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英文:PingPongDiplomacy)指1971年期间*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中文名:乒乓外交
外文名:PingPongDiplomacy
时间:1971年
建交双方:中国、美国
影响:中美外交的重要方式
双方*:*、尼克松
1、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两国民间交往也完全隔绝。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越南战争泥淖的困境,改变当时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谋求发展对华关系,1969年8月尼克松先后托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向中国*传话,表示要与中国和解。同年年底,中国方面作出了相应反应。之后,两国关系开始松动。
1971年春,正当两国*通过巴基斯坦秘密渠道酝酿美国*访华的时候,3月底、4月初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了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抓住这个时机,作出决策,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先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2、事件经过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外公圈阅“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报告,退外交部办理。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1971年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
1971年4月12日,*总理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
1972年2月18日,尼克松启程来华,21日到达北京,成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在任总统。
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3、事件结果
乒乓外交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之后,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抵达北京,两国*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7天后,时任副总理的*成为第一位访美的新中国*,此前已经有14位美国*访问过中国。访问的7天中,*在美国多个城市掀起了“邓旋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4、事件影响
“乒乓外交”的历史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它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乒乓球协会就邀请中国参加名古屋世乒赛同中国乒乓球协会达成了一个会谈纪要,其中包括日方从一开始就主动提出的承诺,即遵守*总理1958年7月会见日本社会党代表团时提出的“日中关系政治三原则”,也就是不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不参加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不阻挠日中两国关系的恢复。纪要签署后的第2天,即1971年2月2日的《朝日新闻》就发表评论说:“日本方面承认了政治三原则,这就打开了日本和中国进行‘乒乓球交流’的道路。
5、相关评价
“乒乓外交”的真正成就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
乒乓外交
因此,尽管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在表面上看似*一夜之间做出的决策,但它的确不是仓促和偶然的举动,而是中美双方为各自争取外交主动而谋求交流与合作的必然努力。
6、事件纪念
2006年03月27日,庆祝“乒乓外交”35周年的“红杉树友谊之旅”在北京举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行25人,包括当年到访球队的6人以及当时已故的运动员科恩的母亲,与当年中国队的成员及相关人员重聚。
2008年6月9日,一个为期三天的乒乓外交纪念活动在位于美国加州的约巴林达市的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图书馆及纪念馆举行。当年(1971年)的中美乒乓球队队员再度会面并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2011年12月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美“乒乓外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国家副主席*、美国前总统卡特共同出席并致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