工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43人,本科学生也从61人发展到了7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3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
该院有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两个学科是山东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具有较强竞争力、高度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应用型数学人才。
该院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这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考研结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2004年来,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20项,在美国建模竞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三年的考研率是:34.4%,46.3%,49.2%,信息与计算科学两年的考研率是:40%,36.8%。本院三年整体考研率是:34.4%,46.8%,43.2%.在全校十一个院系当中名列前茅。
山大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下设空间科学系、材料物理系、物理系及空间科学与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此外,还从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聘任兼职博导7名。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达83%。在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实测天体物理,行星科学和材料物理等专业方向拥有一批结构合理、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团队,可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20名,其中约70%主修材料物理方向,30%主修空间科学方向。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立足于培养国内一流的本科生,在材料物理方向与总校物理学院合作;在天体物理方向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共建;在空间物理方向与中科院空间中心合作;在行星科学方向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50%以上,一次性就业率80%以上。
山大威海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院士现任我院名誉院长。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优秀敬业的教学科研队伍,宽敞明亮的实验空间,充实、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为海洋学院的学科发展和培养一流本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在职员工61名,3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20名,许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有35人,其中博士16人,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人。实验技术人员11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院还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聘请了一批知名的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大大增强了学院师资队伍的实力。
学院拥有16000m2的教学科研大楼,有化学综合实验室、药学综合实验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室、植物综合实验室、动物综合实验室、微生物综合实验室、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室7个综合实验室,其中实验室88间,800m2的生物标本展示大厅,仪器设备总值1400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2台(套)。学院建有5个研究所,另有5个校内外实习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生物制药方向)三个本科专业,拟将设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学院可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专业招收博士生,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海洋生物学、动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应用化学等专业招收硕士生。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人。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一次考取率近50%,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连年取得佳绩。
山大威海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目前设有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系、数字媒体技术系五个系,计算中心、实验中心两个中心,电子系统实验所、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研究所、山东大学威海软件研究院等三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3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兼职教授3人。学院能够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五个专业招收本科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800名、硕士生68名、博士研究生2名。
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项目、省教育厅、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还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教学研究子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多次在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及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每年都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山大威海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自动化系、测控系和机电工程系,拥有融教学与科研一体的研究机构: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工控技术研究所和测控技术研究所,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多项奖励。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学院重视科研和学生工作,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术气氛浓厚、学风严谨扎实,学生在历届挑战杯、数学建模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保持着较高的考研和就业率。
山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也是学校继续教育对外办学的二级单位,成立于1998年,主要办学形式包括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教育及语言培训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本、专科两个层次。
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服务于学校“四个基地”建设的办学定位为目标,积极开展以威海市为重点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继续教育,着力打造“韩国”特色,与韩国的多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国际合作办学,成效显著。
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依靠山东大学的丰富资源,主动加强与总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沟通与合作,在总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支持下,总校和分校的办学优势互补,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大。
学院目前的主要教育项目有:成人学历教育,开设的专业涵盖了政法类、文史类、经营类、理工类和药学类等,还设有远程课程培训;韩国语培训项目,该项目在中国国内高校中开展最早的学校之一,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培训项目,主要为威海等地的*教育和企业教育服务。
山大威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一九九九年经山东大学批准正式成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年招收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110人。我院是首批以新模式、新机制举办高职的普通高校。我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及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得到迅速的发展。我院现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旅游管理、法学和会计电算化五个专业。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近几年内注如入大量资金,单独建立学院专用的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学院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及实验工作。目前,学校己经在中国联通威海分公司和中国金碟软件公司青岛分公司正式成立实训基地,与烟台东方电子、威海电业局等单位进行友好合作,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山大威海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教育学院于2008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由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赵玉璞副校长兼任院长,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处徐希峰处长兼任书记,张晓曼教授任副院长。国际教育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留学生事务办公室、对外汉语教学系,分别负责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教学等各类事务。
国际教育学院是负责学校来华留学生的招生、管理以及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推广的学院。韩国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4人。有3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有4人在读博士学位。在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的单纯语言教学模式,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加强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韩关系各个方面的教育,为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了多种学习汉语的机会,而且为他们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架起了桥梁。
5、校园风光
教学设施
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语音室25个,多媒体教室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余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5万多个。
图书馆
山东大学(威海)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2003年建成使用。高12层,主体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楼内装有*空调、自动消防、楼宇监测和电子屏幕等现代化设备。设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信息检索点近1000个。拥有中外文藏书120余万册,报刊合订本3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报纸130余种。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多达120余个,其中正式数据库83个,文献数据库60余个,电子图书250万册,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
天文台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建在学校玛珈山上,故又称玛珈山天文台。
该天文台为中国高校中最大的科研、教学天文台之一。
6、办学规模
规模概述
山东大学(威海)教学实行三学期制、学分制。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按照“加强基础、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建设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三大提升,切实抓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三项重点,着力打造“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韩国教育与研究”三大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师资队伍
截至2013年4月,山东大学(威海)共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15人。
教学成果
教学方面:截至2013年,山东大学(威海)已有*和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朝鲜语专业为*特色专业,另有省级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拥有“空间科学”和“应用海洋生物学”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法律方法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已获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5项,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20余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70多项。
科研方面:截至2013年,山东大学(威海)已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863计划、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各级科研项目3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十项。
7、教学特色
山东大学(威海)着力打造“天、海、韩”三大特色:
空间科学“天”是指空间科学,山东大学(威海)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在校内建有两座天文台,安装有*高校口径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与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合作建有PDS实验室,可存档、处理和发布国际行星计划、嫦娥探测等科学数据。
海洋科学
“海”就是指海洋科学,威海地处沿海,学校与威海市合作建有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中心。
韩国特色
“韩”就是指韩国特色,学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入校以后,四年之内基本上40%的学生有到韩国交流学习半年到两年的机会。
8、历任领导
任命时间 | 人员组成 |
---|---|
1986年7月 | 党委书记:刘清前(兼)副书记:李福太校长:陈立行(兼)副校长:刘玉柱门兆英(兼) |
1988年6月 | 党委书记:刘清前(兼)副书记:李福太校长:刘玉柱副校长:张建琪 |
1991年2月 | 党委书记:许玉琪副书记:李福太校长:许玉琪(兼)副校长:张建琪陈忠云昌钦 |
1993年3月 | 党委书记:许玉琪副书记:李福太校长:马长义(兼)副校长:张建琪陈忠云昌钦 |
1994年2月 | 党委书记:许玉琪副书记:李福太李建军校长:马长义(兼)副校长:张建琪云昌钦杨培德 |
1997年7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鹿玉理(兼)副校长:杨培德(常务)张建琪云昌钦 |
1998年3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副书记:王吉法校长:鹿玉理(兼)副校长:杨培德(常务)张建琪云昌钦刘玉殿 |
2000年8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副书记:王吉法校长:鹿玉理(兼)副校长:杨培德(常务)云昌钦刘玉殿 |
2001年12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副书记:王吉法刘玉殿校长:韩金远(兼)副校长:王吉法(常务)韩圣浩陈金钊韩建新纪委书记:柴月禄 |
2002年1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委员:李建军王吉法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谷源秘副书记:王吉法刘玉殿校长:韩金远副校长:王吉法(常务)韩圣浩陈金钊韩建新纪委书记:柴月禄 |
2003年6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委员:李建军韩圣浩王吉法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谷源秘副书记:王吉法刘玉殿校长:韩金远(兼)副校长:王吉法(常务)韩圣浩陈金钊韩建新赵玉璞纪委书记:柴月禄 |
2004年3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委员:李建军韩圣浩王吉法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赵玉璞谷源秘副书记:王吉法刘玉殿校长:韩圣浩副校长:王吉法(常务)陈金钊韩建新赵玉璞纪委书记:柴月禄 |
2005年5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委员:李建军韩圣浩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赵玉璞陈冠军谷源秘副书记:刘玉殿柴月禄校长:韩圣浩副校长:陈金钊韩建新赵玉璞陈冠军纪委书记:柴月禄(兼) |
2006年1月 |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委员:李建军韩圣浩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赵玉璞陈冠军谷源秘副书记:刘玉殿柴月禄校长:韩圣浩副校长:陈金钊韩建新赵玉璞陈冠军纪委书记:谷源秘 |
2008年5月 | 党委书记:仝兴华党委委员:仝兴华韩圣浩刘玉殿陈金钊韩建新柴月禄赵玉璞陈冠军谷源秘副书记:刘玉殿柴月禄校长:韩圣浩副校长:陈金钊韩建新赵玉璞陈冠军纪委书记:谷源秘 |
2012年11月 | 党委书记:仝兴华党委委员:仝兴华韩圣浩刘玉殿韩建新柴月禄赵玉璞陈冠军刘海副书记:刘玉殿柴月禄校长:韩圣浩副校长:韩建新赵玉璞陈冠军刘海纪委书记:柴月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