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中信证券为何深陷泄密门?
中信证券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泄密丽珠集团股权激励方案一事,或许只是一个人的一件事,但在整个证券行业看来,却关乎整个行业的生态变化。最新的进展是,深圳证监局已在上周末启动核查程序,并且进驻中信证券北京办公地进行现场核查。
之所以最近的各大媒体都很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不是孤立的一件事情这么简单。内幕消息、老鼠仓显然已经成为去年以来券商业整顿的暴风眼所在,从去年年底的马乐案开始,今年早些时候王亚伟、徐翔接受调查,再到近段时间中信证券内幕消息,是不是明显感觉到,监管层对于相关领域的整查力度剧烈起来了?
很早就听说,监管层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测并且监测能力超一流的传闻。就在今年上海的大数据监测系统专题培训会上,参会报名人数极大的超过了预期。显然大家极度重视这个大数据,业内一直都有说法:任何个股的异动都在证监会的大数据系统检测范围内,所以任何一只基金都有把柄握在证监会的大数据检测系统中,一查一个准。就看哪个基金被老百姓投诉的多了,哪个基金就倒霉。
您可能感兴趣的研究:
资产证券化会计师事务所金属期货期货证券IT证券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经营机构基金会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期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基金会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更多>>
而现在这个状况升级了。整个行业现在面临的状况是:不管有没有投诉,只要被检测到了,统统都追究。
尤其是一月份随着马乐案的升温,监管部门所谓老鼠仓大名单进入公众视野,据说不仅仅是已经明确立案调查的公司,一部分存在老鼠仓、内幕交易嫌疑的账户也榜上有名。而这份名单的列举,恰恰是依据了目前证监会依托大数据模式,对于老鼠仓行为的监控。
那么证监会究竟是如何监控老鼠仓等内幕交易事件呢?此前港片《窃听风云2》将证券市场的内幕表现出一部分。我们也特意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实真实的案件中有的是比这个电影中更悬的。
对于账户的监控依据,来源于异动指标,以深交所为例,其异动监控设有200多个异动指标,这些指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针对不同时期市场的交易特征进行即时的提炼。这种变更一方面更加贴合不同市况下的市场特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资金在操作过程中绕开监管的可能性。深交所设置有一个几十人的监控室,有联动的公司监管部、会员监管部、市场检查部。
一旦任何一只个股股价出现异动,监测部门会马上查询当天这家上市公司相关的信息公布情况。而如果上市公司没有相应的公开信息,监测部门会开始查询拉升背后的资金来源和市场上相关信息的情况或者来源。特别是当如果有投资者在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此股票却突然买入,而其后公司发布重组并购、高送转、高配送等重大利好消息时,这将是重要的线索。如果确立存在老鼠仓的嫌疑,深交所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将这一事件上报证监会,而证监会将决定是否进行立案。
实际上去年8月证监会通报的马乐一案,恰恰是因为其行为暴露于交易所的监控之下所致。当时博时基金建仓亚宝药业期间,曾有两个账户先于其买入和平仓,当然,类似的典型案例还称不上大数据监控。
其后马乐之所以被认定为内幕交易,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显露出了大数据监控的本色。据说当时为了掩盖内幕交易行径,马乐曾通过多张不记名电话卡进行联系,只不过后期一次交通事故报警中,马乐的报警电话使用了其中的一张——一张卡片、一块车牌、一个姓名,行踪就此曝光。这是不是跟《窃听风云》的剧情有一拼?
还有更悬的,据说大数据监管的力度目前已经进一步延伸至网络和社交媒体之中,比如我们常常在市场中看到的所谓“著名黑嘴”“反向指标”,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因为部分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确实存在在公开场合唱多一只股票,为自身资金出货进行铺垫的行为。
而除此之外,季末年末拉抬自己旗下持仓个股,而打压对手重仓股的短线操纵、频繁踩中地雷股等运作失当行为,目前也已经进入了监管层视野,据说已经催生出了新的监控异动指标。
然归根结底,凡此种种仍然是监管部门的防御机制,在市场的参与者方面,券商和相关的基金公司,实际上也有义务对相关的信息披露设置风控和隔离机制。特别是在这次张明芳事件之后,券业的自我审查力度肯定会大力加强。
从根本上来说,类似事件只能说是券商长期游走在灰色边缘的卖方服务模式不小心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一次曝光。这一事件是否能被认定为上市公司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中信证券的服务模式究竟是极端个例,还是庞大券商乱局下的冰山一角?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最后从整个券商研究行业来说,目前研究员过剩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大量的券商研报大同小异,而日趋激烈的佣金大战也让券商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这种背景下,研究员的铤而走险慢慢就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就像去年佣金第一的中信,经历了此次事件之后,可以说让人大开眼界。
上一篇:中信银行薪金煲是什么?如何购买?
下一篇:中信证券股票开户如何办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