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
阿訇(音hōng,同轰,波斯语:آخوند,Akhund,Akhoond,或Akhwand),又译阿衡、阿洪。在波斯语地区是对*教师的尊称。中国用以称呼*宗教职业者。中国的阿訇一般分为“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种,开学阿訇是指全面执掌*教务工作的*,亦称为正任阿訇。散班阿訇是指只具备阿訇职称,而未被聘请为正任阿訇的*。阿訇经数年*育与培训,替圣传教,弘扬*。
1、阿訇含义
拼音注解:
阿訇(Akhond),中国*教职称谓。波斯语音译,回族*对主持*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意为“教师”、“学者”。亦译“阿衡”、“阿洪”、“阿宏”等。约自明代后期胡登洲开办经堂教育时起,中国*开始称教授经文的教师为阿訇,后逐渐流行。其地位名列“三道”制或“五道”之下。18世纪末,随着“三道”制的衰落,阿訇才基本上取代“三道”制,跃居首位,成为*的主要负责人。今为由*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2、阿訇分类
阿訇一般分为“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种,前者是指全面执掌*教务工作的*,亦称为正任阿訇。后者是指只具备阿訇职称,而未被聘请为正任阿訇的*。
3、职责义务
阿訇是经数年*育与培训,通熟《*》与圣训,精通*的种种法律与法规,并具备《*》与圣训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劝善戒恶,品德高尚的*。替圣传教,弘扬*,是阿訇的根本职责与义务,所以一坊教门的好坏与阿訇息息相关。老一辈的阿訇们信仰虔诚,品德高尚,忠实教门,为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称为毛拉,对*来说,取得阿訇资格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凡在*里学习多年而经学水平和道德操守都合格的人,经举行“挂帐”或“穿衣”的毕业仪式后,即可受聘到*任职,称为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可连任数年。工作性质为讲经传道,领导宗教仪式。
4、阿訇称谓
按照宗教学识素养、地位、职责等的不同,历史上曾有如下几种阿訇称谓:
1、掌教阿訇。即*的伊玛目,亦称“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担任,专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并带领礼拜。历史上曾一度变成世袭,近代已变为推举聘任。
2、开学阿訇。即向外地寺坊聘请的为经文大学授经的高级讲学阿訇,或称“统教”,其讲学期间称之为“开学”。以上两种阿訇颇受尊敬,地位较高,俗称“阿訇老人家”。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可连任数年。
3、三道阿訇。即协助掌教负责唤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图白”和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阐释和执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称“鸣教”、“督教”、“副教”,合称“三掌教”或“三道”。14世纪以来形成世袭,18世纪后已不复存在。
4、住学阿訇。凡上经堂大学称为“住学”,其学员则称为“住学阿訇”或“海里凡”、“满拉”。
5、小学阿訇。即专教经文小学的阿訇。
6、二阿訇。较大*内专管宰牲和教经堂小学的阿訇。未设“三道”和小学阿訇的*,二阿訇便一身兼数职,没有一定的任期。
7、散班阿訇。即不在职的阿訇,多以为本坊*举办婚丧、诵经等宗教仪式之所得维持生活。*地区突厥语系的*还将“阿訇”作为“先生”的尊称,或用作复合人名,如“肉孜阿訇”、“努尔阿訇”等。
5、阿訇条件
一般担任小寺阿訇的条件是:必须受过经学教育;懂得基本教义和教法,能诵读、通晓《*》;能为经堂中小学生授课。
担任大寺阿訇的条件是:通晓13本大学经典;熟悉教法、教义;能胜任教授大学学生;品德兼优。阿訇在中国受到*的尊敬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教众大多不通阿拉伯语,对于诵经、了解经义都有很大困难,对教法礼仪也知之甚少,故需阿訇来翻译、教育、讲解、引导并代为执行。阿訇的职责是“替圣传道”,领导*从事宗教活动。
6、中国现代*四大阿訇
达浦生(1874~1965)
中国*著名阿訇、教育家。与哈德成、王静斋、马松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阿訇”。名风轩,以字行,经名努尔·*。回族,先祖西域人,后裔数迁至江苏六合定居,出身*经学世家。7岁入蒙馆学汉文,10岁始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攻读*经籍,曾入六合南寺义学和南京常巷*义学学习。1894年赴北京牛街礼拜寺师从王宽阿訇学习教义、教法,1896年学成“穿衣挂幛”。1899年返回六合任*阿訇,并创办广益小学。1905年再次赴北京任牛街礼拜寺阿訇。1907年,应王宽阿訇之邀协助其创办回文师范学堂,后任北京笤帚胡同礼拜寺阿訇。1912年,受甘肃提学使马邻翼之聘,任甘肃省回民劝学所所长兼省视学六年,在各地倡办回民小学。1921~1927年间数次赴南洋考察*育。1928年,与哈德成阿訇创建“上海*师范学校”和“中国回教公会”,任该校校长。1932年,被推举为“上海回教礼拜寺联合会”代表和“上海*护教团”团长,为《南华文艺》侮教案进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筹款救济回族难民。1938年12月,赴南亚、中东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告世界*书》,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呼吁世界*支持中国抗战。次年2月,出席了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召开的“世界回教大会”,当场揭露日本与会代表的阴谋活动。归国后继续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将上海*师范学校迁至甘肃平凉,改名私立*师范学校,任校长,为西北各省区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1940年任民国*参*。1942年,作为社会贤达参加了南京旧政协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潜心写作《*六书》。1952年,作为*代表赴赫尔辛基参加了“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同年率团前往麦加朝觐并任团长。历任中国*协会副主任、*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5年担任中国*经学院院长。曾多次出访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家。1956年,以宗教顾问身份参加了周恩采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达浦生爱国爱教,毕生致力于*事业,为发展中国*育和宗教领域的对外友好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65竿6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哈德成(1888—1943)
中国现代*学者、教育家。与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名阿訇。经名希拉勒丁(Hilalal—Din,即宗教的新月)。原籍陕西南郑,早年随父哈希龄移居上海。幼年曾读儒书,并随其父学阿拉伯语。16岁时,到江苏镇江和河南投*经师深造。后担任上海浙江路*(俗称外国寺)教长,仍孜孜深研经义,自修阿拉伯语、英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1913年赴麦加朝觐,翌年回国,与教内同仁共谋筹款、兴学大计,发起成立协兴公司,经营海外贸易,以赢余为培养人材之资。1919年出任驻锡兰(今斯里兰卡)、埃及经理,以博学多闻而深得外邦*敬重。1924年回上海,与马刚侯等筹组“中国回教学会”,并发行该会《月刊》,翻译《*》,相继刊出第1~3卷译文。1928年与达浦生等创办上海*师范学校,并选派优秀生赴埃及留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租界筹办慈善事业。1941年拒绝日寇利诱威胁,化名马国成,只身辗转逃抵重庆,并谢绝国民*聘任,到云南边疆*村庄沙甸,协助其学生马坚翻译《*》,并任教于养正阿拉伯语专科学校高级班。1943年10月25日因病归真于沙甸,终年56岁。
哈德成爱国爱教,毕生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对教义研究较深,对《*》微言大意,理解尤精。他在上海外国寺任教期间,每逢主麻聚礼或尔德会礼宣讲“卧尔兹”,面对各国操不同语言的*,当场交替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宣讲,博得称赞。曾在寺内设《*》讲座,一时中外*执经求教者络绎于途。他桃李满门,所选送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优秀生马坚等,在学术、教学上均有显著成就。在学术上,早年参与主持编辑《中国回教学会月刊》、《上海*师范校刊》和普及读物《回教初步浅说》等。20年代上海《申报》总主笔伍特公等翻译的文言本《*》,40年代马坚翻译的白话文《*》,均由他口授指导,为之诠释。抗日战争期间,他拒绝日寇利诱威胁,并谢绝国民*聘任,只身来到云南沙甸,协助其学生马坚翻译《*》。他赤诚的爱国气节和行动,忧国忧民的精神,抵制日伪当局威胁利诱、拒绝官位厚禄而清贫自守,倾心于*学术文化研究的高尚情操,深受中国*的赞佩。
马松亭(1895~1992)
中国*著名阿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与王静斋、哈德成和达浦生并称为中国现代“四大名阿訇”。曾名寿龄,经名阿卜杜·拉希姆。回族,北京市人。他出身阿訇世家,青少年时期继承父业,遍访名师,学习阿拉伯语文,钻研*教义、教法,于1921年在当时北平花市*“穿衣挂幛”(毕业)。后在清水、涿县、济南、北京、重庆、台北、香港等地*任职讲学,培养了大批经学人才。1933年赴麦加朝觐。他毕生致力于发展中国*育事业,弘扬*学术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学术文化交流。1925年在济南同唐柯三等人创办了成达师范学校。1929年以后,在北平先后主持创办了《月华》杂志和《成师》校刊。30年代,他曾两度出访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经商谈选送了许多*学生在该校留学深造,其中不少人后来在中国的教育、科研、翻译和宗教学术研究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1934年访问埃及、巴勒斯坦等国,携回了有各种书体的成套阿拉伯文铅字,经成达师范出版部翻制成铜模后广泛使用,对在中国铅印*经籍和教材起了重要作用。1936年,他用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赠送中国*的大批经书在北平创建了颇具规模的“福德图书馆”。1945年和1947年先后同马淳、庞士谦等在重庆和北平创办了*经学研究班、北平回教经学院等新式学校。他除亲自执教外,还聘请国内外有名学者和教授任教。1947年开办了“月华文化服务社”,出版发行《月华周报》。*成立后,他积极协助人民*宣传贯彻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动员*群众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祖国建设事业,并于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4年后,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副主任、中国*协会副主任、中国*经学院副院长等职,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马松亭在*学术思想方面有独到见解。1934年,他在北平讲演时提出:(1)宗教是“指示人类生活的一种大道”,是“维系社会的一种法程”。*“是入世的,非出世的;是治世的,非弃世的;是积极的,非消极的;是进化的,非退化的;是乐观的,非悲观的”等等。(2)他除了从信仰方面阐述*的“精义”外,还从社会生活方面提出*“重团结,爱团结,重民权,重教育,重伦常”,从物质生活方面指出*“奖励生产、重懋迁、节制资本,重施禁利,遗产均分”,强调“商业不仅是物质懋迁的调剂者,伺接也是文明的传播者”。这些见解,对社会各界了解*,增进各宗教间的思想交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还擅长精讲《*》,通晓《*》诵读学,他朗诵时吐字清晰,音调铿锵,富有感情色彩,很受各族*的欢迎。撰有《回教与人生》和论文多篇。
王静斋(1879-1949)
现代中国*著名经学家、翻译家、大阿訇,与哈德成、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阿訇”。静斋名文清,经名叶尔孤白。回族,清光绪五年(1879)农历二月初二日诞生在天津清真北大寺附近一阿訇世家。8岁时始学习阿拉伯文,受教于其父兰庭阿訇膝下。
光绪二十年(1894)起,静斋正式进经堂学习阿拉伯语读本及浅近教法学十余种,间亦涉猎一些波斯语。不久,他又先后投于李长贵、马玉麟、于勉斋、金连荣、刘绪魁、海思福等阿訇门下。
王静斋一生以追求学问为最大的乐趣。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使他成为中国*一代宗师。他通晓《*》经注学、圣训学、教法学、教义学及*历史,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对古汉语、英语亦有相当造诣。历任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天津、山东、台北等地10余所*教长,设帐讲学,弟子众多。1922至1923年,因“耻于应具之知识落后,当为之善功有缺”,为扩充眼界,增广见闻,取长补短,考察阿拉伯地区*实况,以便日后在华推广新式*育,有益于国家与教门的进步和发展,在马君图、马榕轩等人资助下,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从天津出发,经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印度麻达拉司、孟买、苏彝士抵开罗,考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在此期间,他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每天除在校受课外,还要携带纸笔赴埃及国立图书馆阅书并随时抄录。“于是,千百年来未经前人解开之疑问,得以解决者很多。”1923年秋,与马宏道赴麦加朝觐后,顺便在沙特阿拉伯各地及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安卡拉等地游历,考察*世界现状,受到近现代*改良主义思潮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搜集和抄录了阿文经典600余种,为后来从事译经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9月,在弟济民、子宝琮协助下,王静斋创办了《伊光》月报,自任总经理兼编辑、记者;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王辉庭等先后任编辑、会计、发行等。在《创刊词》中,王静斋写道:“现今的世界,非从前可比,东西洋如同是里外屋,种种的消息时发时至,所以国际间相需互助,各施其发展国权的巧妙手段。独有我国的同人,对于国外本教的消息茫无所知……本报愿作国人的耳目,按期将本教各国的近闻介绍给大家……作各方穆民同胞研讨学问、互换智识的小机关。”社址设于天津清真北大寺。月报每期4版,1万多字,内容丰富,有经训、教义、教法、教史等译文,也有述评、游记、人物介绍、专访、问题讨论、新闻报道、各地教务活动、答读者问等栏目,全面介绍*历史、文化,介绍中国*生活,大部分文字均系王静斋亲自译写或撰写。创办《伊光》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从创刊至1939年2月止,坚持出刊长达12年之久,月报印数每期一二千份,读者遍及全国,全部免费赠阅。抗战期间,社址频繁变更,常常是王静斋走到哪里,就把社址设在哪里,把《伊光》出版在哪里,充分体现了静斋阿訇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
王静斋阿訇一生清贫,不断追求进步,爱国爱教,刚正不阿。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国*与回族新文化活动也拉开了序幕。1906年,童琮在镇江创办东亚穆民教育总会。1907年,国内14个省的36名留日回族学生发起组织留东清真教育会;天津回民丁竹园出版《竹园白话报》;北京丁宝臣出版《正宗爱国报》;1908年,留日回族学生出版《醒回篇》。与此同时,1907-1908年,锐意兴办新式回族教育的王宽阿訇,在北京城内相继创办了回文师范学堂和京师第一两等小学堂,经学之外兼习汉文与科学知识,成绩斐然。对于这些新鲜事物,青年阿訇王静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订阅《竹园白话报》、《正宗爱国报》、《民兴报》、《*》、《法政浅说》等报刊,阅读《饮冰室》、《中国魂》等书籍;主动向耶稣教徒王某学习英语;并于1912年申请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立并领导的中国*,支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宏伟大业,参加国家的社会政治运动。他经常为《正宗爱国报》、天津《民兴报》投稿;也曾于1915年一度担任《北京新报》编辑,代张子文阿訇编辑《回教史》、《雷门鼓》两个栏目。
王静斋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翻译*经典,成果等身。其学术成果主要可分为三类:(1)各类文章与作品;(2)译著;(3)《*译解》。
王静斋一生撰写了大量文章,其代表作有《五十年求学自述》、《我之译经小史》、《中国近代回教文化史料》、《发扬*文化之必要》、《巡礼游记》、《中国回教经堂教育的检讨》、《中国回教掌故》、《喂!果园马老阿衡逝世矣——一代贤豪,生来值得》等。在这些作品中,王静斋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如实地记述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中国*学术文化资料。
王静斋的译作也很丰富。1914年任山东宋庄*教长时,他以5个月时间翻译了印度名阿訇赖哈麦图拉的《伊祝哈鲁络汗格》,名曰《回耶辨真》,上下两函,共6章13节,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发行。1928年,出版自己编译的《中亚字典》(俗称“王氏小字典”),“除解释纯粹亚拉伯字句,并考证先达译而欠妥之字句外,更诠释近年列入亚拉伯文中之意、法、波、西、希腊等国译音字句,以及埃及与叙利亚之土语”,为习学阿拉伯语和汉语提供了方便。1931、1935年,先后出版《选译详解伟嘎业》第1集、第2集。1934年,在北京刊行《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俗称“王氏大字典”)。1936年,在北京西单牌楼回教俱进会总部,组织“中国回教典籍编译社”,开拓《欧母代序文》(回教法学通论),并修润赵明远之母丁蕴辉女士遗稿波斯文的《老欧母代》,均得以刊行问世。同年,又译《回教遗产继承法》、《回教亲属篇》。1947年,以68岁之高龄译波斯诗人萨迪的名著《古洛斯汤》为《真境花园》,4月由北京清真书报社出版发行。
王静斋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他的三部《*译解》。1925年,即他朝觐及埃及留学归国后的第二年,便开始着手翻译《*》,历时4个月,译稿全部完成。因自感“译词欠妥”,将译稿束诸高阁,仅从中节选出一本《赫提》刊出,以作投石问路之计。不久,接受北京赵文府先生建议与300元资助,在北京东四*南讲堂再次试译。在侯德山(松泉)等人赞助下,历20阅月,终于完稿,存于侯氏之手。1932年,这部《*译解》(甲种本)由中国回教俱进会刊印于北平。全书为绿色布面精装16开竖排本,书名为楷体字烫金,译者署名王文清,扉页有许宝蘅篆字题签。卷首有徐世昌、许世英的两篇《序》和侯德山的《弁言》,有译者所写《凡例》10条、《标点用例》14则。正文共597页,总计约30余万字。译解皆用文言,释文简略、扼要,译文准确、易懂。
1937年12月17日开始,着手译经堂语体的《*》。至1938年12月7日,在颠沛流离中完成全经译稿。惜译稿尚未修正,1940年突然被日军飞机炸毁。9月,他移居重庆北碚云龙山庄,重整旗鼓,独居斗室,通宵达旦地译经不止。至1941年3月17日,再次译完全部30卷天经。旋即应邀赴宁夏整理译稿,翌年8月整理完毕,石印60部“非定草”,即《*译解》(乙种本)。线装10册16开本,行体字誊抄,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卷首有《例言》,附参考书目8种。译文内容与丙种本相近。
1938年12月1日,在乙种本译稿即将完成之际,王静斋即已开始了他的丙种本汉译工作。该译本,他初名之为“白话汉译古兰天经”,用普通白话体裁,并加《哲俩来呢》原注,有时还补以《侯塞呢》、《煮麦利》等经注;详加注释,对每节经文颁降的原委都考证清楚,一无缺漏;有助于抗战的经文,多加注释并藉之有所发挥。1945年夏,王静斋飞抵重庆,以译稿就正于乡友时子周先生。时君熟读*·阿力英文译本,对《*》内容颇有心得;同时,更佐以郁思甫·阿力的译本对照。历时不足两个月,凡译稿中未能决定之译句,大多迎刃而解。1946年10月上旬,上海永祥印书馆正式出版印行《*译解》(丙种本)5千部。该译本布面精装16开,封面由白崇禧题签。全经有注释1943条,另有“略解”、“附说”和眉批,对译文详加注解及发表译者个人看法,是深受国内*信赖和喜爱的《*》汉译本,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1948年,69岁的王静斋出游西南各省,考察中国*文化教育及学术研究情况。下半年,应**邀请,出任台北*阿訇。因不惯于当地生活习惯和各种环境,只呆了几个月,于翌年春返回大陆。不久,在旅经贵阳时,因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于1949年5月25日(农历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八)归真,享年70岁。故后被安葬于贵阳郊外白桦山回民公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