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驼习俗
蒙古族养驼习俗源远流长。在历史悠远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骆驼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人类最忠实的夥伴。鉴于骆驼对人类的贡献,蛮荒时代的游牧人视骆驼为天赐之神物,把骆驼的形象用以供奉,可溯源于舜。是阿拉善精神和阿拉善理想的重要源头,是阿拉善盟建设文化大盟的重要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名称:蒙古族养驼习俗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文号名称: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999项目编号Ⅹ-92
申报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1、简介
养驼习俗
申报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阿拉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先充沛的创造力、特有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是阿拉善精神和阿拉善理想的重要源头,是阿拉善盟建设文化大盟的重要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赛驼主要流行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以及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部分旗县和*、青海、甘肃的蒙古族聚集地区。蒙古族赛驼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是历史继承下来的骆驼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考证,骆驼被驯化并用于生产、生活及军事中以后,赛驼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技巧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能,它包含和渗透了阿拉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是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阿拉善独特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2、赛驼
养驼习俗
蒙古族赛驼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是历史继承下来的骆驼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考证,骆驼被驯化并用于生产、生活及军事中以后,赛驼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驯养骆驼了。《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其兽多橐驼,有肉鞍,知水泉所在,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力负千斤。”《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时期,居住在今*、蒙古(包括内、外蒙古)和中亚细亚一带的“山戎、猃狁、荤粥”等戎族(秦汉时称匈奴),就将野生“橐驼”作为“奇畜”驯养起来,和马、牛、羊一道“随畜牧而转移”。
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汉抗击匈奴、唐三彩陶俑、丝绸之路、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成吉思汗越大漠征西夏、明清开通的归化城(呼和浩特)驼运“茶叶之路”,都有骆驼被驯化而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的身影,中华民族骆驼文化真可谓历史悠久。
生活在大漠戈壁的蒙古人是驯服使用骆驼最早的民族,他们不仅把骆驼用于生产、生活中,而且把骆驼引入竞技比赛,形成了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蒙古族赛驼。起初,骆驼主要被用于驮运,而赛驼则交融在走亲访友的追逐游戏中。后来,蒙古族人民群众在祭祀敖包、举办庙会、举行那达慕等群体活动时开展赛驼,并逐步形成规模,传承延续下来。
3、驼球
养驼习俗
驼球简介
驼球竞技项目源自于马球竞技项目,一次比赛分上下两场,一支球队每场比赛出6名队员,每场比赛时间从10分钟到20分钟不等。前不久赴蒙古国参加比赛,由于受国际动物检疫条例的约束,参赛队只能派队员,而赛驼则由邀请国提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员的正常发挥。
驼球运动
2005年7月,乌拉特后旗从蒙古国引进了驼球竞技项目,并从蒙古国邀请了教练员,通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目前这个旗组建起前达门、西尼乌素两支骁勇善战牧民驼球队,已有40多名驼球队员。乌拉特后旗牧民驼球队组建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却已在内蒙古参加了40多场赛事,并两次代表中国应邀出席蒙古国举办的国际驼球比赛。驼球竞技已成为这里广大*群众喜爱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乌拉特后旗也被誉为“中国第一驼球之乡”。
蒙古族牧民进行雪地驼球比赛,一场别开生面的蒙古族骆驼文化迎新年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举行。来自周边临近旗(县)、苏木(乡)的千余名蒙古族牧民携带500多峰骆驼欢聚一堂,参加极具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赛驼、搏克(蒙古式摔跤)、驼球、骆驼良种选拔等系列活动。
驼球发展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牧民驼球队还应邀参加了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办的第五届驼球冠军联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乌拉特后旗牧民驼球队与蒙古国实力最强的12支参赛队展开角逐,并夺得第6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乌兰巴托体育场上空升起时,代表我国出征的这些蒙古族牧民队员们激动地流下热泪。
4、祭驼
养驼习俗
蒙古族祭驼习俗源远流长。在历史悠远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骆驼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鉴于骆驼对人类的贡献,蛮荒时代的游牧人视骆驼为天赐之神物,把骆驼的形象用以供奉。这就是蒙古族祭驼的雏形,可溯源于舜。
唐朝开始,从宫廷到民间都广制驼像,用以祭供。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就是骆驼作为祭供用品的历史实物。牧驼人家从陈列供放到焚香祭拜,历代传袭,不断丰富内涵,逐渐形成习俗。元朝时,骆驼运输队随成吉思汗西征,再树功勋,致养驼祭驼之风大兴,明清至鼎盛。凡养驼户,都有祭驼习俗。
蒙古族祭驼,是流传于蒙古族牧驼群众中的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蒙古族祭驼以双峰驼为对象,较大规模的祭驼在双峰驼的主要产区进行,非主产区以牧户为单位举行小型的祭祀。在双峰驼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驼,由祭公驼、祭母驼、祭驼群等内容组成。祭公驼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一般在寺庙集中举行。祭母驼和祭驼群则是以水井为中心的相邻牧户为片区,分散进行。
我盟是中国骆驼的主要产区,全盟骆驼数量最多时达到25万峰,占全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荒漠戈壁占80%以上。植被覆盖率不足20%。牧草种类以“扎干”即梭梭和珍珠、红砂等29种灌木和半灌木牧草为主,是骆驼主要的采食牧草。阿拉善独特的自然环境,选育和造就了骆驼这种耐干旱、耐粗饲的优良畜种,使草原和畜种相得益彰。从古迄今这里都以生产骆驼闻名,是中国的“骆驼之乡”,自然也就成为蒙古族祭驼的发源地和盛行区。
蒙古族祭驼活动的分布区域较为广大,最集中的地区在阿左旗的乌力吉、银根、吉兰泰、敖伦布拉格,阿右旗的塔木苏、笋布尔、努日盖,额济纳旗的温图高勒、古日乃等地。祭驼活动主要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牧民中举行,同时辐射全盟各苏木镇及相邻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市的部分旗县,以及青海、甘肃、*及蒙古国的部分地区。
蒙古族祭驼,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但又与纯宗教活动不尽相同。蒙古族祭驼不完全是祈求上苍神灵,绝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已被人性化了的骆驼实体本身。
蒙古族祭驼分祭儿驼、祭母驼和祭驼群。
祭儿驼是以寺庙为中心的集会活动,牧民从四周骑骆驼、赶驼群来到寺庙,路途较远的还要在这里住宿。如驱赶骆驼确有困难的,也可携带儿驼的缰绳、鼻棍子代替,称为“心祭”或“顺祭”。如果三、五十公里内没有寺庙,就只能在相邻牧户间进行。
5、驼具制作工艺
养驼习俗
驼羔笼头∶用两条细毛绳缝制,成扁状。一般还用红、绿色布条夹在其中以作装饰。笼头由鼻梁绳、下颌绳、后脑绳、扣绳、系绳交叉系结而成。笼头套在骆驼头上,以控制其上下前后。鼻梁绳长约1尺,缝制时在上方重折一些,以便驼羔长大后,予以放大;笼头下颌绳长约0.6尺,中有系拴绳的绳扣;笼头左侧有扣绳,扣绳端头有扣眼,扣绳起“咬”笼头的作用,其长约0.5尺;后脑绳从驼头右侧绕过后脑,系吊于扣绳之扣眼上,其长约2.5尺;笼头系绳长约1尺,系于下颌绳更里处,是防止笼头脱抹用的。
骑驼笼头:用四至六根细毛绳拼缝而成,主要当作装饰品,非常漂亮,还可防止骆驼鼻棍脱落后无法控制。分为缰绳和大绳两类,主要原材料以驼毛为主。将驼毛絮成条状,为了便于搓捻一头成圆状(毛团),另一头从毛团中抽出,搓绳者用双手掌把絮好的驼毛分2股和3股,用正反两种搓捻法,将毛絮条搓捻在一起。牧驼人丈量绳类长度一般以手臂、大膀(1膀子指两手臂加肩宽)为标准,一般绳子有单股和双股,大绳、粗绳先搓捻成单股再合捻成双股,单股搓捻成双股的比例为3:1。
骑驼绳:缰绳(蒙语布仁特格)是一条直径约2.5厘米的驼毛绳,绳长约2膀子左右,一头拴定于骆驼鼻棍上,一头由牧人掌握。
驯驼绳:相似于缰绳(蹄绳)。长度单股7膀子,成品3膀子。蹄绳一般只在驯练骆驼跪卧时使用,先把蹄绳拴在骆驼右前蹄的腕上,而后从双峰中间搭到骆驼右侧。训练时,用力把缰绳和蹄绳同时向左侧拉,并牵引骆驼转圈,期间提空骆驼的右前蹄,使其失去重心,就势迫其下卧。这样反复多次,骆驼便学会应人跪卧了。
驼系绳:是一条直径1厘米左右的细驼绳,用于挤奶时牵拉母驼,为防驼羔吃奶。
挤奶绳:主要用于母驼挤奶时,直径约4.5厘米,长度单股3膀子,成品1.5膀子。初产驼羔的母驼,性情暴躁,不让挤奶,牧人就用挤奶绳将母驼后左大腿拴住,并固定在木桩、树木或其他相宜什物上,以防止挤奶时蹄伤人。此绳必须结实。
拴绳:是一条直径约3厘米的驼毛绳,一般系于驼羔颌下或左前膝上方。绳的中部有个转环。转环是用羊角、木头或铁制的,用以调节拴绳的转动,防止拴绳拧绞。拴绳从转环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长约5尺,下部长约4尺。拴绳是用以拴系驼羔的,末端一般固定在拴桩、树木或其他相宜什物上。
上一篇:察哈尔婚礼
下一篇: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