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2-03-23 14:17:36
...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作为2004年度上海市科普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组成,2004年3月开始筹建,同年12月建成试开放,2005年3月面向社会正式开馆。是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药史专业博物馆。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正式开馆以来,年均观众人数近3万。

名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内)

门票:15元(中医大学生是免费的)

营业时间:9:00~1600(周一馆休。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春节期间,周一照常开放)

开馆时间:2005年3月

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馆藏文物:14000余件

联系电话:51322710、51322712、51322721

网址:http://www.shutcm.edu.cn/shutcm/bowuguan/

1、简介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陈列馆三部分组成,于2004年10月在浦东张江新校区建成开放。医史博物馆创办于1938年7月,为中国最早建立和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是全国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馆藏自石器时代至近现代中医药文物14000余件,重点反映五千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史实和主要成就,对中医史教学、普及中医科学知识、促进中外医学交流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标本馆建于1958年,收藏中药和中成药产品3000余件,介绍中药形态、功效,传播中药科学知识。校史陈列馆于2004年成立,陈列校史图片、实物700余件,展示上海中医药大学1956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并建有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多媒体演示教学设施等。建筑装修和陈列展览总投资2400余万元,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出资约2000万元,上海市科委、市文管委和浦东新区*资助近400万元。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百草园·杏林苑”占地面积约11500平方米。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百草园·杏林苑”占地面积约9300平方米,其中“百草园”约7300平方米,“杏林苑”约2000平方米,供游览。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楼结构为3层单体建筑物,呈半圆半方造型,寓意为“天圆地方”。外观具有现代时尚特色,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楼、实验室楼、行政楼和图书馆楼等风格一致。建筑面积6314平方米。各展厅雅致、新颖、大气,充满传统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气息。

一楼是医史综合馆,二楼是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中药方剂和中医科教5个专题馆,三楼是校史陈列馆和中药标本陈列馆及中药科普活动室。展出面积约3940平方米,其中医史综合馆约1340平方米,养生康复馆、针灸推拿馆、中医文化馆、中药方剂馆(在同一展厅,未作明显的分隔)和中医科教馆约1285平方米,中药标本陈列馆约645平方米,校史陈列馆展出面积约670平方米。

2、交通

线路1

乘地铁二号线到地铁张江站,5号口出,转乘张江有轨电车到蔡伦路金科路站(上海中医药大学南大门)。  

线路2

乘609路到蔡伦路华佗路站(上海中医药大学南门)。

线路3

乘大桥六线、大桥五线到华佗路上海中医药大学站(西门)。

3、综合馆


综合馆

沿中轴线铺就的一条铸铜板的浮雕廊道,以艺术的语言抽象而含蓄地述说了中国医学由起源到发展的漫长岁月和奔向未来的光明前景;大厅中心的艺术造型,在地方天圆间用动静不同的手法,分别创造出旋转的阴阳和井然有序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现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正面的通壁浮雕,以医籍善本中的字段为铺垫,用刻阴开阳的手法,先塑雕出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精气神”,再用阳雕金字反排,含蓄地表述了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序厅两侧的六块大型石板浮雕则铭刻了中医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寓示着中国医学历史的渊源和理论发展的足迹。序厅里擎起天花板的圆柱用淡黄色乳钉与八卦纹装饰,更增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厅中的灯光照明则与每组艺术部件和谐布置,互相配合,形成高低光、背景光、辅助光和镭射光,使观众一进入序厅,就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4、专题馆

二楼有专题馆和中医科教馆,参观者在深入了解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养生康复和中医文化专题内容的同时,还能亲身感知16种主要中医脉象和亲手点击或触摸人体模型的经络腧穴,明了其体位与功效;若有兴致,观众也可以亲自操纵仪器检测人体脉象并操练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5、陈列馆和校史馆

中药标本陈列馆建于1958年,收藏野山人参、冬虫夏草、犀角等中药和中成药产品3000多件,介绍中药形态、功效,传播中药科学知识,各类珍贵中药的原药材、浸制标本、剥制标本、腊叶标本、药材饮片以及中成药、名优药和保健制品等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如同走进中药的世界。校史陈列馆于2004年12月成立,陈列校史图片、实物700多件,展示上海中医药大学1956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成就硕果累累的真实写照。

6、百草园·杏林苑


百草园

“百草园”面积约8600平方米,有下沉式广场、平地栈道、多媒体教室、暖房、人工小溪等,由荫生园、水生园、丹桂园、藤蔓园、木兰园、灌木园、果树园、芳草园、茶艺园、香草园、盆景园、菜蔬园和引种园等组成,种植30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珍贵的毛曼陀罗、百年首乌和杜仲、石斛、辛夷、山茱萸、金银花等。“杏林苑”占地约2000平方米,栽种杏树320余株。杏树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师生、校友和单位认购。“神农尝百草”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杏林春暖”也是医学史上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赞美德医双馨的一段佳话,树魂立根、育人济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职责,所以用“百草园·杏林苑”命名。

7、镇馆之宝

清乾隆(1744年)御制的针灸铜人。据锦盒文字和文献记载,它是乾隆帝为褒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于乾隆九年御制的针灸铜人之一。铜人高45.8cm,为老妇形象,体态丰腴自然,面部表情慈祥生动。

8、宝藏精华

雪莲花

又名雪莲、雪荷花、大木花、大拇花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雪域高原上,以流沙滩上的岩石缝中最多。主治除寒、壮阳、调经止血,对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也有疗效。


雪莲

象黄

大象胆内结石,其药理作用类似牛黄,是藏医喜用的珍贵药物。

艾绒

艾绒是一种用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艾的枝叶晒干碾碎加工而成的外用药,用来烟熏以起到消毒和抗菌作用。也用于熏灸。

丹丸

晋,1965年南京象山晋王丹虎墓出土了百余粒丹丸,该藏为其中之五粒,它们是古人炼丹服丹的实物。经化验证实丹丸中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人服用此类丹丸,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茅香

汉,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香料之一种。茅香甘寒,具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可医吐血、尿血、水肿、热淋等症。

陶风炉

汉,陶质坚实,表面施绿釉,上灶膛有九个镂空排气孔,下座有风门。结构合理,形态美观。

玉葫芦

清,玉质,造型美观,晶莹剔透,工艺精细,是有中医文化涵义的艺术品。

獬豸熏

明,造型美观,材质优良。头项可翻开,兽腹置燃料,燃烧时烟自口中溢出,冉冉飘逸,是居室艺术与卫生共赢的吉祥雅品。

9、百草荟萃

鲜芦根:多年生高大草本,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中间中空。

鲜白芨: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肉质肥厚,呈扁圆形或不规则菱形,略扁平,黄白色。

生晒参:是以鲜人参为原料刷洗下须后于40-50摄氏度烘干而得,气微香,味微苦。


生晒参

千日红:以花序或全草入药。性平,味甘。归肺、肝经。具有止咳平喘,平肝明目之功效。

木笔花(辛夷):药用部位为干燥花蕾,呈倒卵圆锥形,形如毛笔头,所以称作为木笔花。

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

钩藤、狗脊、鬼箭:钩藤为干燥的带钩枝条;狗脊微密被棕黄色长柔毛的根茎。

鲜天门冬:块茎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灰黄色。

10、博物馆亮点

亮点之一

该馆综合馆把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学说、把古代医学教育和行医活动“艺术化+虚拟化”,该馆这些原创的作品,表达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反映了孕育中医药的肥沃土壤——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用深入浅出的展示语言勾勒出中医药历史发展的脉络。


参观博物馆

亮点之二

该馆中医科教专题馆陈列的针灸智能人、按摩点穴智能人、脉象仪、脉象模型、辨证论治触摸屏等展项,都是经过提升改造后的高科技展示内容,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前来参观的男女老少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贴近中医药学,都可以客串当一名实习“中医”,像模像样地“望问闻切”,观看舌苔、舌质形象液晶屏,使用辨证论治触摸屏系统,按切脉象模型和脉象仪,操练中医诊断和治疗技巧,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许,您还想成为一名实习“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那么请与针灸智能人和按摩点穴智能人结交“朋友”。

亮点之三

陈列馆里收藏中药标本和中成药3000多件,介绍中药形态、功效,传播中药科学知识。该馆展出琳琅满目的麝香、野山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名贵珍稀标本,150多种动植物中药液浸标本,传统精制中药饮片,名特优新中成药,名贵中药腊叶标本,还组织部分观众在校园里识别银杏、枸杞、鱼腥草等药用植物,知识性、趣味性、可观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