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京地质陈列馆

科普小知识2021-12-17 03:50:19
...

南京地质陈列馆后更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建于1935年8月,1992年更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

中文名称:南京地质陈列馆

类别:地质陈列馆

地点: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竣工时间:1935年8月

占地面积:约2500平米

1、概况

南京地质陈列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该馆前身为北平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1935年迁南京,原名南京地质矿产陈列馆,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之际,该馆迁往重庆,曾举办过3次地质矿产展览,展出抗战期间地质工作新成果。在展品中有新发掘的禄丰龙化石等。1946年6月,该馆迁回南京,1952年改名南京地质陈列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新、老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700平方米。老馆始建于1935年,是一幢德式风格的红色三层建筑物,建筑面积2500平米;新馆建成于2010年,是一幢现代风格的四层建筑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2004年开始,江苏省*投资1.68亿元,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实施南京地质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2006年10月和2009年12月,南京地质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先后完工,正式对外开放,近百年历史的老馆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2、老馆 


南京地质陈列馆

老馆设置了《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4个展厅。一层的地学摇篮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的展览。它展现了原*地质调查所的诞生、成长和取得的卓越贡献,重点介绍了新中国48位两院地学院士的风采:他们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地学摇篮》展厅也是国内唯一的再现原*地质调查所发展历史的展厅。

二层的中国石文化展厅,观众可以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历史,感悟到“石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其中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园林和观赏石文化,陈设形式新颖独特、展品内涵丰富。

三层的矿产资源展厅布设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几个展区。采用互动形式展示了世界、中国、江苏的矿产资源分布。用先进的真人幻像技术和实景模型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场景,使观众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和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

3、新馆


新馆

新馆设置了《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临时展览4个展厅。一层的临时展厅,举办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二层的恐龙世界展厅,贯通2-4层、模拟中生代场景的巨大展示空间,陈列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恐龙——炳灵大夏巨龙,它身高8米、体长28米的装架模型与其真骨化石(10枚颈椎、10枚背椎,2枚近端尾椎、部分颈肋和背肋、1枚脉弓、右肩胛骨、右乌喙骨和右股骨)同时展出;首次装架展出了杨钟健先生在国内首次发现的3具恐龙真骨化石;还配有恐龙影院、模型互动、恐龙常识介绍与知识查询展区。

三层的行星地球展厅,通过实物标本、仿真场景、模型、视频、图板等手段,揭示了宇宙和恒星的起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与运动、矿物和岩石等自然奇观。

四层的生命演化展厅,采用丰富的实物标本陈列,逼真的模拟场景展示、演化长廊表现等形式,展现生物进化与演变、生命发展历程、人类之旅等。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生命的诞生、演化的曲折经历,了解生命进化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南京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以地球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以宣传科学精神为目的,兼顾地球科学研究。它的展示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地质发展历史、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岩石与矿物赏析、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宣传,以及恐龙世界复原等内容,富于科普教育意义和地学知识宣教意义,是熔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土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国际旅游定点单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南京市科技教育基地、南京市中小学课外科技教育基地、南京市社区科普教育基地。

4、历史沿革

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原*地质调查所旧址之一,是我国近现代绝大多数地质前辈都在此工作过的地方。她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发源地,也是培养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南京地质陈列馆

原*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组织最为健全的一个全国性地质机构。从1913年成立到1950年全国地质机构改组时撤消,经历了37年曲折和坎坷的历史。在这期间,地质调查所的前辈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取得了众多国内第一的研究成果,在地球科学各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在当时国际地质科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更是涌现了以48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新中国杰出地学人才队伍。

位于南京市珠江路700号的南京地质博物馆,作为原*地质调查所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中国近现代成立最早的地质专业博物馆,迄今已有97年历史。

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地质矿产陈列馆,原址北京丰盛胡同3号。1935年由翁文灏筹划、募捐赞助,在南京珠江路942号(现珠江路700号)的大楼竣工,陈列馆随地质调查所由北京迁于此。此时,陈列馆建有:地质构造、矿物、岩石、矿产、燃料、土壤、地史古生物、北京猿人与史前文化、本馆出版物等12个陈列室。抗战期间,地质调查所及陈列馆于1937年11月内迁湖南长沙,后辗转至重庆北碚文星湾。1946年返回南京现址。1950年地质矿产陈列馆属全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1952年地质部成立,改名为地质部地质陈列馆,陈列馆工作仍以南京为中心称总馆,北京为分馆。1954年以后,地质工作中心北移,南京为分馆。195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建立全国性的地质博物馆,主要人员及部分标本随之北上。从1957年至1979年南京馆先后由华东地质局、江苏省地质局、华东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矿局管理。1992年更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目前,南京地质博物馆隶属于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管理。

5、开放时间

周一、周二:休息

周三至周五: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周六、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