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是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之一。研究领域覆盖导弹总体设计与制导、自动控制、无线电、红外、激光、微波、计算机、通讯、精密机械、火箭发动机、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坐落于古都洛阳。
1、基本概况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是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之一。
研究领域覆盖导弹总体设计与制导、自动控制、无线电、红外、激光、微波、计算机、通讯、精密机械、火箭发动机、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作为中国研制“高精尖”武器的国家队,研究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实验设施,拥有万余台套专用仪器和设备,拥有先进的制造、批量生产能力和现代化试验等手段,拥有着一流的科研队伍,上千名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奋战在各个岗位上,完备的管理体系让产品质量得以保障。
五十年来,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0多项。研究院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使用和培养。在科研生产重点项目、重点岗位大胆启用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还提供多渠道的深造机会。研究院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送培博士、硕士生,并设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和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工作站。并与国外有着广泛的联系,经常派员出国进修、培训、考察和学术交流。
研究院致力于为职工创造最优质的生活环境:具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和生活配套设施,单身宿舍、职工食堂、子弟学校、幼儿园、职工医院、职工活动中心、电视台、俱乐部、体育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职工住房条件优越。工作区、生活区整洁规范,环境优美,被授予“*绿色小区”。
2、发展历史
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51年来,空空导弹研究院始终坚持预研与型号相结合、引进与自研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军品与民品相结合、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产品研制与手段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实现了由单纯科研型向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转变。研究院拥有职工570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2400余名。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实验设施和各类高精尖仪器、设备万余台(套)。在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雷达制导、仿真、微波、遥测、地面测试、计算机应用等100多个专业领域具有雄厚的研制开发能力,并设有4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在精密机械、电子装配、红外探测器件等方面的批量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的计量、理化、环境及动力等方面试验能力,已发展成为专业齐全、设备先进、设计手段一流、技术实力雄厚、生产经验丰富、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型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发展基地。
2001年8月18日挂牌运行的新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是由1961年成立于西安的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和1966年成立于陕西汉中的原南峰公司经调整重组而成的。
3、科研成果
研究院先后获得科技成果近28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重大成果27项。
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4、未来展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研究院始终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以“敬业诚信,创新超越”为精神动力,大力开拓军品、民品两个市场,朝着建设国际先进、和谐创新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奋勇迈进!
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是国家唯一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机载光电侦察设备及其派生产品设计、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经过三次创业、四十多年的发展,导弹院已能够研制生产三种制导*、四种弹径系列、服务四大兵种的产品,成长为拥有近30亿固定资产、5600余名*职工的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集团。
5、奖励荣誉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摘三项国家科技大奖
获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
本报讯 **、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喜摘3项大奖,其中,自行研制的某雷达产品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2007年度航空领域唯一的一等奖;自行研制的某演示验证项目和参与研制的某激光产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某雷达产品系统是我国高新工程重要项目之一,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立项研制以来,空空导弹研究院秉承“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激情进取,志在超越,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标志着设计、制造和试验能力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研制过程中,取得了总体、控制等技术的重大创新,申请国防发明专利数十项,显着推进了技术进步,对提高国防建设水平、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某演示验证项目的成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完成了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项目研制取得了8项技术创新,申请国防专利7项。该项目的成像系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