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姜江

科普小知识2022-06-07 08:53:02
...

姜江,男,1965年5月生,辽宁省人。曾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英国肯特大学,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外交官,现任*驻马耳他*特命全权大使。

姓名:姜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5月

籍贯:辽宁

身份:外交官

1、工作履历

1986-1987*外交部翻译室、礼宾司科员

1987-1988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进修

1988-1997外交部翻译室科员、随员、三秘、副处长、处长

1997-2001*外办处长、参赞

2001-2004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2004-200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外事局副局长

2006-2007外交部新闻司参赞

2007-2008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

2008-2013外交部翻译室主任

2013-2016*驻黎巴嫩*特命全权大使

2016-*驻马耳他*特命全权大使

2、外交活动

2016年5月17日,即将离任的驻黎巴嫩大使姜江在黎主流阿文报纸《共和报》发表题为《再见,美丽的黎巴嫩!》的署名文章,向黎各界友人辞行。在署名文章中,姜江大使综述近年来中黎关系与合作取得的成绩,深情回顾在黎生活的难忘瞬间,表达了对黎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诚挚祝福。全文如下: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转眼我担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已经三年了。三年前初到黎巴嫩时的情景恍如昨日,如今我就要结束任期,挥手和美丽的黎巴嫩说再见了。

经常有人问我,这三年在黎巴嫩过的怎么样?

我说:作为中国驻黎巴嫩大使,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是愉快而富有成果的。出使黎巴嫩的经历,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国家。

——我喜欢黎巴嫩,是喜欢她美丽的自然风光。黎巴嫩自然景观丰富,挺拔秀丽的雪山、物产丰富的平原、碧波荡漾的大海是这片土地独特的美景。在黎巴嫩可体验到在一天之内,上午上山滑雪、下午下海游泳的美妙经历。我曾访问过黎巴嫩很多地方,各地自然风光赏心悦目,令我陶醉。

——我喜欢黎巴嫩,是喜欢她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我曾经参观过巴尔贝克神庙、比布鲁斯古城、提尔古城、赛达海上城堡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令我震撼。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出璀璨文明,给黎巴嫩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体现了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我喜欢黎巴嫩,是喜欢她热情友好的人民。我在黎巴嫩期间结识了黎各界友人,我深切感觉到黎巴嫩民众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情谊。虽然身处异乡,我却不觉得陌生。因为这三年来,我始终生活在友好的气氛中,我在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很多黎巴嫩人会用中文说“你好”,和我亲切地打招呼。友好的氛围使我在黎生活开心,也正是这种质朴友好的情怀,构成了两国关系最稳固的基石、最持久的动力,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做了最好注脚。

在对黎巴嫩各地访问和与各界的接触中,我读到了黎巴嫩人民共同的心声:希望中黎关系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国人民。无论是*官员、党派领袖,还是媒体、经济、金融等各界人士,都重视发展中黎友好合作关系。我对此感到高兴,也深深感到肩负的使命重大。

这三年来,我同中国驻黎巴嫩使馆全体同事一道,兢兢业业、不懈不怠、踏实谋事,积极推动中黎关系取得新发展。在中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黎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作为大使,我为亲身见证了两国各领域关系发展而自豪。

——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黎各层次官方往来密切,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长期保持协调与合作。

——经贸关系持续推进。去年,中黎双边贸易额达20.8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保持黎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企业家大会在贝鲁特成功举办,中阿500多名企业家共商合作之道和共建“一带一路”大计。中国继续向黎巴嫩提供各类帮助,支持黎经济与社会发展。黎巴嫩各界专业人士赴华交流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新亮点。

——文化教育合作蓬勃发展。两国相互举办艺术展演,多名中国文艺界人士来黎表演,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团赴华演出。黎巴嫩的文化、艺术和教育界人士也经常赴华参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活动以及艺术、广电、文物、中医等研修班。双方继续互派留学生。我很欣慰地看到,黎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高涨。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首家孔子学院,迄今已走过了10个春秋。贝鲁特美国大学等学校设有汉语课程,黎巴嫩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大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长期积极参加联黎部队维和行动,在这三年间大幅增加了参与力度。目前,有400多名中国维和官兵在任务区履行扫雷、医疗、工程建设等任务,得到联黎部队以及黎巴嫩*和当地民众的高度评价。

阿拉伯诗句说:友谊就像春天的微风。三年前的春天,我来到了美丽的黎巴嫩。今天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黎巴嫩人民说再见,感谢你们对中国的友好情谊,感谢你们对我的真诚帮助。虽然我即将离开黎巴嫩,但在这里的三年将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春天。今后无论我身在何方,都将继续关注黎巴嫩,继续关心中黎关系发展。

祝愿黎巴嫩的明天越来越美好,祝愿中黎友谊的春风给友好的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上一篇:魏敬华

下一篇:阿拉伯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