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继续教育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

科普小知识 2023-11-03 12:21:33
...

【摘要】经过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 发展 ,广东 经济 增长方式逐渐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转变为高效率、节能型的集约发展,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优化升级。然而,广东的人力资源结构与广东的 社会 经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集中表现为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低。文章从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下的人力资源结构 分析 出发,对广东省大力发展继续 教育 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一、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及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广东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量的增长表现为经济总量上升至全国的1/8,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全国的1/7;质的飞跃则由一组下降的数据来表现: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四个指标的下降”。这正体现了广东经济正逐渐步入质量型、效益性的增长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虽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状态。现在,资源 问题 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广东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释放创造能量,逐步进入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能耗下降阶段。

二、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广东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业门槛较低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广东省*逐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改革,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对用工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会更加明显。Www.11665.cOm广东省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对于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一)广东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从受教育人口看,广东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方向发展,但文化程度低的人口还占绝大多数。五普资料显示,全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7.94%,在全国只排在第八位,远远低于北京的77.50%和上海73.45%[1]。再从大专以上人口比重来看,广东只有3.88%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全国排在13位。这说明了广东省高层次人口比重偏低,人才储备不足。与总体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存在同样问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例高达78.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48%,大专及以上的占5.13%,虽然高中及大专这两个层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北京、上海、辽宁、江苏要低[2]。

(二)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要求

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最直接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广东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是明显匮乏的。从五普及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广东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60人,不仅远远低于上海的10940人,而且还低于全国3611人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 科技 人员与工程师分别为26人与17人,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从国际看,广东每万名劳动中r&d人力为18人年,日本为136人年、德国为116人年,差距巨大[3]。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创新力量的薄弱,将会严重制约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受外生因素 影响 较大,这些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促使广东必须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尤其是人才资源的存量上与之发展相适应。广东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状况要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是比较严峻的。广东过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地的人才,这是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缘故,但随着近年来像长三角、京津冀等有实力的区域发展起来后,人才的多向选择使得广东的人才储备受到挑战。外地人才流失、本地高层次人才匮乏,这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改变人才投资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教育投资是必由之路。

(一)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显现。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教育。与其他要素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不一样的是,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递增的,简单的说只要投入都会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大。因此,从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的结构

继续教育是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人们提供的一个知识追求的平台。由于继续教育本身特点就是注重内涵的发展而不偏重形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设置适应市场趋势与用工需求的课程和培训 内容 。

四、农民工是现阶段

1.从农民工的素质看加强继续 教育 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五普数据 分析 ,广东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体,两者共占比例为78%左右;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3.19%[6]。这说明了广东的流动人口素质与广东整体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整体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相加只占20.41%,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省产业接受转型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求。

在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的缺乏。“民工荒” 问题 其实就是产业知识需求较高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矛盾的表现。从技术工人的结构对比更能看出这种供需的失衡状况,从表2可以看到,广东省的中高级技工是严重缺乏的,2005年,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达502.4万人,而实际满足需求的只有365万,缺口达130多万[7],如果把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初级工比例降低,这种供需失衡情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 企业 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职业技术教育是继续教育体系重要方面,是直接 影响 生产力 发展 的一种再教育形式。面对如今的广东技术工人的供需失调严重状况,职业技术教育应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举措。

2.从农民工的主观意愿看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构建继续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 经济 的快速发展。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但要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个人必须有需求,也就是主观意愿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 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越发强烈。在2004年的《 中国 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指出,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有71.8%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但在这部分人中有76.3%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班。报告中还指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不断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比例增长的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从参加培训的方式来看,接近60%农民工是自己主动参加培训的,这个比例远远超过*组织10.7%,企业组织30%这两种方式。这体现了广大的农民工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 学习 ”。

农民工培训也是继续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递增,提供培训的地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需要的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储备。

(二)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虽然农民工群体是现阶段继续教育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对于广东省来说,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不能忽视的。从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中已经看到,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乏。过去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当外在优势逐渐消失时,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是最关键的因素。继续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时限最长、形式最多、服务面最广、最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面对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继续教育承担着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布局,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丰富继续教育内涵,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保证继续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昉.